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8-08 04:43:36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搞好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稳定住单位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直接关系到新形势下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文章在分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供电公司人才资源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并从“选、用、育、留”四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绩效评价;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7-0137-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异军突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同时,随着以资本加速成就为显著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作为科技密集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供电公司在厂网分开体制改革的紧要关头,如何引进优秀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掌握和利用好更多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使其最大化转化成利润产出,成为供电公司应对未来电力市场竞争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模式和相应的财务支持力度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

1.1 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管理理念落实不到位

供电公司薪资待遇优厚,受到较多求职者的青睐,人才云集,但现有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未能准确地认识和解读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仍沿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理体制留存下来的人事管理制度,继续采用行政管理模式,“人力”未能提升到“资源”的高度,人力资源规划也缺少对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的有效关注,以致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有力地协调和支撑公司长远的战略发展。

1.2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措施不完善

尽管当前供电公司已经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分配机制,但仍缺少系统完善的岗位职责细分和完成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工资制度依然大行其道,公司薪酬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对员工生产创造的经济价值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难以发挥薪资分配的激励效应。

1.3 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人员岗位胜任力较低

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这块,供电公司依然存在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未重视对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科学测定和岗位职责匹配度的衡量,无法系统地组织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培训内容随意性大,效果不佳;培训经费配置过于贫乏,与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不相称。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供电公司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相对较低,以致人均绩效指标的增长明显低于公司经济效益的总体增长速度,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1.4 农电工管理面临困境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有农电工46.72万人,是基层电力工作的主要力量,担负着农村电网维护、营业收费和供电服务等工作。但由于用工制度不同和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当前农电工队伍管理中普遍存在有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无明确政策规定,容易诱发劳动争议。且随着农电工年龄的增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显现,矛盾日渐突出,同工不同酬,必将影响到农电队伍的稳定,这也偏离了构建“和谐电企”的指导思想。

2 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从当前我国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可以发现,要打造一流供电企业,应对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制定中长期人才资源发展规划,从“选、用、育、留”四方面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2.1 改变人才引进模式,盘活现有人力资源

供电公司现有人才的资源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还是比较丰富的,因此,一方面,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盘活用好现有人力资源,是现阶段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供电公司在人才管理方面要采取“刚性引进”与“柔性流动”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吸纳公司发展所需的紧缺专业人才如输电线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要内外并举,激励现有的人才发挥专业特长,竞聘上岗,内部选拔任用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精通生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担任企业中低层管理干部,生产一线要民主评议选拔出一批生产技能高级人才作为技术带头人,做到人尽其才,确保各级职工队伍的稳定。

2.2 甄别人力资源能力素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立足于针对企业所需,采用适当的开发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要合理配置当前供电公司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转变部分岗位人浮于事或严重缺编的现状,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甄别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根据《国网公司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国网公司岗位分类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建立能力素质模型,从素质、能力、绩效等三个分项,应会、应懂、应具、应备四个维度来建立任职要求,考核甄别人力资源,分析各级员工适岗情况,重新核定各岗位所需人数、定员定编。其次,要立足现状,放眼未来,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技术革新要求,预测公司未来一定时期内人才的需求量以及缺编岗位的人员需求量,有针对性地引进各方面人才。

2.3 注重培训计划性和针对性,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

首先,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要依据人力资源甄别情况,结合员工岗位胜任情况、文化程度及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等,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在工作间隙组织模块化、单元化培训。其次,各级员工的培训要充分利用好三级培训网的作用,在技改和班(站)培训质量考核过程中,积极组织同类专业竞赛和多岗位培训,加强公司内部基层班组间的专业交流,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再次,新进人员培训要注重跟踪考核,严格按照入职——培训——上岗——考核——转正的程序进行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4 完善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和多元化的员工职业生涯通道是增强公司员工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员工积分制、动态绩效考核制度等方法,解决员工逆反心理,发挥好企业管理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要指导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提供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生产技能类等多种晋升发展通道,倡导员工岗位成才。

2.5 创新农电工管理新模式,规避用工风险

在规范农电工队伍管理的过程中,要逐步推行合同直签、业务外包等管理方式,由集体、国有出资在地市及以下层面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以业务委托模式,承揽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运维检修、营销服务等业务。农电工与该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统一规范的农电用工管理体系,实现农电工的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管理,打造出一支农电队伍“正规军”。同时,供电公司也可以集中精力将核心业务做好做大做强,进而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目的。

3 结语

改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关键就在于把握好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要确实提高对人才资源战略性意义的认识,正确选用、培养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奠定智力基础,创造出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知识管理氛围,推动企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志敏.人力资源开发与知识经济大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2] 行万龙,袁建军.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管理水平——记榆林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3] 李蕊,杨晓婵.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4] 陈阳.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以及完善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0,(35).

作者简介:杨晓波,男,重庆武隆人,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公司-三新电力公司劳动用工及薪酬绩效主管,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上一篇:智能故障定位监测系统在高压架空线路跳闸分析... 下一篇:以创新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