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08 03:34:26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的性质决定了中职课程的特点:知识与能力并重。而写作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无论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书面表达能力将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将对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定位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与此相适应,教材应该达到大纲所提出的正确处理“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密切结合的关系,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建议课时比例为6:1.5:1,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拘泥于大纲中对阅读比例的要求,一般每个单元结束后才安排一次写作,这样的教学安排自然不受学生欢迎,相比较中职学校学生今后发展的实际需求,教材还没有真正摆脱普教语文教材的模式。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安排:重阅读,轻写作训练。因此,教材应该将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的要求作为教学内容予以明确,教材内容上,写作、口语训练、阅读探究三者并重,有关专家提出的三者比例为4:2:2,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尽管《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将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提高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要实施到位还是困难重重。

二、中职语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中职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根据职校的教学特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写作兴趣

目前上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文化基础较差,而且错误地认为读职高学好专业课就行了,不必学语文。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及时纠正“不必学语文”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因为学习语文是未来发展的需要,职高毕业后就面临就业,就业需要写自荐信,要靠口才来推销自己。如果语文素质不高,将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才华。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知识积累多了,写作文时语言就会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再者要写出好文章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经典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

2.积累生活素材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生活中美的东西,才能充实头脑,净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写作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收集素材。如夏衍曾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收集到关于包身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3.改变评改方式

叶圣陶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精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看分数,根本不看老师的批改评语,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则一概不知。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形式。教学中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逐字逐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在批改作文时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作文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能从中得到教训。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性及时代性。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其专业的特点与行业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例如,针对机电和化工类学生要侧重于产品说明介绍类文书的教学,对于财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加强经济类文书的教学,对于旅游和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则侧重于推销、策划、广告类文书的教学。同时,在时代性上我们也应选取更具现实意义和实效性的内容进行教学,以此来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职业的需求。

总之,任何忽视或夸大写作训练的做法都是不符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规律的,恰当把握写作教学的比重,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适度指导,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