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对策

时间:2022-08-08 03:32:39

高中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对策

摘 要: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找出其原因,本文针对来自3个班级的158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收集和分析调查结果,找到了一些潜在的原因,包括学生,教师,文化等因素。与此同时,本文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方案,以期望改变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提高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沉默现象;英语课堂;高中

1.序言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要进行交流。在中国,缺乏真正的英语交流环境,高中英语课堂变成英语交流和应用的主要来源。然而,在高中的英语课堂,只有少数学生是主动参加不同的活动,大部分的学生即使被老师提问,往往也是保持沉默。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建立任务型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适合英语课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热情参与,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的英语,才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2. 课堂沉默的定义

课堂沉默可以被定义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静音的或非语言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交际行为。广义上,它包括在课堂里的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它指的是一个单一的课堂提问沉默或课堂讨论沉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沉默并非没有意义。相反,它具有多种含义和功能。课堂沉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比如,学生的沉默和教师的沉默,有意义的沉默和无意义的沉默,积极的沉默和消极的沉默等不同的被分为类别。一般来说,课堂沉默现象是指学生和教师缺乏互动。

3.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课堂沉默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找出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并找到可能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以打破课堂沉默。因此,本次调查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高中英语课堂是否存在沉默的现象?2)如果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3.2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都来自南充某一高中。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我们随机选择了3个班,总共158名学生,这3个班的学生分别来自高一,高二和高三,年龄从16岁到18岁。

3.3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该问卷由19道选择题和1个主观题组成。其中这19个选择题可分为几类:第一类是从问题1至问题4,它是关于学生对英语和英语课堂气氛的基本看法。第二类是问题5至第9题,就是探讨学生对于课堂沉默的看法。第三类是从问题10至问题15,从学生出发讨论保持沉默的原因。第四类是最后的四个问题,从教室的角度探索沉默的原因。

4.调查结果和反思

4.1问卷的结果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158份问卷,回收158份,回收率为100%;其中,152份问卷可用,占回收问卷的96.2%。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找出两个研究问题的答案。

对于第一类问题,问题1是关于学生对英语的喜好,58.6%的学生比较喜欢英语,21.7%的学生相对不太喜欢英语,结论: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然后,当涉及到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都不是很好。问题3和问题4是关于课堂的气氛,比例为32.9%和27.0%,可以表明,课堂气氛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第二类是关于学生对沉默的看法。从问题5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59.2%的学生认为沉默现象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26.3%和8.6%的学生认为沉默的现象有时或偶尔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只有16.4%的学生认为沉默现象不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问题6和问题7进一步补充了问题5,进一步解释沉默的存在。然后,问题8和问题9表达了学生对在课堂上发言的态度,让人意外的是有41.4%的学生想参加课堂活动。最后,第一个研究问题的答案便是明确的――沉默的现象确实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

第三类问题10至问题15,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所有问题。问题10探讨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一些可能原因。问题11、问题12和问题14是关于学生的个性。因为它表明,个性与学生的沉默一定的关系。问题13和问题15的目的是研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课堂沉默之间的连接,36.2%的学生认为,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他们只是知道答案,但不能用英语正确表达,所以他们放弃了回答问题的机会。

最后一类是从教师的角度展开讨论。问题16是关于教师的提问的内容,问题17和18都是有关老师的提问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提问内容,以及如何提出问题的影响。第19题,只有20.4%的学生不这么认为教师的不当教育方法,使他们或多或少感到无聊。问题20是一个主观题,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建议,以应对沉默的现象。通过学生的活跃、批判的思维,得到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2研究分析

必须得承认,学生们更喜欢幽默、充满活力的教师,相反,那些总是照本宣科并且永不寻求改变的老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喜爱。目前,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中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然而,这样很难吸引的高中生的关注。许多学生说,他们很难在英语课上与老师进行交流。

教师的提问策略也对学生的参与积极度有很大影响。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除了问题难易程度,教师的发问技巧也影响着学生的反应,如教师的语言提示,眼睛,或手势。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帮助改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动参与课堂活动。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这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恐惧感。加上一些教师评价学生只看分数,所以他们只关心分数高的学生,自然忽略了其他学生,这样一来,觉得不公平的其他学生将逐渐远离他们的老师,他们选择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便可以理解了。

4.3解决方法和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更新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已经形成了胆怯,软弱,自尊心强,怕老师的个性。学生的这些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等,因此,学生应尽量在教师的指导下,改变自己的性格,并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彼此最大程度的合作,形成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获得了很好的学习和教学效率。

许多学生因为害怕犯错便选择沉默,对于此心理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是旁观者。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摆脱“教师的尊严”的理念,鼓励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创造一个轻松、舒适、民主的课堂气氛。

5.结论

沉默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来回答两个主要问题,调查结果如下:首先,沉默确实存在高中英语课堂。其次,为什么学生倾向于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的原因,如学生的不同个性,薄弱的基础知识,缺乏自信;从老师方面,如旧的教学模式,不恰当的提问策略的等原因。第三,文中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应对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然而,本研究仍然有许多限制。研究人员选择了仅3个班,158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据量。因此,问卷调查的结果可能没有充分反映沉默现象在所有的高中英语课堂的情况。此外,由于限制的时间和精力,一些数据的分析需要进一步证明。(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美峰.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0.20-26

[2] 梁金花. 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与对策[D]. 重庆师范大学.2011.8-12

[3] 刘向前. 论课堂沉默论[D]. 曲阜师范大学.2005.12-19.

[4] 滕明兰.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11-13.

上一篇:改性苎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下一篇: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