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08 02:42:05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 采用直线加速器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DT 40~45 Gy, 然后改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观察其效果。结果 随访3年, 完全缓解(CR)39例, 部分缓解(PR)17例, 无变化(NC)4例, 有效率为93.3%。早期反应均为1~2级, 未出现严重晚期并发症。结论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具有疗效可靠, 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放疗技术。

【关键词】 宫颈癌;放疗;三维适形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25

选取2011~2013年本院对60例宫颈癌患者实施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 现将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3年本院60例宫颈癌患者, 年龄30~72岁, 中位年龄47岁, 50例为鳞癌, 10例为腺癌。临床分期Ⅱb期35例, Ⅲ期25例, 伴有阴道出血51例, 伴有白带增多53例, 伴有排尿困难1例。放疗前均行和磁共振成像(MRI)或增强MRI、妇科检查, 确定病灶大小、范围, 及有无宫旁及阴道浸润, 有无淋巴结转移。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切片或细胞学确诊首次治疗的宫颈癌患者, KPS评分>80分, 无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无血行转移。排除标准:既往有盆腔放疗史及宫颈癌复发患者。

1. 3 治疗方法 先采用山东新华6 MV直线加速器, 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40~45 Gy。盆腔野上缘:髂嵴水平;下缘:耻骨联合下缘(盆底);两侧缘:髂前上棘(股骨头内1/3)附近[1]。然后采用适当的仰卧, 负压袋固定, 以不易移动的骨性标志标记体表标记点, 尽量减少因皮肤移位造成的定位和治疗摆位的误差。患者平静呼吸, 采用美国GE公司螺旋CT5 mm层厚, 连续扫描病变区域, 获得定位图像, 将图像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输入到STAN-200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勾画体表、GTV、CTV、PTV、敏感器官轮廓, 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利用电动多叶光栅生成5~7个射野, 进行非共面照射, 85%~90%剂量线覆盖PTV, 2.0 ~2.5 Gy/次, 5次/周, 照射30~35 Gy, 使总剂量达70~75 Gy。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或3年。随访内容包括询问饮食、大小便、体重变化、有无疼痛及疼痛部位等;触摸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做腹部彩超、盆腔MRI或CT等检查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 病灶有无缩小、进展、复发等。

1. 4 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为:CR:肿瘤完全消失;PR:肿瘤消退>50%, 且无新病灶出现;NC:肿瘤消退

2 结果

2. 1 近期疗效 治疗结束3~6个月, 通过MRI和妇科检查复查, CR39例(65.0%), PR17例(28.3%), NC4例(6.7%), 有效率为93.3%。

2. 2 生存率 所有患者无一例失访,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0/60)、85.0%(51/60)、55.0%(33/60)。

2. 3 放射反应 60例中Ⅰ、Ⅱ度放射性膀胱炎为6.7%, 放射性直肠炎8.3%, 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0%;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均完成治疗计划, 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患病高峰在50岁左右, 近年有年轻化趋势[2]。目前治疗上多采用放疗、手术或综合治疗, 常规放疗以腔内照射与体外照射配合使用, 是宫颈癌的放疗最早、最经典的治疗方式。近年来,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使宫颈癌的治疗有了更多的手段。

本组60例宫颈癌患者应用后程三维适形治疗技术进行治疗, 近期疗效显著, 有效率为93.3%, 与贾彦召等[3]报道的93.55%相似;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5.0%、55.0%, 与孙红等[4]报道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6%、84.31%、62.75%相似, 有效率和1、2、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中Ⅰ、Ⅱ度放射性膀胱炎为6.7%, Ⅰ、Ⅱ度放射性直肠炎为8.3%, 明显低于武雅琴等[5] 报道的25%(14/56)和50%(28/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后程三维适形治疗较传统的腔内+体外治疗模式, 具有以下优点:①照射体积更合理:CT薄层扫描、TPS三维重建、影像融合技术, 使治疗靶体积更准确, 多叶光栅技术可以实现靶区的高度适形, 减小了直肠、膀胱、髋关节等正常组织的照射体积。②剂量分布更均匀, 计算更准确:TPS计划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剂量分布曲线, 可以通过调机架角、治疗床角、调整射野权重等方法, 使剂量分布更均匀, 克服了腔内照射剂量计算困难, 不甚准确的缺点。③三维适形放疗可避免腔内放疗因无菌操作不严等原因引起盆腔、阴道感染, 可避免子宫穿孔、阴道撕裂等机械损伤。

综上所述,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放疗技术。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911.

[2] 殷蔚伯, 李晔雄, 王绿化, 等.肿瘤放射治疗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228.

[3] 贾彦召, 余杰, 饶石磊.中、晚期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4):149-150.

[4] 孙红, 薛会茹, 田慧然, 等. 子宫动脉栓塞化学治疗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51例.中国药业, 2015, 24(5): 48-49.

[5] 武雅琴, 陆谔梅.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24):184.

[收稿日期:2016-03-17]

上一篇: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下一篇:手术与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