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验室管理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8 12:58:44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验室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在厦门理工学院机电实验中心的试点实践研究,从实验室合理建设、实验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积极引进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厦门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成果创新的基地,成为厦门理工学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实验室开放

作者简介:李叶妮(1982-),女,福建南平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师;陈水宣(1980-),男,福建厦门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福建 厦门 361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205336)、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12303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89-02

随着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部通过“211工程”、“985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和“财政专项资助实验室”等项目大大加强了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力度,使得实验室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好地改善,但是随着实验室建设的迅速发展也使许多问题凸显出来。

作为培养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科研发展的摇篮,实验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厦门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与试点研究工作,提出了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从实验室的大力开放,安全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素质提高,引进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方面,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1-3]

一、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需要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和体制多变等问题,对实验教学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对高校评价不高甚至存在偏见。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实践工作,对实验室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4]

1.实验室开放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与管理机制

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项目,必须增加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并以相应的鼓励措施与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一方面可以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学生指导工作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实验室先进设备的利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进实验室学习的热情,又要确保实验室财产的安全管理。

2.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各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关注较少,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投入不够,实验人员地位较低,职业规划缺乏,实验队伍缺乏活力。由于实验人员培训少导致其知识老化、缺乏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等。学校应该积极引进或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实验技术人才,这样可带来先进的学术理念,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创新发展观念。

3.专任教师与实验室互动较少且科研项目不多

近几年厦门理工学院实验室建设发展较快,设备引进很多,但是利用率较低,专任教师进实验室较少,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和科研工作的摇篮的重要性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本项目旨在针对实验室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和难点,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逐步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服务社会的实用型人才,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研和成果创新的基地,成为厦门理工学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

二、实验室运行机制改革要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对国内外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工作进行充分的调研,提取精华,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室为研究试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本着以生为本,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集中对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培养以及科研项目积极引进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应厦门理工学院的合理可行的实验室管理改革方案,为厦门理工学院实验中心及专业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

1.探索以生为本的实验室开放管理运行机制

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实验室从目前相对的封闭式管理逐步向开放式管理转变。[5]

(1)专业基础实验室开放管理。如机械零件实验室、机械原理实验室、液压实验室等可与相应课程同步开放,作为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基地,实验教师与指导教师可每周设置答疑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他时间实验室应全天候开放以供学生自行研究学习。这样一是可以使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学习更加直观顺利;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知识。

(2)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设置开放性实验项目,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以此为契机,将学生引进实验室。制定相应的实验项目学分制度,从制度上提高实验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开放性实验项目应以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目前实验学时为8学时,从实践的经验看,学时太少,无法完成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项目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学科知识的高度融合,可将多门专业知识很好地结合,学校对此已有专门的经费支持,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之间,研究效果较好。

(3)实验室要24小时开放则会涉及到实验室安全问题。可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帮助教师在实验室值班来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安装门禁考勤系统,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刷卡签到管理;可建立相应机制对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教师进行奖励,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

针对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关注少、投入少等问题,需要打破传统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观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团队。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始关注实验技术人员的发展,逐步建立了实验教师职称制度、实验室工作绩效机制,在发展教师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大大受益。[6]

(1)以人为本促进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从制度上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将实验人员定位为教辅人员的状况,从根本上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根据实验室的性质可将实验人员分为实验教师岗与实验管理岗。

实验教师岗的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总量等同专任教师,实验教师可由实验员与教师组成。从人性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应鼓励实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其提供在岗培训,定期组织座谈会、讲座等,积极推动实验技术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学生。实验管理岗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项目统计、低值易耗入库、配合教务处工作等,可参考行政人员管理。

(2)建立实验教学管理委员会,可由院分管实验室领导、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部分实验教师组成,对实验课程进行统一管理。可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验室中进行学习、调研,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知识以及实际生产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积极开设开放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目前,厦门理工学院机电实验中心已开设近十项开放性实验,指导学生人数每学年超过120人,遍及大一至大四。通过开放性实验的锻炼,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机电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创新性实验项目,可以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从设计、选型到加工、装配的整个过程都亲自动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地锻炼平台。

3.以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课题带动实验室教学与实践工作

面对知识技能的快速更新换代,工科学生要想与科技发展同步,提高就业率,降低社会对自身的能力偏见,就应当积极引进科研项目,以具体的科研项目带动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实践,从而发展自己的应用创新能力。[7,8]

(1)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带入实验室,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目前,很多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没有规划,教师应该给学生指引方向,采用科研项目分组的方法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为将来完成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

(2)结合校企合作课题,邀请企业导师对学生予以工程实践指导,以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企业课题。一是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学生可以学到前沿的知识技能,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带动了实验室教学,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四是通过与企业导师的互动,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三、前期试点研究

第二,通过近三年的试点研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专业,通过引进科研项目以及开放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毕业设计等,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平台。通过开放式的管理方式,指导教师的跟踪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实验中心从2011年至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CAD建模大赛,并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累计21项,申请专利8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培养学生55人;申请开放性实验项目14个,创新性实验项目13项,创业项目2项。

四、结论

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该问题进行探索改革。通过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肖玉巍,高智琛.以人本理念推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121-123.

[2]薛曦.全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1,(11).

[3]陈水宣,易际明.基于企业攻关课题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研究与试点[J].中国电力教育,2012,5(15):53-55.

[4]薛冰,姜学波,李振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新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34-236.

[5]才喜忠.以人本理念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70-281.

[6]潘国俊,沈惠平.在高校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2(10):89-93.

[7]易红.高校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27(2):1-4.

[8]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478-1480.

[9]白广梅.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4):125-127.

注:陈水宣为本文通讯作者。

上一篇:工科院校“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工程图学“图感”形成过程分析及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