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8-08 12:42:21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趋紧密,英语已成为中职学校最重要的文化课程之一。然而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英语基础知识尤其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极差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学生该“怎么学”、教师该“怎么教”的问题,也是中职英语教学该“教什么”的问题。针对目前各地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不符,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现状,本文想就中职英语教材的优化与改革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中职 英语 课堂

中职英语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两难的一门文化基础学科。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而且大多数为中考的低分数段者,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相对较差。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们在教学上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对英语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整,逐步探索出适宜于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策略。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思考和认识,愿与诸位共同探讨。

一、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的理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社会对人们英语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地位已经表现地越来越突出,英语读、写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尤其是在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工艺的应用等方面,英语知识表现尤其重要作用,而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病,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革新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势在必行,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方向。

二、少些理性分析,多些感性启悟

重视感性学习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经验。本世纪以来现代中国英语教育出现了区别于传统英语教育的一大奇观,就是出现了“讲深讲透”、“析细析微”的现象,把一篇篇完整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重视英语知识的理论传授学习,而忽视感性的学习,学生理论知识学得多,书读得少,直接的阅读写作少了,语感的培养差了。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分析,更离不开感性启悟。理性分析为深入整体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旨趣所必需,适当的解疑、析难、归纳、总结等在教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多的理性分析使教学模式死板僵化,不利于语感的培养。相反,感性启悟能引导学生以感性方式把握文章整体,它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多些感性启悟。与理性分析相比,感性启悟主要在于开启学生的悟性。

悟性,即教师通过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和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以便进行一种整体性思考。感性启悟尊重英语教材的感性整体,力图借助文章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唤起学生的美感。具体说来,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情调、气氛、节奏、韵律的感受体验,以感性方式把握文章整体。感性启悟真正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个性和感情的投入,而不仅仅是作教材和教参的传声筒。

三、分层教学

中职校学生不仅是英语基础差,而且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差异也很大。在一个班级里,往往有十几个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还有约二十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以及十几个学习相对好一些的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如果讲授同样的内容,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考核同样的试题。由于不能与学生的现状想适应,多数学生听不懂、跟不上,上课就会出现讲话、睡觉或不守纪律的现象,从而会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很差。因此.我们认为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入学时,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或状况排排队,把学生分为A、B二类,学习好的学生分为一个班,教学内容及要求与大纲一致;学习差的学生分为另一个班,教学内容可浅些,教学时间可多点。对“A”类生来讲,由于没有“差生”的干扰,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对于“B”类生而言,大家水平差不多,且教学难度降低,教学进度放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有一种就是“隐形”分层即教师心中对学生的分层,虽然学生不分班,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心巾有数.要求也有别。教师无论是在平时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还是在期末试卷的出写上都要注意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期末试卷的分数应由学生选择的试题决定(试题的出写应体现分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方面,学校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着眼于英语教研人员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积极引进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扎实的英语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重视对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每个学校都应尽量为英语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不断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和教学水平。学校多开展对老师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与培训,只有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在行动上才能容易跟得上,其次是教学设计、教学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教师具备教学的信心与能力。

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网络的普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英语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点,创造现实和虚拟的英语教学环境,增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创设模拟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角色扮演,通过参与课堂来掌握语言,体会学习语言的乐趣,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文章背景,适当穿插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国外的风土人情,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让学生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当然,仅有一本好的中职英语教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只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媒介和素材。要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爱好,把英语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英语交际技能,则还要探讨学生该“怎么学”以及老师该“怎么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对中等职业学校“跟进式”英语教学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