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2-08-08 12:22:19

黄瓜靶斑病防治技术

摘要: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

关键词:黄瓜;靶斑病;症状;防治

1. 发病症状:黄瓜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发病,起初病斑为褪绿小点,直径1毫米,甚至更小,小点为淡黄色,后逐渐增多,集中在叶脉之间,对光看,小点清晰,如小米粒大小,颜色很淡,点斑中没有褐色小斑。此时由于病斑小,易误认为是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斑点病等细菌性病害。随后,变大了的病斑表面凸起,中间淡黄色,叶片背面,点状病斑凹陷,中间成白色。此时,细看病斑虽有凸起,但病斑中部干枯、变黄、变褐,中间凹陷可以概括为 “病斑凸起,病斑中间凹陷”。 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中部淡黄色,患病组织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此时,对光观察,病斑中间褐色,边缘浅黄色,而褐色的中心又是浅颜色的。像我们打靶是用的“靶子”,褐色的部分是靶心。此病称作“靶斑病”可能由此而来。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环状,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造成提早拉秧。

2. 发病规律: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该菌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6个月。翌年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侵入后潜育期一般6-7天(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易发病)之后病部新生病原菌,并经叶缘吐水、棚膜结露珠等途径进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严重时,发病1周后,落叶率可由5%发展到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该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以危害叶片为主,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最终导致植株枯死。

3.鉴别方法

黄瓜靶斑病的典型症状与细菌性角斑病的重要区别是: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与霜霉病的区别是: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4.预防措施

4.1靶斑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这时发病大棚因植株长势弱,很容易瓜打,一但发病大棚瓜打顶,该病将更加难以防治。所以及时冲施含有芸薹素内酯的碧禾冲施肥,叶面喷施斯德考普叶面肥,及时摘除大瓜,促进植株迅速长秧,长新叶。

4.2加强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浇水追肥,同时放风排湿,改善通风透气性能,并在生长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瓜蒂灵能够增粗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5.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黄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同时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消毒处理;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其次加强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浇水追肥,同时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增强光照,改善通风透气性能。在靶斑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及时冲施含有芸薹素内酯的碧禾冲施肥,叶面喷施斯德考普叶面肥,及时摘除大瓜,促进植株迅速长秧,长新叶。在整个生长期及时摘除中下部病斑较多的病叶,减少病原菌数量。

5.2药剂防治:可用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或s-诱抗素喷雾预防。发病后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严重的,加喷铜制剂,可喷施30%硝基腐殖酸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叶面喷雾,轮换交替用药。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效果更好。喷药重点是喷洒中、下部叶片。另外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徐作E研究员试验表明采用凯润2000倍或百泰750倍+净果精750倍的配方治疗黄瓜靶斑病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大白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下一篇:大数据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