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供患见面”反目成仇

时间:2022-08-07 11:51:56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而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泰戈尔

人到中年的林海乔不幸患上白血病,幸运的是,他在中华骨髓库里找到了合适的配对骨髓,并顺利接受了移植手术。手术成功后,林海乔经过努力,见到了捐赠者韩娜,并与她结为好友。这段情谊在当地传为佳话。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林海乔的病情再次发作,需要又一次接受手术。而此时韩娜已经怀孕,要想再次捐献骨髓除非堕胎……

感恩心切,幸存患者苦寻救命恩人

林海乔1972年出生于保定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和妻子江丽都在当地一家食品厂上班,有个聪明可爱的女儿。2006年年底,厄运突然降临,经常倦怠乏力的林海乔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种病要想根治,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干细胞移植。然而,林海乔和他惟一的妹妹的骨髓配型没有成功,只能求助于中华骨髓库。

5月6日,好消息传来:骨髓库找到了一位和林海乔初配成功的志愿者,这个志愿者就是时年21岁的哈尔滨女孩韩娜。进一步的配型结果显示:双方各项指标高度相配。

5月15日,50毫升含有珍贵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缓缓输入了林海乔的血管。术后的林海乔激动地对江丽说:“我真想现在就去哈尔滨,见见那个救了我一命的人。”江丽随即打通了哈尔滨红十字会的电话,对方却告诉她:“按照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规定,骨髓库不得向患者泄露捐赠方的任何个人资料,供患双方原则上也不能见面。”这个答复让夫妻俩怅然若失。林海乔感恩心切,又拖着虚弱的身体亲自拨打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言辞恳切地请对方提供捐赠者的情况,然而还是遭到了婉拒。

就在夫妻俩忙着寻找救命恩人时,林海乔的身体却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尤其是6月14日出现了肝静脉栓塞综合征,无法正常排尿,体重一天长了5公斤。这种情况的死亡率高达50%-80%,经紧急用药,两周后才得以控制。由于化疗的副作用,剧烈的呕吐和咽痛折磨着他,他的身体极度虚弱。

看到丈夫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江丽痛苦万分。这个时候,她意外地接到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电话:“大姐,我就是那个捐赠骨髓给大哥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千万不要灰心。”女孩还让江丽把话筒搁到林海乔的耳边,对林海乔说:“我相信我们之间有种奇特的缘分,我们命运的某一部分是紧紧相连的,你一定要加油,千万不能让我的骨髓白捐了。你身体好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见面的时候。”原来,这个电话是哈尔滨和河北红十字会特意联合安排的,希望能以此激励林海乔的生存意志。

6月15号,专家会诊后,决定对林海乔采用激素治疗。也许是得益于新的治疗手段,也许是恩人的精神鼓励起了作用,到了9月初,林海乔的身体居然逐渐康复了。

2007年9月15日,林海乔和江丽回到了保定老家。夫妻俩商量一番后,包了个一万块钱的大红包,托河北红十字会把这笔钱转交给他们的救命恩人。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志愿者捐出造血干细胞纯粹是为了治病救人,绝不会收受任何好处。”听到这些话,林海乔和江丽对恩人更为敬重,他们更加希望能早日见到这位救命恩人。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11月2日,林海乔在江丽的陪伴下来到了哈尔滨市,在大街上举起了“寻找我的救命恩人”的条幅。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纷纷用大篇幅报道此事。热心群众也主动给他们提供线索。11月6日,有个中年男人告诉他:“根据你所说的情况,那个年轻女孩很有可能是我女儿的大学同学,我曾经听女儿说过她去骨髓库捐赠的事。”

按照这个好心人提供的手机号码,林海乔联系上了韩娜,一听那熟悉的声音,他就禁不住热泪盈眶:“恩人哪,我可算找到你了。”

11月6日晚,在哈尔滨市中山路的一家酒店,林海乔终于见到了韩娜。林海乔跪倒在地,哽咽着说:“你给了我天底下最无私的爱,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一定好好生活,更加珍惜生命。”韩娜也激动地表示,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挽回一个完整的家,她感到非常幸福。林海乔的出现让她一生中多了一份永恒的牵挂,她要将这份“亲情”延续下去。

报恩竟是无底洞,“好兄妹”嫌隙暗生

第一次见面,林海乔便给韩娜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他自己一针一线编织的一条围巾,哈尔滨天冷,他希望韩娜戴着它能暖和点。为了这条围巾,林海乔可吃了不少苦,笨手笨脚的他,手指头都被竹针戳肿了。这份特殊的礼物令韩娜感动得好半天没说话。

谈话中,林海乔得知,韩娜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一个农民家庭,刚从一所民办大专学校毕业,新婚丈夫是她的同班同学,因为文凭不过硬,他们目前还没找到工作。

林海乔想起妻子有个表舅在广州开公司,路子广,忙让江丽去找表舅帮忙。韩娜有点为难地说:“这种人托人的事,可少不了花钱……”林海乔不由分说:“花钱算什么,只要事情能办成。”

此时,为了治疗林海乔的病,林家早已负债累累。但江丽知道丈夫报恩心切,还是默默地从娘家拿回了五千块钱,踏上了前往广州的路途。在江丽表舅的“运作”下,哈尔滨一家连锁超市同意录用韩娜夫妻。韩娜在里面收银,丈夫则做保安。看到恩人的工作有了着落,林海乔长吁了一口气。

“既然你和小娜这么有缘,不如认做兄妹吧。以后大家就是亲人,彼此互帮互助,谁也别对谁提‘谢谢’这两个字。”韩娜的丈夫钟超胜提议,林海乔和韩娜都欣然答应了。

此后,虽然兄妹俩一个在哈尔滨,一个在保定,但隔三差五都要通通消息。林海乔时不时地给韩娜一些“惊喜”。一次在电话中听说韩娜的爸爸爱喝酒,他便翻箱倒柜找出了家里的4瓶陈年老酒寄了过去;还有一次韩娜无意中说到自己快过生日了,林海乔便买了条500多块钱的裙子寄过去。为这件事,江丽还和林海乔吵了几句。因为这时候林海乔还在家休息,家里全靠江丽每个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支撑。江丽觉得,自家现在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等以后有钱了再报答人家也不迟。可林海乔却觉得,自己的命都是韩娜给的,就算为她做再多,也是应该的。

林海乔不知道,在自己一次次的报答后,韩娜的心态正在发生改变。从开始的“很不好意思”,渐渐地变成了“理所当然”。2008年2月,韩娜在电话里对林海乔暗示钟超胜要过生日了,林海乔只好瞒着江丽,借钱给钟超胜买了一条名牌领带。2008年4月,韩娜怀上身孕,抱怨自己家里的电脑有辐射不能上网,林海乔又不得不帮她邮购了一台液晶显示屏。

这种事一多,林海乔慢慢也感觉到不对劲。2008年4月,又发生了一件突如其来的事:钟超胜和超市的另几个保安一起,将一个小偷打成了重伤。超市负责人称“他们都是临时聘用人

员,其行为与超市无关”,当场就开除了钟超胜等几人。小偷及其家人则扬言要将钟超胜告上法庭。事发后,韩娜惊慌失措地向林海乔夫妇求助。林海乔只得让江丽请了假,两人一起赶往哈尔滨,夫妻俩费了很大周折,才和那个被打伤的小偷达成协议。对方答应不再追究钟超胜的刑事责任,但要求赔偿5万元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5万元,韩娜夫妻的收入刚可以糊口,到哪去弄?韩娜哭成泪人,林海乔只好不停地安慰她,并许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会帮你想办法。”

为了筹齐这5万元,林海乔不顾江丽的反对,低价卖掉了家里的房子。拿到钱后,林海乔立刻把钱汇到了韩娜账上。然而,大约半个月后,韩娜又支支吾吾地对林海乔说起了丈夫找工作的事。看着丈夫为难的表情,一旁的江丽憋不住了,抢过话筒就是一顿数落:“不是我多嘴啊,妹夫也是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老是让别人给他找事做,我们家又不是开人才市场的,这工作哪能说找就找啊。”韩娜没有再说什么,“啪”地把电话挂了。林海乔不知道如何是好,半晌埋怨妻子说:“你这是干啥呀,人家好歹是咱的救命恩人……”

拗不过丈夫的软磨硬泡,江丽最终还是答应去广东求表舅,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她不得不拉上表舅的表姐,也就是自己年近七旬的老母亲。一番折腾后,2008年6月初,表舅将钟超胜安排进了哈尔滨的另一家电子公司做接待员。

事后,韩娜和钟超胜设宴款待林海乔夫妇。席间,已经有4个月身孕的韩娜以茶代酒,对林海乔夫妻频频举杯,并说:“患难见真情,除了父母之外,你们就是我们在世上最亲的人。”说这话时,韩娜没有想到,考验这份“亲情”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对质法庭,重复捐赠下那破碎的“亲情”

6月15日,正在家里拖地的林海乔突然双腿一软昏倒在地。送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手术后没度过排异期。白血病复发了。按照医生的建议,林海乔必须再次接受骨髓移植。

得知林海乔需要再次手术,韩娜好半天没说出话来。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提供造血干细胞,会不会影响到胎儿?医生告诉她,这个行为本身并不会对胎儿有任何危害,大可不必过虑。但医生同时指出,由于她体内的胎儿已经成形,如果胎儿的血液里存在与患者林海乔相斥的抗体,那么移植手术就注定失败。

怀着忐忑的心情,6月23日,韩娜开始接受骨髓抽取手术。为了保证孕妇的安全,此次抽取特意分三天进行。日子在大家焦灼的期待中流淌,转眼手术过去近40天了,林海乔体内的原始造血细胞丝毫没有分裂生长的迹象,也迟迟不见移植的外周干细胞生长,医生不得不宣布:这次手术彻底失败了。原因正是他们之前所担心的:韩娜腹中的胎儿血液里,存在着与林海乔相斥的抗体。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江丽哭着问。“方法是有一个,那就是让孕妇打掉胎儿,然后再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不过……”医生顿了顿说,“这得尊重供髓者自己的意愿,任何人都无法强迫她。”

6月30日,江丽经过长达5天的挣扎,决定恳请韩娜救丈夫一命,她声泪俱下地对韩娜说:“我知道这样做很自私,可毕竟你还年轻,孩子没了还可以再要,我只有这一个丈夫,没了就一辈子没了……海乔他一直对你感恩戴德,你不是也说过,他是你最亲的人吗?你就看在他对你这个干妹妹的情意上,再救他这一回吧。”说着,江丽就拉着林海乔跪倒在地。韩娜束手无策,钟超胜拉起林海乔夫妻说:“别这样,我们心里也很乱,你让我们再想想……”

第二天清早,一夜无眠的林海乔夫妻赶到了韩娜夫妻住的宾馆。没想到,房间里早已人去床空。江丽瘫倒在地,失声痛哭。

原来,韩娜夫妻也是一夜未眠。韩娜实在是舍不得腹中这个已经孕育了一百多天的孩子,钟超胜也认为就算是韩娜打掉孩子再次捐献干细胞,也不一定就能确保手术成功。夫妻俩反复权衡后,决定保住胎儿。为了避免难堪,他们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并更换了手机号,回到了韩娜的农村老家。

林海乔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骨髓,只能靠化疗支撑。7月22日晚,林海乔突然高烧到39.8℃,陷入昏迷。医生抢救到第三天早晨,林海乔才终于苏醒。醒来后的他紧紧抓住妻子的手说:“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阎王他……不收我。”

江丽听到丈夫的话,心都碎了。让她心碎的还有钱的问题――这次抢救后,原来卖房所剩的那点钱已经告罄,她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悲痛之余,愤怒也在江丽心里慢慢滋长。“我们为韩娜做了那么多,现在我们需要她了,她却一撒手就跑了。”想到这里,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她不仁我也不义,不如追回我们在她身上花的那些钱,这样至少可以让林海乔多点治疗费。”

8月5日,江丽一纸诉状将韩娜告上法庭。诉状称,被告人韩娜在给原告丈夫捐赠造血干细胞后,通过各种方式,先后向原告索要各种财物及现金,总价值达6万7千余元。并两次指令原告为其联系就业,原告为此花费1万5千元。合计为8万2千余元。鉴于捐赠造血干细胞是一种自愿自发的社会行为,不应收受捐者任何财物及现金,因此这8万2千余元应视为被告不当得利,恳请法庭判决被告人将这笔钱返还原告。韩娜则辩称:被告在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一直不愿告知原告联系方式,是原告千方百计获取被告信息,并主动赠送被告财物及为被告联系工作。由于原告所作所为,均是出自自愿,并非为被告强迫,所以其所花费的钱物应视为无偿赠予,被告不负有任何偿还的义务。

官司目前还在审理之中,结果如何尚无从知晓。我们在采访中得知的是,从8月5号起,林海乔开始咳嗽,并逐渐加剧。通过CT检查,医生意外发现其肺部已布满阴影,这是致命的霉菌感染迹象。医生说,照此发展,林海乔恐怕走不完这个夏天。

在灿烂的阳光里听着这样的生死宣判,不能不让所有人都感到一丝难言的悲凉。

编后:按照国际惯例,本来素不相识的捐献者和患者一般不接触,如果需要交流,也必须向中国造血干细胞库提交申请,并在他们的同意和安排下,在移植手术进行一年之后才能见面。

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的洪俊岭主任指出:“这种规定是保护供患双方的隐私和权益。尤其是避免对供者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进一步解释说,虽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逐年提高,但也有失败的先例,国内外都曾出现过患者家属在移植失败后追至供者家中要求二次捐髓的事。但对于供者来说。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有热情和体力帮助你,但不能保证对你永远负责,有时候身体情况也不适宜捐献,这样就会很尴尬。让供者两难。从另一个角度说,患者恢复后,供者因为某种情况,家中经济困难,有可能仗相救之恩,向患者索要钱财和帮助。更严重时,泄露供患双方的个人信息,还可能会导致买卖骨髓、敲诈等恶性事件。

因此,在供患见面问题上,有关部门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捐献者从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刹那起,就是在为弱势群体服务,而不是针对特定的捐献对象。受捐者也应该牢记。能够获得合适的志愿者配型是一种幸运,没有人有义务一而再地进行捐赠。惟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共铸和谐社会的生命桥梁。

(责编 王 蕾)

上一篇:温柔QQ钓恶贼 下一篇:一名高速交警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