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欠发达地区生态经营意识

时间:2022-08-07 08:13:35

培育欠发达地区生态经营意识

1生态经营管理提出的缘由

当仔细审视和剖析生态建设时,将发现和面临一系列为什么:①为什么许多群众对生态建设兴趣不大、较少投身于生态建设,社会团体和国外企业更少介入生态建设;②为什么许多群众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③为什么生态建设规模小且分散,不集中成片,难以产生生态效益,更难产生经济效益;④为什么从事生态建设的公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活力和效率,而且不少生态建设公司企业生存期不超过5~6年,便消失了.这些“为什么”的结果都是生态经营不善.而生态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生态建设效率低下,举步维艰,制约可持续发展.

2导致生态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

导致生态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第一是生态经营管理学未建立,生态经营管理学以一般经营管理为基础和指导,针对生态建设规律和对象而形成的一门学问.而广大农村则缺乏经营意识、生态经营管理意识和技能;第二是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的“权、责、利”未很好界定,职责不清,关系不顺,摩擦冲突不断,互相推诿塞责,社会合力无法形成,社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政府-公众-企业缺乏有效协作,制约着生态建设的顺利展开.

3基于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的生态经营管理内涵和意义(价值)

仅有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生态建设活动对广大群众缺少吸引力.如果有经济效益且效益可观,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生态建设活动,才能吸引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生态建设活动中去.因此,政府一定要采取措施将生态建设活动变成有利可图的事业来吸引广大群众.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转换速度、转换数量、转换成本、转换难易等都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实现的速度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广大生态建设者的热情、积极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生态经营活动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经营管理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尤其在贫困落后地区生态效益能否及时转换为经济效益,意味着能否“脱贫致富,奔小康”.贫困落后地区普遍缺少生态经营意识和能力,很难将生态效益转换为经济效益,从而严重地制约着贫困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生态经营管理学,培育广大生态建设者生态经营意识能力、营造生态经营的文化氛围,是促进贫困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生态经营能力是政府、企业、公众(农民)顺利开展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4.1政府生态经营职能和生态经营能力素质构成政府应转变职能,面向市场.对政府的角色、功能、方式、手段、机制合理界定和审视,改革工作方式转向宏观调控,将经济事务交给市场处理,集中力量搞生态建设.政府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扩大生态建设资金存量和流量,建立生态建设的投资融资机制和完善生态建设金融服务体系,方便融资.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提供配套服务,激发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向生态建设领域,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和资金,建立经济援助机制和补偿机制,对生态建设者予以优惠和补贴,使生态建设活动变成有利可图的社会性投资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政府应加快生态建设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生态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环境的建设,为生态建设活动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政府应直接投资,兴建大批生态工程,为生态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如信息、交通、能源等,为增强生态建设能力提供支持保障条件.

4.2公众(农民)生态经营和生态经营能力素质构成城市公民和农村农民行为生态化和生态经营化是生态经营管理的基础和社会背景.公众生态经营能力高低决定生态产品、服务需求数量和市场规模,影响生态产品、服务转换为经济效益、收回投资的难易程度和速度.城市居民应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环境行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珍爱生灵,不猎杀动物,保护物种;形成生态投资意识,为生态建设捐款;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等.农民应走产业化和企业化的生态建设道路,扩大经营规模,将经营规模上升到农户型企业,提高经营艺术,获取集约规模经营效益.农民应熟悉金融市场运作规律,熟练地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及时地通过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渠道,应用各种融资工具,获取资金.农民还应学会与各种行业协会、中间服务组织接触交往,获取信息、技术、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广大农民生态建设者应联合协作,形成各种类型生态建设组织,例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经营组织,有利于在强烈市场竞争中获利,有利于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尤其是单个农户无法解决的困难.

4.3企业公司生态经营职能和生态经营素质构成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既能降低经营成本,又能获取规模经营效益.因能获取可观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生态建设,成为生态建设重要主体.企业能否获取可观利润关键取决于生态经营能力.企业生态经营能力是由众多能力和素质构成的.(1)融资能力:资金短缺是永恒的经营问题,资金和资源缺少了,不融资,整个生产过程就停顿或者无法开工生产.融资能力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必须能够随时随地通过融资,解决资金周转困难.(2)市场分析能力: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中,预测中长期消费动态、市场需求,这是决定能否科学决策,投资能否及时回收的是关键.(3)建设能力:技术含量、劳动技能熟练程度、生产工艺设备的先进水平决定生态建设初期的成功率,例如植树造林的初期,就要求极高技术含量.(4)运营管理能力:生态建设中、后期运营管理是主要任务,运营管理时间长,矛盾易滋生积累,摩擦冲突会不断发生,同时运营成本高昂则无疑令企业难以承受.因而,保证企业稳定,降低运营成本需要经营艺术和技巧,否则,将陷于经营不善而失败.(5)市场营销能力:生态建设中后期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产品加工和销售,必须及时销售收回成本,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必须建立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掌握各种营销方式,强化营销的各种活动.

5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

政府、企业、公众不仅自身行为、功能生态化,而且要建成生态经营联合体,联合建设,扩大生态经营规模.生态经营联合体既有协同作用,又有制约作用.

5.1政府-公众生态经营联合体政府-公众生态经营联合体是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生态联合体中基础性的联合体.目前,我国生态建设模式基本以政府-公众(农民)联合体为主.

5.1.1政府-公众(农民)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协作关系

政府应要求在各类学校长期不懈地开展生态经营管理教育,并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普及生态经营管理知识,营造生态经营文明,增强广大群众生态经营管理意识.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尤其是要建立市场信息收集传递网络和风险防范机制,帮助广大生态建设者适应和把握市场需求变化.#p#分页标题#e#

5.1.2政府-公众(农民)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制衡关系

广大群众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监督政府行政管理,检举和制止政府在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各种失范行为.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建设行为.

5.2政府-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与协作关系

政府越来越多地引导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并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政府应明确产权制度,明确“责、权、利”,防止政企不分,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减少政府职能交叉,过多干预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使企业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运作主体.政府应制订保证投资者盈利回报的收费政策及相应法律框架,引导企业投资生态建设的基础公共设施.还应积极地联合企业共同投资生态建设中公共设施的建设,联合协作方式多种多样,其中BOI投资-建设-移交最为常见.

5.3政府-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制衡关系

企业应提高法制意识,监督政府管理行为,及时揭发和制止各种失范行为;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5.4公众(农民)-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的协作与制衡关系

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公众(农民)联合,形成各种类型的生态建设组织,常见生态建议组织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以公司为核心的生态经营联合体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衔接为一体,形成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的组织机制,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张,借助于组织对市场的替代,变市场交易为组织内部交易,从而解决广大农户进市场难、风险大的问题.生态经营联合体不仅能有效解决销售难问题,而且有利于组织开展生态建设活动,进行规模化生产,例如:浙江省、广东省的生态经营联合体中不同成员,可以将投工投劳或投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折算为入股资本,获得分红,有效地将各种资源、资金积聚和集中,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公众-企业生态经营联合体制衡关系主要任务是防止各种侵权行为和各种损害对方利益,例如,撕毁订单、合同、契约等各种侵权行为.

6政府-企业-公众(农民)生态经营统一体

政府-公众(农民)-企业在联合建设中,三者逐步磨合,逐步融合为一个生态经营统一体,三者协同效应开始发挥,生态建设规模开始迅速扩展.根据磨合状态和协同程度,政府-公众(农民)-企业生态经营统一体可分为非均衡、低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和均衡高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

6.1非均衡、低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

非均衡、低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存在许多缺陷,主要有限制合力形成和资源优化配置等,作用不对称和关系连接不协调等限制因素.

6.1.1作用不对称的系统制约效应

以*表示作用重心,那么政府-企业-公众作用的重心几何分布和概率为:①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②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政府-公众*-企业*,相互作用不对称,使生态经营统一体不同成员的作用,畸强畸弱,未进入力量均衡的最优化状态,妨碍系统协同倍增效应的发挥.

6.1.2关系连接不协调的系统制约效应

以政府*公众企业的连接关系为例说明关系连接不协调的制约效应,在这种连结中,公众与企业未形成联合体,合力未形成,资源未共享,优势未互补,生态经营统一体的经营效率低下.生态经营统一体关系连接不协调,连接上存在破缺,不可避免地引起摩擦冲突,不可避免地存在力量、资源、智慧逸散的缺口.

6.2均衡、高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

均衡、高效的生态经营统一体不同成员的作用对称,关系连接协调,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和谐高效生态经营统一体制约因子很少,致使资源力量逸散的缺口很小,已形成步调统一的“各尽所能,优势互补”的同心协力格局,协同倍增效应彻底发挥.此时生态建设状态是“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化投入,政府倡导,市场推进、企业为骨干,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与之相应的投资管理模式是“金融服务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理规范化、经营管理企业化,举债融资社会化、产品价格市场化”的高效投资管理体制.

上一篇:生态经营发展策略选择 下一篇:古代文学知识转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