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时间:2022-08-07 05:41:10

环境设计专业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摘 要: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向,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减少理论教学而增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考虑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成为了当前重要课题,将企业需求的专业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用。文章对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同时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讨论。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5-0137-03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Progressive Typ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Research

LI An(Urban Arts Schoo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gradually reduce theory teach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teaching hours, so consider how to carry ou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research, the introduction of cutting-edge knowledge o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chieve the maximum uti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ive typ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research conducted a meaningful exploration, for reference and discussion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

Internet :.cn

前言

总所周知我国高校在很多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教育上一直与社会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环境设计专业也不例外,随着该专业的发展,专业市场、就业形势、就业层次的要求提升,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必然要有大的发展,虽然目前各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没有从本质上实现改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诸如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及考核评价上还远未进行大胆、有益的改革和尝试。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设计企业和就业市场急需对口可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就业学生急需学习专业市场所需的专业技能,因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急需打通“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通道。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一)项目改革与研究是本专业的发展及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环境设计”随着时代的要求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发展丰富。针对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和任务。如何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其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培养社会专业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对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考核评价等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项目改革与研究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发展的需要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减少理论教学的授课学时,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同时由于本专业的前沿性及交叉性,目前更多更新的知识点大量出现,要保证学生对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必须要求对课堂外的教学形式投入更大的关注和教学改革探索。

(三)项目改革与研究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

根据本校提出的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里讲授课程内容和布置作业练习,以其“个人化” 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与指导,同时作业也缺乏真题实践的训练,往往一个作业好几届学生重复做,缺乏对当前专业市场需求的考虑,缺少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考虑,更难体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虑。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实践能力,实现新时期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项目改革是教学资源优化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

本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模式,采取引进设计一线业师走进课堂,学生走出教室进入企业,教师同业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设计教学及项目实践指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结合设计实践的学习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尝试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能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培养实践设计能力,并且能让学生了解该专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更好的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接轨,实践与就业的接轨。

二、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设想

(一)改革理念

本项目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优化教学内容,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建有效的教学团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专业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用。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提倡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时数逐渐减少,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学习的投入。为此,专业课程也随着发展趋势开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以主干课程环境景观设计为例,《环境景观设计Ⅰ》72学时和《环境景观设计Ⅱ》80学时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后分别改为64学时及72学时,同时压缩课内授课时数至总课时的1/3,加大作业实践环节。本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方向重要的主干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创作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体通过编写合理的教学大纲、安排符合教学培育规律的课程作业,以开放式的、讨论式的、一对一辅导式的教学来打开学生的创意想象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做好专业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合教学从设计市场需求出发,从实际动手操作的培养要求出发,采取课堂基础理论讲授合理压缩课内授课学时,作业项目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生产实践,真题真做。确保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避免以往设计理论落实不到位,设计作业阶段进度不好掌握的确点。从而带动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让学生准确的了解行业信息及最新的专业知识。

(四)教学团队的改革

通过校企合作,虚拟培养班的建立,联系业界有影响的一线设计院合作,做到教师―学生―设计院+教师―学生―教学的互动,建立教师+设计师的双“导师制”教学体系,打通“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渠道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实用和实效性,同时与教师的教学实施“双师型”培养同步进行。

(五)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教师和设计师共同核定的综合评价体系,解决教师片面的以课堂教学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引进设计院项目评价体系。以实践表现和实践项目的操作结果给学生评分,做到关注学生平时的设计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课堂教学评价与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评价的结合。同时加入学生自评环节,可以使学生有思考的接触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钻研问题、探索创新的兴趣和能力,较早确立学习方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明确自我不足以便更好的规划未来。

三、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与路径

(一)改革的方法

1.在前期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教改经验,进行反复讨论、调研,尽快形成适合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

2.精细设计,做好项目改革与实施准备,调整并优化课程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提前告知学生学习内容与要求;跟踪分析课程前后的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探讨一种适合于本课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3.以改革团队为试点,推进改革内容与方法:要求团队成员全面开展本项目的改革内容与方法,课堂教学改革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并做好改革前、实施中、与改革后的材料收集,进行讨论、分析与总结,为改革研究提供充分的支撑材料;

4.注重改革与研究,注重实效性。将团队成员在课改过程中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材料整理,成果梳理,分析与研究,最终汇编成册,为进一步改革与推广做好准备。

(二)改革运行的路径

1.教学改革通过与设计单位签定培养合作协议,成立校企合作虚拟班。合作模式随着年级的变化跟进不同的形式,逐步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形成一个动态的、长效的、分阶段的过程;

2.教学改革培养架构:做好一年级的行业普识教育,二、三年级的业师(企业设计师)进课堂、项目进课堂,四年级的学生跟教师进企业实现“双导师”制教学。(图1)

3.具体实施计划

(1)一年级: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结合短学期制推进业师进年级,展开业界能力素养的讲座,进行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普识教育――以企业与院所参观,业界讲座为重

(2)二年级:推进业师进课堂,提升学生课程设计符合市场项目设计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以业师参与课程教学为侧重;

(3)三、四年级:打破班级建制,组建校企合作虚拟班对接设计企业公司,作业接轨设计项目,展开企业设计师与学院专任教师一对一的长效合作。(图2)

(三)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效

1.已经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前期的改革与研究,2010年《景观设计》课程成为院教改课程,并于2012年验收。

2.学校与学院领导的支撑,课堂教学团队成员都是专业骨干力量,并践行于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都有一定的教改经验和社会资源,能够顺利并圆满的完成该项目的改革与研究,实施与推广。

3.成立校企合作环境设计课程虚拟班约30人,确定6家设计单位定向培养,(五人一组),课程老师负责带队,课程作业结合设计项目与设计师一起进行设计指导,着重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期间教师完成实践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成果、改革自评等内容形成报告,实现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

四、递进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过程掌握

教学方法要结合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如何在压缩的课时里有效的完成理论授课,校企合作引入项目作业的选定和设计院业师的合作培育过程把握,项目改革进一步形成推广项目,需要针对性的进一步深化工作。

(二)构建校企课堂教学团队

培养应用性人才,需要教师个人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同时如何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使这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内容

随着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如何进一步推进“业师进课堂,项目进课堂,学生进企业”,工作的长效开展,这将切实落实课堂教学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逐步形成课堂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结语

本文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优化教学内容,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建有效的教学团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专业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用。项目对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同时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蒋丹.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34):1.

[2] 李正卫,王迪钊,李孝缪.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

上一篇: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思想在平行课程教学中的... 下一篇:阿尔及利亚国民经济支柱为石油与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