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文增的书法

时间:2022-08-07 03:17:42

读陈文增的书法

本刊讯:

本刊自2008年对陈文增大师复兴定窑历程做过深度报道以来,对他的关注从未间歇。2011年3月3日,首都北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陈文增自作诗词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展出陈文增创作的百余幅书法作品,书体有行、草、楷诸体,有条幅、斗方、对联、圆光、扇面等多种形式。其作品内容均为陈文增历年来创作的自作诗词,诗词内容或吟咏定瓷,或歌颂风物人情、家乡情怀,无不和书迹相得益彰。书展同时有陈文增四件定瓷作品亮相,造型俊逸雄健,刻花奔逸潇洒,瓷、诗、书三联合璧,是谓锦上添花。“陈文增以其诗意之人生,起于儒素,学为好人,苦学诗书,光复定瓷,以诗词、书法、定瓷三联艺术为艺林推重。”(摘自“游目骋怀・陈文增自作诗词书法展”前言)(本刊记者:丁花)

书法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现象,可以从书法作品中看到书家对时代的感悟以及体悟社会人生的状态。近日,读了陈文增先生的部分书作,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觉得他的书法可贵处在于他不但以功力胜、个性胜,而且更是他传统文化修养的展示,是他超然心态和情操的表露。

陈文增先生是当代跨艺术学科的著名艺术家,因我曾长期在博物馆工作,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鉴定陶瓷器的专家,又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为定窑研究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的《定窑研究》专著在文博界影响颇大。我再翻阅资料,他的书法作品曾参加“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等重大展览;论文曾入选“第六届全国书法讨论会”和“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因而,他又是集书法创作和书学研究于一体的颇有建树的名家!他的书法鸣响于陶瓷界,他的陶艺也鸣响于书法界。可以说,在当代艺术家中能将陶瓷、书法的艺术创作和研究集于一身者,并且成绩卓著者,为凤毛麟角,我的了解中,未见第二人。

读陈文增的书法作品,觉得他是一位全面型的书家,但我认为最能体现其才情的是他的行草书。他的行草书的可贵处首先凸显在扎实的传统功底上,他对三大行书的领悟是出色的:他不论是临《兰亭序》,还是《祭侄稿》和《黄州寒食帖》,都能做到惟妙惟肖,可看到他在各帖的用笔、结体、以及精神风貌上的体会之深。他能将三帖“得于心”而“应于手”,这正是其“功力胜”的原委。然,他最可贵处,不是以古为我,而是化古为我,古为今用,从名帖中汲取充分的营养,为我所用,成为他书风形成的基石。

陈文增的书法,不论是斗方小册,还是长条大幅,都能挥洒自如,有着潇洒自在的风姿。他的作品可贵处又凸显在他的个性上。从结字上看,他能自出机杼,以宽博的结构为主,融合诸家,放松字结构,让字势随笔意错落起伏、跌宕波动,产生舒展轻松又纵横不羁的形态,变古法为新姿,充满现代气息。从用笔上看,他的线条酣畅灵动,将墨色的枯湿轻重、刚柔虚实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奇崛生动的气势和轻重缓急的韵律,有着鲜明个性的时代特色。

再者,他书法的可贵处又在于他能在具有现代气息的形态中,表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来。书法与诗词,两者均为中国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样式,两者既独立存在,又紧密结合,琴瑟共鸣。所以,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往往是艺术效果和诗词内容相和谐统一的。陈文增的书法内容大多为其自作诗词,让人不唯观其书,而且赏其诗,得到了超于形式的享受。如这里刊登的几幅书作,有的诗清新可喜,耐人寻味;有的意境苍茫,有浑厚朴实之气;有的直抒胸臆,与书法的挥洒达到一致。而他的《金缕曲》横幅词,更是利用古典式的手札形式进行创作,将词句长短错落书写,形成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使内容的清雅别致与形式达到了默契,可谓不多见之作。

他的书法另一可贵处是他超然心态在书法中的自然流露。陈文增是站在帖学立场上,吸收碑学的艺术特点,又注入现代气息而形成独特书风的。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激昂、意气冲动的思想大潮中竞相争艳时,他能始终抱着一种平常心态来对待书法,这与他在工艺上已取得的成就有关。他对书法的有意用功而无意成功的修炼,也得力于他在陶瓷上的艺术成就的互补,使他集陶艺、书法、诗词、研究四位于一体,我想这正是他的出类拔萃处,也是他书法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责编:魏佩)

作者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州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上一篇:岭南遗韵今犹在 少帅新艺绽奇葩 下一篇:群星闪耀的浅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