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08-07 01:00:03

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在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64层螺旋CT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24例,按照病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均为稳定型心绞痛(SAP),观察组61例患者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所有患者均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对两组患者的斑块类型、数量和CT值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检出斑块124个,对照组检出斑块137个,观察组中I型斑块检出率(31.5%)显著低于对照组(55.5%)(P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64层螺旋CT;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威胁,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就选取了124例冠心病患者,对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24例,按照病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均为稳定型心绞痛(SAP),其中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为(48.6±5.7)岁,观察组61患者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其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为(49.4±5.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有窦性心律的临床特征,将对碘元素过敏、心脏和肝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CT检查前4 h内要保持患者禁食,对于心率过高的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控制,使其心率在70 bpm之下,再用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CT机型号为Sensation,扫描参数设置为:扫描准直为32 mm×0.36 mm,电压120 kv,电流600~750 mA。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浓度为370 mg/ml,采用18U套管针在患者肘部进行经脉注射,保持5 ml/s的注射速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斑块检出类型与数量比较 将狭窄程度≥30%并

2.2两组患者CT值比较 观察组致病斑块61个,CT值平均(31±25)HU,与对照组63个治病斑块的CT平均值(71±29)HU比较,有显著差异(P

2.3两组患者正向重构率比较 在观察组检出的124个斑块中,冠状动脉重构指数不小于1的有74个,而对照组137个检出斑块中,冠状动脉重构指数不小于1的有29个,正向重构率分别为59.7%和21.6%,观察组明显超出对照组(P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具体的类型也较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就是其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2]。在近些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升高,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加强对其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十分必要。

冠心病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利用冠状动脉造影,通过血管狭窄程度分析来进行病情诊断,漏诊、误诊率较高。64层螺旋CT是通过检测动脉斑块的类型、数量以及CT值分析来判断斑块的稳定性,从而判断患者冠心病的危险程度,为其治疗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3]。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Ⅱ、Ⅲ型斑块的检出率、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能够有效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鉴别,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卫国,郭亮.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3):165-169.

[2]周小燕.64层螺旋 CT 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6(5):38-40.

[3]赵建喜,李会超,田笑,等.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83-1184.编辑/肖慧

上一篇:信息化管理在犬伤门诊中的应用 下一篇: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