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2-08-07 12:44:47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以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在职业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要注重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关键词:新课标;职业高中;体育教学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带来了全新观念,促使教育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新课标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

2.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关心教什么,不关心怎么教,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呆板,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殴性。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出轨”行为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这样加深了学生的消极情绪,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3.教师角色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成“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可采用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职业中专学校)

上一篇: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下一篇:数学教学提问技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