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07 11:32:20

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出血控制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药辩证治疗;子宫内膜厚度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具有月经量大幅增加,子宫不规则出血及经期延长等临床表现。我院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时,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综合疗法,其中综合疗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与《中医妇科学》中相应诊断标准相符。年龄18-56岁,平均(39.4±5.2)岁;病程为1-13个月,平均(6.7±1.6)个月;将子宫恶性病变者,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重要器官如肾、肝、心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进行刮宫诊断后5-26d,给予患者8mg醋酸甲羟孕酮与1mg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第27d时停止给药,间隔1周后再行1周期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若患者有贫血症状,给予营养支持、对贫血予以纠正等对症处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①肾阳虚型。采用右归丸治疗,药方为:山药12g、菟丝子12g、杜仲12g、制附子6g、熟地黄24g、鹿角胶l2g、肉桂6g、枸杞子9g、当归9g、山茱萸9g。②肾阴虚型。应用左归丸治疗,药方为:枸杞12g、熟地24g、龟板胶12g、山药12g、菟丝子12g、川牛膝9g、山茱萸12g、鹿角胶12g。淋漓不断患者加服大蓟15g、小蓟15g、桑叶9g;出血量大患者加服旱莲草l5g、茜草根6g、乌贼骨8g。血瘀患者加服皂角刺9g,乌贼骨8g。③心脾两虚型。给予归脾汤治疗,药方为:白术9g、炙甘草3g、远志6g、龙眼肉12g、当归9g、炙黄芪12g、党参6g、酸枣仁12g、茯苓9g、木香6g。④脾气虚弱型。给予患者理中丸或补中益气汤治疗,药方:当归3g、白术9g、黄芪18g、党参12g、升麻6g、炙甘草9g、柴胡12g、广陈皮6g。各药以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1.3疗效判定对两组出血控制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治愈:患者7d内停止出血,经1个疗程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时间超过3个月;好转:经7d或10d后停止出血,经1个疗程治疗后,月经周期与月经量均恢复正常,维持时间不足3个月,基础体温呈不典型双相;无效:经10d治疗后未停止出血,或经1疗程治疗后复发。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χ±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X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后,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27/32);观察组32例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出血控制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即功能失调子宫出血,是常见妇科疾病,在妇科门诊患者中占比约为10%[1],是因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异,最终导致子宫非正常性出血[2],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方法主要有雌激素内膜增长法及子宫内膜脱落法,然而单一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

西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是进行止血,对月经周期变化加以调节,若为无排卵病型,则需促使排卵增加。在中医理论中,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溃”范畴,这一疾病是因为脾肾亏损、统摄无权、冲任失调导致经血妄行所致。因此,在治疗时,应坚持塞流、澄源和复旧治疗原则,在进行辩证治疗时对患者出血量、颜色、出血时间及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对病症是寒热还是虚实进行准确把握。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症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实现标本兼治目的。在本次研究中,理中丸可补气健脾、温中祛寒;左归丸可填精益髓、滋阴补肾;右归丸可填精益髓、温补肾阳;补中益气汤可补中益气;归脾汤可养血安神、益气健脾。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金乾.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52-153.

[2]刘烨秋.米非司酮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21-122.

上一篇:李施德林漱口液改善固定矫治患者早期牙龈炎的... 下一篇: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