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高中色彩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时间:2022-08-07 07:27:54

试论在高中色彩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美术课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近十年来,在高中色彩教学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针对一些学生在色彩写生中不敢下笔、构图偏小、不敢用色等不自信的具体表现,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呢?

一、下笔犹豫型

在色彩写生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绘画时不敢用笔或下笔很犹豫,这种类型的学生是严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胆怯、害怕、心理素质差,缺乏想象力,做事情总是比较被动,生怕自己画得不好或太想画得完美,怕老师和其他同学会笑话他。针对这样的同学,我们千万不能挖苦、也不要训斥,更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揭他的短处,我们应该叫他们从单个物体、最简单的基本形或从单色画入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哪怕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呢。

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刚刚开始训练色彩时,其他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然而他却拿着笔不动手。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头:“你怎么不画呀?”他低着头说:“我不会画。”“把你的名字写给我看一看!”他慢慢地在画纸上写出了自己的名字。“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怎么会不会画画呢?字能写得好的同学也一定能把画画好!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会画画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你的绘画天赋应该会很好,色彩感觉也很好,只要大胆地去练习,就一定会成功的!”经过我反复的教导和鼓励,再加上我的示范,这个学生慢慢消除了胆怯心理。现在这个学生的色彩感觉很好,已经开始喜欢色彩了,画起画来也不像以前那样不敢用笔,犹豫不决了。

二、构图偏小型

构图偏小这也是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我们画水粉一般用4K画纸或8K画纸,但他们只在画纸的角落或画纸中间画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可能是他们的自我审美能力比较差,不敢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创造,画面缺少美感。原因的形成大多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如别人的好,所以在构图时不敢大胆地去表现。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同样不能去批评、挖苦,我们首先要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多表扬,让他们相信自己画得也很好。这时,我们应该把色彩构图的基本知识再给他们讲讲,比如色彩的几种构图方法、构图时画面的物体应该大约占画面的几分之几、构图的黄金分割线等等。让他们心中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然后再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画,大胆地去把画面画大,那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把画画好。

三、不敢用色型

在色彩训练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绘画时反反复复地仅用几种颜色,特别是初学者。我问他们:“其他的颜色为什么不用呢?”他们的回答是“不敢用”。这明显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们是这样引导的:首先我们要明白色彩的概念,这个世界上的色彩是丰富的,是五颜六色的,而不是单纯的大红、大绿、大蓝、大紫等,要仔细地观察我们所看到的周围的每一个物体,只要你仔细地去观察,仔细地去比较,你就会发现每一个物体的颜色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类色,也不可能是一样的颜色,就好像世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话又说回来,我们在买水粉颜料时会发现颜色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大约有二十种左右,甚至更多。那么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么多颜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们在绘画时,这些颜色都可以用得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用得上,而且都要用。

鉴于此,我在色彩绘画教学中要求学生首先要大胆,主要是想引导学生们一定要敢画,敢用色。从理论上讲,在一幅画的画面上,只要我们能感觉到的颜色都应该出现。我们每个人的色彩感觉有可能有差异,都会有自己的色彩感觉,我们在绘画时,只要能够感觉到的颜色一定要大胆地去用,这样画面的颜色就丰富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调色明显比以前大胆了,画面颜色也比以前丰富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对于在色彩绘画中学生经常出现的种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作为老师,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和引导他们。不能采用简单的、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不能训斥也不能置之不理,而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多给予纠正和鼓励。这样,他们才能在愉快的色彩绘画中逐渐培养自信,克服胆怯、畏惧的心理,大胆地去画、去尝试、去创作,也才能找到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如何调动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下一篇:尝试改革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