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教学

时间:2022-08-07 04:56:23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教学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来进行的。原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个高分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教师们大搞题海战术,全然不顾学生的素质提高与心理承受。而最新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中,探究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尤其是实验探究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呢?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呈现如下:

一、为什么要倡导实验探究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的本质特点是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进行探究验证。在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度地催发。再加上以前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自己去主动地寻求知识的一个过程。现在学生实际上就充当了科学家的身份,他们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自己动手实验验证,得到的道理他们一定会记忆深刻。另外,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种种意外情况的发生都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即使是实验探究教学,根据其不同的性质情况,根据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情况,也可以分为开放型、半开放型、教师掌控型等多种类型。相比较而言,第一个教学设计开放度较大。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实验探究教学能够更加有效,我们在开展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教师可以做一个示范,让学生明白实验探究教学的步骤与过程,下一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做一些有效的指导,当学生具备一定能力的时候,教师就要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实验验证,这样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一定的升华。有些年轻老师感觉在实验室上课不好,所以就十分排斥实验课,甚至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上实验课,认为实验课只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直接把实验结果告诉学生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要一个高分低能的人,而是要一个真正的人才,况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泛泛而谈与学生亲自动手得到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退一万步讲,即使是仅仅为了考试,实验探究也非常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一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针对比较小的探究问题,自己设置一些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完成。比如,笔者对《乙烯》这节课中乙烯的加成反应问题的教学做了这样一个尝试: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根据这一现象应该得到什么结论呢?有的教师就说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但是我给学生的结论是乙烯和溴发生了反应,发生了什么反应由学生自己去探讨。因为学生有甲烷与氯气光照取代的经验,所以学生往往会直接迁移认为发生了取代反应。那么这个反应是不是取代反应呢?取代反应和这个反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我让学生看书上这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加成反应的定义,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乙烯和溴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学生设计出的方案很多,我让他们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实验演示。

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较为完整问题的探究活动。比如,笔者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案。我向学生提供了下列试剂:Fe粉、FeSO4(晶体) 、FeCl3溶液、NaOH、盐酸、KSCN溶液、硫酸、氯水……学生自主确定最想研究哪种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就去做哪个物质的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之后进行汇报交流,从而认识铁的化合物的性质。这个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太多提示是因为学生在学习钠和钠的化合物、铝和铝的化合物时已经有了丰富的探究经验了,这里就可以实施完整的探究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也提升了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常见困惑与对策

首先要相信实验探究与提高成绩不矛盾,其次要学会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一个单元的几个课时中不要每节课都探究,该探究的地方就认真地探究,有些课时则专门用于处理习题、精讲多练,这样既保证了总课时不超,又保证了探究教学的必要课时。我们建议学校能每周安排三课时实验教学,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有一次连堂课,以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有的实验区排成了大小课,一小时的大课,四十分钟的小课,周总课时没超标,但大课用来探究就比较充分,小课可以讲授或习题训练。

实验条件也是教师特别关注的。目前新课程实验区很多,发展也不均衡,有些实验区在这方面动了很大的心思,其中有一项措施非常人性化,他们每一个星期针对实验课程调一次课程表,以便让更多的班级有更多的课时能够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还有的山区学校想尽各种办法使教材中涉及的探究活动全部得以实现。但是也有学校对新建的实验室利用率很低,这其实是观念的问题,还有就是管理制度要配套。实验室的使用也可以有多种形式,有条件时可以进行同步的分组实验探究;条件不允许时,一章处理一次实验,平时以演示为主。

上一篇:升华朗读水平 优化语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