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

时间:2022-08-07 04:33:45

财经类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财经类院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适用领域迅速拓宽而设的一个新专业。其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较深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然而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可能是普遍性的现象。本文试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

目前,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少,对这个专业的称呼五花八门。如:“计算机与会计专业”、“会计信息系统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电算化会计专业”等等。比较权威的提法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电算化会计专业”,笔者支持前一种提法。因为所谓的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使其成为一种辅助手段或工具,其地位类似于手工会计中的算盘。我们既然无法将“算盘化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也不能把“电算化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所以目前各高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来发展,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目前会计实务界熟练掌握计算机,能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人员不多,社会在这方面的人才缺乏;二是会计教师中懂得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开发者甚少。

随着计算机普及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将成为会计学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那时,会计将无法脱离计算机而独立存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专业也会自动地消失。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

(一)要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关键是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办学条件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组织管理等。师资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从目前的现状看,既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程序设计知识的复合型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加之这些年会计教师队伍的急剧膨胀,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还不是很高。其表现主要在于知识结构不全面,尤其是具有上述提到的那种既懂专业又精通计算机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在大学时就学会计学专业,还有的是其他学科改行过来的,极少有先前就学计算机的。这样的知识结构层次,自然无法将计算机融入到会计学科中,更不用说计算机辅助电算化教学了。即便是为了教学需要而急匆匆“充电”,也是走马灯似地学习几种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将“会计电算化”课程讲授成对某些会计核算软件的泛泛地介绍,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仍然适应不了市场的纷繁复杂的环境对会计的复合式要求,也就见怪不怪了。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当务之急是提高会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对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应着重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教学。即,围绕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粗线条、框架式地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内容,重点掌握信息系统研制的三个关键点:(1)明确系统“干什么”,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产生的效果包括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输入输出说明、软件需求说明书。(2)围绕系统“怎样干”,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效果是应能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尤其是结构化模块设计、代码设计、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详细设计等。(3)实现系统的物理模型。包括软件系统及软件使用说明书、系统说明书,重点是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和系统测试等。

其次,教师应熟练掌握样本子系统的研制及教学。即,能够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个阶段去实现一个样本子系统的研制。这一过程的训练主要是使教师达到培养学生研制和开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和研制能力,才能熟练地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学科,并使其培养的学生也具备相关的能力。

(二)应重视计算机辅助管理会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

1.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一些认识上存在误区。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模式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东西搬到机器上来,众多的软件公司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机器模拟手工进行会计核算的狭小范围内激烈地竞争着,甚至有的专家、教授戏称作“大炮打麻雀”,高科技的东西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只是用其做那些低水平地重复劳动。

2.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被忽视。从目前的现状看,随着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的逐渐提升,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审计的电算化与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知道,审计离不开审计线索,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通过调阅大量的纸面信息,加之专业判断,寻找漏洞,揭露矛盾,查错防弊,获取证据。然而,在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资料后,纸面信息变成了磁性介质上的代码。这种审计可视性线索的消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越高,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可能性和隐蔽性就越大。(下转第148页)

(上接第152页)甚至有人说,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不留任何痕迹。有一种说法,利用计算机犯罪舞弊,由于其金额大,犯罪成本低,又不易被发现,正日益成为经济犯罪中的主流。对这种高科技手段的犯罪舞弊活动,想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手段来对付,简直是“以卵击石”。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审计的电算化必须跟上。各高校必须开设审计电算化课程,审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将使学生具备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力,对审计学科的发展和整个审计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关于案例教学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理论与实际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人才来说,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并早已为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所证明。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会计学和实务界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会计教育界应与实务界联合起来,将案例教学和编写当成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并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加以审核。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各类课程(包括会计核算电算化、成本管理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更不能与案例割裂开来。在课时的设计上,建议按1:1的比例来安排。即,将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的课时设置为双倍,在每门课程学完理论后,立即投入到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来操作。这样,不仅所学的理论可以得到巩固,而且还增加了课程的逼真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司法局强化法制宣传总结 下一篇:民政局城市住房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