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时间:2022-08-07 04:03:31

浅析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摘 要】文章提出配网增强配网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抗不利因素的能力、加强电网设备改造,提高电网运行质量等技术措施,详细探讨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 ;网架结构;运行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加大,电力发展部门为了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要不断推进电网的可靠性运行。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电网配电技术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视。笔者作为电力事业一线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经验,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做出分析。

根据南方电网相关文件,配网供电可靠性粗略的可以用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等来进行评价,其中 :供电可靠率 (RS-1) :供电可靠率 =(用户有效供电时间 / 统计期间时间)×100%=(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 统计期间时间)×100%,在给定时间内用户用电需求得到满足的时间百分比,亦即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比值的百分数。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AIHC)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Σ(每次停电时间 × 每次停电用户数)/ 总供电用户数,供电用户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停电小时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AITC)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Σ 每次停电用户数 / 总供电用户数,供电用户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停电次数,其值为用户停电总次数与总用户数的比值。

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 (SIEH) :因系统对用户停电的影响折成全系统停电的等效小时数。

从上述公式来看,提高供电可靠性主要是减少停电次数和时间,根据实际电网运行经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需要技术措施的支撑,另一方还需要管理措施的支撑,因此下面主要从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1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1 增强配网网架结构

110 及以上电网的建设由省电力公司或地市电力公司规划建设,而县级供电企业真正能够采取的手段只有增强配网网架结构降低停电事件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

1.1.1 提高配电网环通率

配电网络的环通率是保障电力持续供应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两条甚至多条配电线路的“手拉手”建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减停电范围,增强转供能力,实现供电能力“N-1”的目标。

1.1.2 相应提高配电线路分段比例

综合考虑线路长度以及负荷分布的情况,对配电线路进行分段开关的加装(主要采用 SF6 开关),分段开关的数量不宜过多,普通配电线路除 1# 杆开关以及环通开关外,根据实际运行经验(考虑运行维护量以及投入成本等因素)一般加装3-4 台开关为宜。该措施主要和增强配网环通率的措施配合使用,通过转供等方式能够迅速隔离电路故障段以及尽量缩小隔离范围,同时为线路分段检修提供了便利性,是一种减少检修或故障停电范围的一项有效措施。

1.1.3 采用“三双”接线方式

该方式其实是配网线路环通率的一个变型,主要针对城市电缆网(或者电缆、架空混合线路),通过主备线路的方式保证任何一个环网柜均有主备电源,从而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高供电可靠性。

1.2 提高配电网抗不利因素的能力

1.2.1 增强防雷害能力

同时根据国家电网先关文件精神,配电网要逐步实现绝缘化率 100% 的目标。尽管绝缘导线存在着多种优点,但是其抗雷击能力明显偏弱,容易造成雷击断线,这给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带来了困难。目前海宁公司常用的防雷害措施有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架设感应雷屏蔽线以及架空耦合地线,有效的减少了雷害造成的线路跳闸,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1.2.2 增强防鸟害能力

配电杆塔横担是鸟类比较喜欢的建巢地方,这成为配网线路稳定运行的隐患。特别是阴雨连绵等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里,柴禾极容易引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甚至相间短路,造成线路跳闸,影响供电可靠性。在总结多种防鸟方式运用的经验后,提出针对性的防鸟设备,如绝缘挡板和驱鸟风车,有效降低了鸟害对电网的影响。

1.2.3 增强防外力破坏能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线路通道被临时侵占或者受施工威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使得电力设施遭到外力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通过清查线路通道,配合市政建设及时进行线路迁改,装设防撞围墩以及发放危险整改通知单的形式来预防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另外,对重大危险区域,应该充分运用了视频在线监控的先进手段和人员定点值守相结合的管控模式,有效的降低了危险发生率。

1.3 依托各类平台及时消除隐患

依托配网抢修平台,加强设备监控,提升主动抢修能力,并利用智能公变系统、总保监测系统等监控平台,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故障,尽快处理停电故障,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及早消除设备缺陷,防止设备隐患和缺陷扩大,引起大范围的停电。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优化抢修队伍结构以及增强抢修人员培训,提升应急抢修处置能力和服务质量,缩短故障抢修时间,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1.4 加强电网设备改造,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1.4.1 超重载设备改造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线路出现了重过载现象,这时候需要通过重负荷分流以及增加供电线路线径的方式进行解决,从安全稳定供电的基础上保障了供电可靠性。同时按照标准化台区进行改造,保证台区的容量、低损以及合适的负载率,以满足农村用电负荷的增长。

1.4.2 低压电网的改造

根据省公司的规划,低压电网特别是农排线路,全部移交供电公司运行维护,而此前的农排线路状况较差,因此需要良好的改造才能保证供电可靠性。采用低压电缆或集束线代替接户线,用统一的标准对农排线路进行改造,从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良好。

1.4.3 严格物资和工程质量验收

加强物资管理,对材料设备按比例抽检验收,从源头上保证设备的质量,减少设备运行后缺陷的产生。对施工质量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务必从严,杜绝不合格工程投运,提升线路运行水平。

1.5 提升带电作业能力

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来说,带电作业无疑是一件利器,可以在不停电的前提下完成许多原本需要停电才能完成的工作,提高带电作业能力可以大幅度缩小停电范围和减少停电次数。

2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停电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从年度计划开始管控,提前对当年设备运行情况和电网发展需求进行摸底终结并进行可研分析,确保及时、准确下达下一年的年度计划。月计划按年度计划要求节点编制,并每月召开两次由各部门参加的计划协调会,以最终确定月度计划。

月度计划分解落实到周计划的制定,重点审查计划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减少重复停电、缩短停电时间和缩减停电范围。刚性执行计划,杜绝随意增补和调整计划,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进行总结反馈,从而促进计划制定的精确度,实现停电计划的闭环管理,在计划制定的层面优化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2.2 做好配网状态检修工作

开展配网状态检修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延长部分设备的试验和检修年限,减少停电次数。

2.3 成立专业可靠性管控团队

成立配网可靠性指标管控团队,加强指标监控,定期对指标进行分析,找出短板,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2.4 加大电力宣传的力度

利用多种媒体,加强用电规范的宣传,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配电线路跳闸,从而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同时严格电力人员的准入制度,提高配网设备运维检修人员的整体素质。

3 结束语

总之,衡量供电企业对用户供电能力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供电可靠性,它既反映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电力企业要找出影响 10kV 配电线路可靠性的因素,并及时采取对策,最大限度的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保障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林雪萍.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012(12).

[2]郭晓燕.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0(9).

[3]周洪彬.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J].农村电工, 2008(10).

上一篇:解析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 下一篇:影响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