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08-07 03:44:4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诊主要特征为呕吐、水样下痢、脱水。不同品种与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2周龄以内仔猪、断乳仔猪最易感染发病,育肥猪、种猪感染发病率低,一般呈良性过程。

一、病原

1.猪传染胃肠炎病毒(TGEV)

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有囊膜、表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直径为80~120nm,表面有一层棒状纤突,长约12~25mm。该病毒不产生包涵体,只在细胞膜中增殖,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粘膜及内容物中,鼻腔、气管、肺的粘膜及扁桃体、颌下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且可随粪便排出。

2.培养特性

TGEV病毒可在原代PK、猪甲状腺、、唾液腺细胞培养液内增殖。也曾报道可在狗肾细胞、猫传代细胞和鸡胚中生长,但不适应于其甲状腺细胞。

3.血清型

只有1个,但因发生变异使其毒株问产生抗原差异,与其它冠状病毒之间也存在着抗原相关性。据报道在抗原上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和犬冠状病毒有一定关系。

4.抵抗力

病毒对牛、猪、豚及人的红细胞没有凝集及吸附作用,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敏感,对0.5%胰酶抵抗7h;病毒不耐热,56℃45 min、65℃10min即死亡;对低温冷冻具有较强抵抗力,内脏及肠内容物中的病毒于-28℃储存29个月仍保持感染力;pH4~8时,病毒稳定;在一56℃30min、阳光直射6h、0.05%甲醛20min、0.5%石炭酸30min、pH值

二、流行病学

TGEV的发生有季节性,从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发病多,夏季发病少。新疫区主要呈流行性发生,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地方流行性发生。各龄猪均易感病,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带毒乳汁感染哺乳仔猪。

猪体、猪圈、饲料、饮水和空气等被污染后,在新疫区几乎所有猪都可感染发病。10日龄以下猪死亡率可达100%,断乳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几周后流行即可终止,但50%可带毒,带毒期可长达10周。

1.季节性强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深秋、冬季、早春寒冷季节流行率较高,夏季由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其发病率较低。

2.发病率高,且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

各年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幼猪、成年猪和母猪症状轻微,可自然康复,10日龄以下的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死率可达100%,10日龄至6周龄小猪易感染,且隐陛感染率很高;随着年龄增大,死亡率下降。

3.病猪和带病毒的猪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

它们从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中排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猪。

4.流行特点

该病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l周内可传播到各年龄段的猪群。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流行性间歇发生,发病猪不多。

三、诊断

根据TGEV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作出印象性诊断,但确诊须依据实验室检验结果。

1.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随感染猪的年龄而有差别,仔猪2~24h、大猪2~4d。

哺乳仔猪:往往突然发病。首先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黄色粘稠乳块或未消化的食物,多发生于哺乳之后,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有时呈喷射状。病猪失禁,边走边拉,俗称“打水枪”。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其特征是含有大量电解质、水分、脂肪,呈碱性,但不含有糖。病猪迅速脱水,极度消瘦,体重下降,精神萎靡,被毛逆立,粗乱无光。吃奶减少或停止吃奶、颤栗、口渴、消瘦、脱水严重,循环衰竭,常于发病后2~5d内死亡,1周龄以下若治疗不及时,常出现50~100%的病死率,随着日龄增加,耐受力增强,死亡率降低,但病愈仔猪增长缓慢,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成为僵猪。

幼猪:发病率较哺乳仔猪低。症状为突然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稀糊状,色泽呈绿色或褐色,食量减退或废绝。仅有个别猪在腹泻初期出现呕吐。病程约1周。在失水不严重、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逐渐恢复。

成猪:感染后常无明显病变特征,部分猪表现轻度水样腹泻,或一时性排软便,对体重无明显影响。某些哺乳母猪与发病仔猪密切接触,有的本身并无症状可见,有的症状较重,呈现出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和腹泻。

2.病理变化

从胃到直肠,呈广范围的渗出性卡他性炎症变化。剖检可见胃肠充满凝乳块,10%有溃疡,胃底充血,有黏液覆盖,50%有小点或斑状出血。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色泡沫样内容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脾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肾包囊下可见出血,心肌软,灰白色,冠状沟见出血点。

3.实验室诊断

3.1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 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和回肠刮削物作涂片或以该段肠管冰冻切片,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染色,此法可在2~3h得出结果。

3.2血清学检查 收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中和抗体,根据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确定TGEV的感染情况。一般感染后7~8d可检出中和抗体。血清学试验可用于监测猪场中TGEV感染情况。

4.类症鉴别

4.1猪流行性腹泻

相似处为多发生于冬季,呕吐,腹泻,粪水样,呈黄白色,各年龄猪均发病。剖检胃内有黄白色凝乳块,小肠膨胀变薄等。与TGE的不同处为传播速度较慢,病死率较低,粪便开始黄色粘稠,后变水样并混有黄白色凝乳块,严重时几乎是水,运动僵硬。剖检可见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而非黄色、灰白色、绿色泡沫状液体),小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肠绒毛显著萎缩。

4.2仔猪白痢

相似处为仔猪多发病,腹泻,粪便白色。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胃有凝乳块,肠管变薄,有透明感等。不同处在于10~30日龄仔猪多发,在严冬、炎热及阴雨连绵的季节发病较多,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不高。粪便呈糊状或浆状,不呕吐。剖检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前段,胃内有少量凝乳块,胃黏膜充血、出血或水肿,由小肠内容物分离出大肠杆菌,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为常见病原性血清型则可确诊。

四、防治

1.治疗

TGE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制剂,临床上多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症状。治疗原则是:减少饥渴,减轻脱水,缓解酸中毒并防止并发性细菌感染。可采用输液、补充葡萄糖盐水和营养液、服助消化药物(乳酶生、麦芽粉、蛋白酶等),同时加强保温措施(可减少3~4日龄以上小猪的病死率)。TGE常与大肠杆菌发生混合感染,用土霉素、呋喃类和磺胺等抗菌药物治疗,可缓解合并症症状,减少病死率。

2.免疫

TGE是典型的局部感染,以局部体液免疫和全身的细胞免疫发挥抗感染作用。只有通过黏膜免疫才能产生具有抗感染意义的分泌型Ig,A抗体。口服或鼻内接种是TGE免疫的最佳途径。对妊娠母猪于产前45d及15d进行肌注或鼻内接种,对3日龄哺乳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率在95%以上。

3.预防

3.1预防

从无TGEV病史的猪场引入猪仔,引入前最好做TGEV抗体检测,引入后隔离观察14~28d,方可并群。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也可防止该病侵入。

3.2猪舍定期消毒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防止粪便污染。母猪舍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注意保暖,以免使仔猪诱发该病。

3.3隔离病猪和预防接种

当猪群发病后,应将病猪立即隔离,用生石灰、碱性消毒剂对猪舍、场地及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尚未感染猪隔离到安全地方饲养,妊娠母猪或青年母猪实施紧急预防接种。限制人员和其他动物进入,防止病毒蔓延传播。

参考文献:

[1]于康震,于力,丛明善,等.动物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董彝.实用猪病临床类症鉴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李宏全,马海利,华修国,等.门诊兽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魏天锁,罗香彦,海兴正,等.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B8):106-107.

上一篇:雨季禽霉菌病的危害与防治 下一篇:城市泔水养猪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