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型教师

时间:2022-08-07 03:13:16

做研究型教师

全球最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调查研究了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以后,得出了一个总结报告:《麦肯锡全球报告——学校体系为什么成功》,在报告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影响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是这些千千万万行走授业在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镇、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里的教师,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教育力量,所以要改革中国教育,先改变中国教师。

教师该如何改变呢?电子白板、数字化教育科技技术也许只是一个表层的、辅助的硬件更新,教师们的理念、思维、思想才是直接驱动教育变革的内核肯綮。所以教师要具备学习意识,要做研究型教师,这是促使自我“软件升级”、接近教育本质规律、突破创新的唯一路径。

春节前,四川仪陇县骨干教师组成的“四川大学教育研修实践班”在四川大学开班听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广东教育学会教研部课题指导专家王蓓蓓等教育专家在此坐而论教,共同探讨教师发展、教育革新等教育时要问题。

以下择要录之。

课堂——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

李大圣 /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谁在教”是关键

大家都读过希腊神话,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儿子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太阳神阿波罗一箭射中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 比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课堂就是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课堂是教育系统的死穴,因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再好的课程标准,再好的考试评价制度,再好的教材,如果落实不到学科,进入不了学校,改变不了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质量”,都将是镜花水月。

所有的课程改革必须在课堂上生根,没有课堂教学改革,就没有真正的课程改革。大家知道要改革课堂必须先改革教师,人不变,什么都变不了。有的教师登上讲台,一开腔,我们的心就开始“坠落”——“今天下午好难熬呀!”而有的老师一走上台,一绽开笑容,我们的心立马飞扬起来——这样的判断只需要三秒钟。这说明,在“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谁”和“谁在教”这五个因素里,最重要的是“谁在教”。教师赋予同样一个物理空间完全不同的能量场。

有一个非常“跩”的老师叫孙维刚,他是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老师每年可以培养二三十个北大、清华学生,而他的高中数学课堂,学生“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孙老师发现了学数学的“四大规律”、“十五个中规律”和“三十多个小规律”,让学生从代数到几何,学得非常轻松快乐。大家都说减负减负,在我看来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让讲台上的人变得聪明起来”,除此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都知道教案复制不了效果,再好的教案模板,哪怕是可以四十分钟一字不改地念下来,一百个人也有一百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是教育系统变革中最大的变量。课堂是教育改革的阿喀琉斯之踵,教师是课堂质量的最后依靠。

课堂是“扔小鸟”的事业

而我想说的第二个观点是,一定要用复杂性理论观照课堂。

生物学家说,如果你把一块石头抛向空中,它会形成一条漂亮的抛物线落下;如果你把一只小鸟抛向空中,它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能量、所向往的方向、所遭遇的情境,进行自我调整,飞向不同的地方。而课堂正是“扔一群小鸟”的事业,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事件。

我们的课堂必须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学生各自该去哪里?这是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上为50个孩子设计50种完全不同的目标;第二,学生将如何去那里?这是教学路径和方法的选择,因为学生天性不一,情况各异,按逻辑讲,老师应该为50个孩子设定5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实际上我们能否做到呢?第三,我们如何确认学生抵达了那里?一堂课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但我们是否能对50个孩子在这一堂课里的学习收获有一个绝对精准的判断?答案也是“做不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从目标的预设、方法的选择到效果的评估,我们都无法给出最完美、最科学的方案,而都只能以“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方式吃力应对。所以说课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评判教学方法时,所有的有效都是有限的有效,所有的有效都是因人而异的有效,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最优化的教学是各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学很复杂,也唯有认识到教学的复杂,我们才会用审慎的、研究的、庄严的姿态去面对我们的日常工作。

教育学是地地道道的关系学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教学整体观。

真正的教学,是通过高质量的教,促成高水平学习的一种事业,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主体事业。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个主体不可偏废。

高质量的教学有四个要素:优质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教、主动的学、亲密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一切的教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师生的关系问题。

好老师有两“好”,一是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二是让学生萌发继续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坏”老师则反之。西师附中有一个姓周的高中数学老师,她的专业水平只算中等,但学生每年高考都考得很好。我很好奇就去做研究,发现这个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很受学生喜爱。周老师集合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所有美德:美丽、勤劳、温柔、宽容、善良,她从来不责备学生。她有三句口头禅:你们真的很努力;老师已经很满意了;都是老师水平不够高,不能把你们教好。这些话把学生感动得稀里哗啦,每次考试前都相互打气说,一定要考好,否则对不起这个好女人。以此,我们可以看到师生关系对教学的重要影响。

曾经的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现任的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经读一本书读了23遍,这本书就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李校长说,我读了这本书就知道人的积极性在哪里,局限性在哪里,可能性在哪里。懂了人就懂了教育,懂了管理。所以教育学就是地地道道的关系学。

一个老师和一个学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老师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强调,高质量的师生关系,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他让学生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能够激发学生巨大的力量。

在这里给身为教师的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的教一定要量学生之力。教学不是单相思的事业,教师需要强化对象意识,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才知道如何施教。正如陶行知说的,要做学生的先生,先做学生的学生。

第二,教师的教一定是为了不教。我们一定要用“教会学”的方式来思考教学,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教育。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法指导,要兼顾差异,尊重不同学习风格的孩子。

第三,教师一定要做终身学习者。在现代社会、网络时代,学生用一个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一堂课的给予。所以老师要不断提高知识质量,不断改善知识结构。

概言之,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命门,教师是决定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

微观视角下的教育科研

王蓓蓓 / 广东教育学会教研部课题指导专家

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一线老师对于教育科研有许多误解。老师们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教授们的工作,他们研究完了,把成果、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去实施、实践就可以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一线老师恰恰是最有优势做教育科研的群体,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变化中的因素,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而学生每时每刻都是在一个变化的情景中,这也是我们教师的研究所在。

然而,一线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

课题的主要来源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面临很多观念的转变、很多培训,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教师发展,有利于推动学校管理的专业化的。学校一旦做了课题以后,管理就变得系统化、科学化。

那么,哪些问题是不能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的?

1.不是教育领域科学的问题。比如,怎样证明三角形的全等。这是学科领域的问题,不属于教育科学领域。2.已经被公认解决了的问题。如果你非要做这个课题,除非你想去他人的结论,这难度很大。3.不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具有个别的意义,比如“如何提高某某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是针对某一个个体而言的。如果将这个课题修改为“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这就具有普遍性了。4.范围和任务不明确、不集中的问题。比如,如何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

哪些问题可以成为教育科研问题?

1. 以前有人研究过,但没有人解答它。比如深圳市某学校申报一个课题叫“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2.教育教学当中的困惑。3.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课堂组织管理,也可能是班级管理、教学设计等等。4.在理论学习或者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课题。5.教育科研机构的课题指南当中的课题。每个地方的教育科研机构都会以五年为单位一个课题指南,有的还会年度的课题指南,比如镇级、区级的年度指南。在这些课题指南当中,都会罗列出这个时期需要重点解决和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这中间进行选择。

课题的分类

从课题的功能角度分类,可分为基础研究课题、应用研究课题、开发研究课题。

基础研究课题是研究基本教育规律的理论性课题。比如对教育规律的研究、人类学习心理的研究、儿童学习行为的研究,这些都需要课题的承担者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这类课题是一线教师比较难胜任的。

应用研究课题主要是把已经有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育研究的经验、提炼出的教育理论,也属于这一类的课题。中小学的教师,应当重点以应用研究课题为主,迁移、转化、开发新的应用研究途径。这类课题因为有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容易研究。

从研究内容的范围角度来讲,分为宏观、微观、中观课题。

宏观是国家或某个区域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系统的研究,比如某某镇的教育政策。这些课题比较适合学校级以上的教育行政单位做研究。

微观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师。这一类课题比较灵活、单一、可操作性强、应用性强。比如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等。

中观的课题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比如“民办中小学办学体制的研究”,它既不趋于理论,也不趋于具体的小切口的实验。

课题的确立和申报立项

课题的确立需要经过六个步骤:课题论证(研究价值和研究背景分析)、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限定课题的范围、分解课题、确定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这其中的重点是第四个——分解课题。

比如,有一个课题是“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个课题进行分解,然后理清思路。首先想象我们学校或者我们班的孩子,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水平如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智力有没有关系,有多大的关系?我们班有一部分创造性能力水平非常高的孩子,他们是怎样形成的,他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家庭、先天,还是什么原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是不是老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到了作用?这个经验是否适合别人呢?这样把课题进行分解以后,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课题申报的办法和程序,在课题申报指南里面都有非常清楚的要求。比如,申报人要填写课题申报表,然后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规定的时间逐级审批。

课题是否能通过,取决于专家的评定依据。而专家评定的依据又是取决于课题申报表。老师应该在重点栏目上下工夫,比如课题的依据(为什么要申报、期望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基础(罗列与课题相关的成果、课题组成员有哪些教研优势)、经费的预算(课题的大小和人员安排成正比)。专家评定通过后,就标志着我们的申请人得到确认是否可以操作了,也标志着承担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认可。

常规研究资料的积累、分类

一线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要注意课题资料的保存,比如说自己备课的教案、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笔记、观察记录、作业的批改、实验的数据等等。还有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手册、成绩、成长档案袋、课外活动的计划资料等等,都可以作为一手的研究资料。

另外,在听课和评课的观察当中收集的资料也可以作为一手资料。

具体来讲,可以有如下的划分:

1.计划性资料。课题申报表、计划书、论证书、立项证书、实验通知、立项方案等。

2.基础性资料。课题前期、研究过程中做调查和实验时产生的资料。开题报告、问卷调查、规章制度都属于这类。

3.过程性资料。文字和媒体资料。比如优质课、示范课视频,实验课听课记录、观察记录、评课记录、阶段性计划、家长开放日家长的反应。

4.专题性资料。研究记录、讲座记录。

5.效果性资料。实验数据、效果对比。

6.总结性资料。可以是课题组所有成员的,也可以是个人的。

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

李松林 / 中央教科院博士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个非常老旧的话题: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我们每天都在跟教材打交道,可是你真的熟悉教材吗?

让我们来重温两个东西。

第一个,“名师出高徒”。名师为什么成其为名师?名师的课堂为什么更有效?名师为什么就能够培养出高徒?我想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相同的教材面前,名师对它拿捏和把握的方式,以及水平真的跟我们不一样。

第二个,从教师教的角度,一节课老师务必要去思考和关心四个问题:第一,这节课为何而教?第二,教什么?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教学营养的问题。

第三,如何教?这当然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最后,教得怎么样?当然就涉及到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决定你这节课的有效、高效?我认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根源乃是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方式及其水平。

四个习惯

老师究竟该怎样理解教材?我给大家归纳了四个习惯:

第一,我归纳为“双基”。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教师一拿到教材,他首先要去理清今天这一节课教材当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点。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几乎是不考虑基本技能点的,主要关注知识点。

新课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三个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界定课程目标,这其实也给我们老师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要求老师在理解教材的时候,不应该是“双基”,应该是三维。但是老师们在理解教材的时候,很少去关注今天这节课教材所蕴含的学科过程、学习方法,这节课教材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即使是新课改到今天已经12年了,我们老师其实从根本上讲,并没有突破从“双基”的框架和标准去理解教材。

第二个习惯,老师在理解教材的时候其实只是带着眼睛去看见,而不是带着大脑去发现。你不但要看见教材的外表,你还要能够发现教材的内涵和内核,发现它内在的东西。

第三,重视局部。在你们的学校,可能每一个学期都要搞几次公开课。当一个老师上完一节公开课的时候,老师就要围在一起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和研讨。在点评研讨时,老师用到最多的三个说法就是:这个老师这节课的知识要点讲得怎么样、重点把握得怎么样、难点阐述得怎么样。老师们不要忘了,评价别人其实就是在评价自己,当你口口声声用要点和重点、难点去点评别人的时候,意味着你在理解教材的时候也是这三个点:重视点而不太重视面,重视局部而不太重视教材的整体,重视教材的要素而不太重视教材的结构。

第四个习惯,我拿历史举例。历史老师一堂课里,主要是在给学生讲事实、讲实践,只给学生讲了前人的经历,而没有讲后人的史学,而高考当中恰恰很大一部分是让考生怎么样去处理分析统计史实的。那么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就没这个问题了吗?仍然有。

如果老师是这样理解教材,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第一,粗浅。曾经一个初中老师,给他的学生讲一节数学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他一走上讲台,就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多少度吗?大部分同学就说不知道。他就把袖口往上一挽,那么简单,“老师告诉你就180度”。本来要45分钟完成的内容,他2分钟就搞定了,那剩下的43分钟做什么呢?他马上就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同学们计算。题海战术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浅表。缺乏对教材的深加工。老师理解教材的时候只是把教材、表层的东西教给了学生。我们的老师在教知识的时候主要教的是知识的符号,而没有把知识背后的逻辑依据和意义教给学生。今天的学生不缺知识,但是脑袋里边的知识一盘散沙,非常繁杂、零散。零散而缺乏整合的知识是没有多少力量的。

第三,我们的学生学得空洞。我们在训练学生解题技巧的时候,没有把技术背后的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讲清楚,所以他掌握的不过就是一点解题步骤而已。

第四,我们的学生学得狭隘。狭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视野狭隘。其次,思维狭隘。再次,学生学习方法的狭隘。

第五,我们的学生学得死板。

如何理解教材

第一个问题,你为了什么而理解?

第二个,究竟从哪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三,你知道重点关注这个问题,也知道该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教材,那请问,你如何理解呢?究竟如何入手,如何去突破,如何去操作?

最后,你应该理解到什么水平?

在备课的时候,你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应该把今天这节课教材当中最有价值的知识选出来,废话就不要太多。一位农民都知道要把最肥沃的养料施加到最好的种子上,那么请问在教材里面,最肥沃的养料是什么?教材里面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你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究竟要从哪几个方面去理解教材呢?第一,你应该把握这节课教材当中有哪些知识。第二,你应该分析这节课的知识对学生的价值。第三,你必须理解学科的要素,把握学科的结构。

至于如何入手去理解教材,我给大家提供三个技术路线,首先从基础知识入手,把握这节课的教材。第二,我们要分析这节课的语言形式,从结构上去分析、把握它。第三,我们既要把握局部的知识要点,更要善于把握学科的整体结构。

最后我们来看教师应该把教材理解到什么程度,我用三个指标来界定它。一深刻度,二简洁度,三准确度。

教师对学科教材理解的四个习惯以及水准,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们课堂教学内部的品质、内涵和观察度。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内在不足,才用外在来弥补。我们的课堂强调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在钱钟书先生看来,这都是外在的、多余的。再高超精妙的教学技巧都比不上一件事情重要,那就是我们老师本身对教材理解的品质、水平和深度。

关注教育改革的本土化

程方平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0年代美国学者布鲁斯写过一本书叫《八十年代教育危机》,第一章就讲在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下,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学校教育遭遇到挑战和危机,必须做对应的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多更大。我们现在面对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每个人都在批评教育,那么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教育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

通过现实的观察,我们发现,现在教育要想进步,包括教育质量、体制改革这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靠本土最基层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们来大力地、持续地推动。

注重本土化教学经验

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仅仅十几年时间,但很多创新令人侧目。它与以往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或工业化社会都不一样,有人说它是后工业社会,有人说它是知识经济社会。可以肯定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模式跟传统社会有本质的区别,与它对应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学习型社会。

不过,中国一百年来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并没有让教育效率有多大的提高。现在学习一种外语,往往从小学就开始一直花费一二十年也学不好。但在传统教育当中出来的学者,很多能用一二十种外语来做研究。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全面国际化的同时,很多本土化的东西我们也应关注。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都有很好的尝试。比如韩国和日本都在引进工商管理,引进来首先就是做本土化改造,他们所用的案例,甚至一些文化素材都是日本或者韩国自己的。但由于我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传统都不值一提或者是落后的,很多好的经验被丢失了。实际上,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这里面有很多很好的案例。

反过头来看,人类发展到今天其实教育趋势不多,能够称作创新的没有多少,大部分可以说与传统、本土化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现在的探索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比如说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发展。我梳理了一下,包括以人为本、合作学习、学思结合、校本管理以及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些,都可以从中寻找源头。

另外,我们不要把推进社会建设仅仅看成是教育的改变,其实它也是社会和人类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个背景认识清楚了,顺着这个脉络寻找教育趋势和发展方向,在做教育改革的时候思路也会比较清晰。

新技术发展和价值坚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有很多教育改革的推进力度更大,尤其是通过教科文组织和各类教育组织推进的一些教育改革,包括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学校的校本管理都超出预想。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改变更大。

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还不可想象今天的手机、iPad能有这么多的功能,而且这些功能还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惊人变化。这些新技术使我们获得教育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我们要买一屋子书去找知识,现在任何一个能够接触网络的学生,都可以看古今中外所有的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么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在信息也非常丰富,大家每天都会在报纸、专业刊物上看到有很多新的经验、概论、流派、亮点介绍,甚至有些改革被说成是革命,或者是什么划时代的创举。这些可能都会影响我们日常的一些看法和工作。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新技术的同时,仍要把握好最基本的一些原则,这样才会自信,有定力。上海的一所小学坚持他们自己的“创造教育”理念20多年,现在仍在继续。每一个教室里面都有小学生自主做的一些东西,它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学校特色。一个学校的改革,包括学科的改革其实都需要积淀。

我还经常讲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就是贵州石门坎。这个地方条件特别恶劣,一直到2005年我们到那个地方去调查的时候学校条件都非常差,而且老师、学生都留不住。但是这个地方出了一批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但学习好、有规范、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很多孩子最后都到国外留学去了。大家都非常奇怪,说这个地方没有学校,甚至没有教材,但为什么出了这么一批学生?后来就发现这个地方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留下了几个传教士,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培养人是有一个基本标准的,比如说语言文字的训练、基本科学的规范、做人的一些规范等等。换句话说,就是在物质条件基本没有的情况下,只要我们的思路正确,只要对人的发展有一个基本判断,一样可以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学生。

今天,我们的条件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关注教育,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应该更加务实,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物质条件,一味地去做一些表面文章。在教育改革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关注,对于各类学习者的因材施教;对于本土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是否有所突破尤其需要多加关注。

改革与除魅

真正的教育,有时候往往出自中小学,出自他们对学科和学校的探索。从这中间,我发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比如过去总争论“学校管理应该是人治还是法治好?”我们对人治是有一点贬斥的,觉得这是独断专行。但到了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个概念叫“领导力”,它从狭隘的角度讲就是“人治”。那么人治是不是就是一个不好的管理模式呢?要分情况。

我有一个学生是山东的校长,他从一个好学校调到一个很有潜力的薄弱学校,去了以后不可能马上做制度建设,因为人事的变动可能造成思想波动,进而根本无法改革。所以他就通过自己调查,跟老师们接触,先把关系搞好,让大家对他的能力和个人品质都认可了,这个时候才推进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做到一定的时候,再做一些磨合又推进相关的建设。这是明显的先“人治”。我们跟着逻辑推理总想一步做成理想状态,其实在具体发展当中反而“人治”最合理有效。

现实跟理想其实要做判断,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问题研究清楚,做适合自己的一些探索。一个学校的教育改革如此,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仍然如此。

上一篇:上海新兴商业区的发展与潜力分析 下一篇:为留守的孩子要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