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时间:2022-08-07 02:54:40

学习新课标: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摘要]本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的经验,经过理论学习和深入讨论,阐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师 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16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

可在视导听课过程中,有些课堂教学看起来形式变化多样,课堂上似乎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也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分析。李镇西老师曾说:“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共鸣,就是欣赏;读出问题就是研究,还包括质疑。[2]”试想,如果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一篇优美的文章被他用“发音”的形式读出来,没有共鸣,没有欣赏,更没有研究质疑,连文章基本内容都没读明白,那还去哪里寻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的渗透?一些基本常用的汉字不会写、不会用,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谈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理想境界。

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好多老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去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想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而在平时听课过程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说:“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学习,第一组学习第一部分,第二组学习第二部分……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一会儿组内选代表进行展示。”然后学生开始了看似自由民主的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三五分钟过去之后,老师组织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对于学生的展示成果,有的老师在评价时,只要学生敢说、能说,一律赞赏有加,不置可否,更不注意学生所说的内容是否是自己或小组讨论所得,还是照着参考书念的。而我在仔细观察后发现,有的小组讨论学习“效率高”,但只是组内的优秀学生按照参考资料念一遍,督促组内同学在书上做记录,展示时就有“话”可说;有的小组只有少数人参与探讨,其他人在说悄悄话;还有的小组学生基础差,干脆就大眼瞪小眼干坐着。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个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只关注了自己学习的内容,不能全面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把完整的文本给肢解的七零八落,另一方面,忽视了老师的引导和组织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还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逐渐清晰,否则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节节课如此,那么,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无异于是白日做梦。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没能真正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个理念,淡化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还提到“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点拨……”,而这段内容中,我觉得需要关注的是“引导、指导、引领、点拨”这几个词语,因为这些词语正体现了“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念。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发挥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恰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赏析文章之前,交给学生方法,加以点拨,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说明怎样才能读懂,提供切实可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得到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在语文课堂中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正确、恰当地引导并珍视学生在阅读中鲜活、独特的体验。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标,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热爱语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坤生主编.能力型课程研究――课程统合化的实践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0.

[2]李镇西.我教《冬天》.教师之友,2003(6).

上一篇:中东欧国家石棉相关职业病概况 下一篇:巴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