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误诊21例分析

时间:2022-08-07 02:50:33

食管异物误诊21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53-02

食管异物,是消化道急诊就诊常见疾病,多采用无创性内镜下异物取出治疗术。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特别是幼儿由于表述不清,易引起误诊误治,导致严重并发症。我科2009-01~2012-09在收治的食管异物病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21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3~62岁,病程1h~7d。异物种类分别为:鱼骨刺及鱼片5例,硬币4例,义齿2例,鸡骨2例,带壳化生1例,枣核2例,纽扣电池1例,玩具齿轮零件3例,兔骨1例。异物嵌顿部位:位于食管入口处7例,位于食管上段9例,位于食管中上段5;其中先天食管畸形(狭窄)1例。本组虽然多数表现为吞咽梗阻感、异物感及吞咽疼痛,但亦有症状不典型者。如儿童3例(为吞食一元硬币1例、纽扣电池1例及玩具齿轮1例)发病后均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口唇微紫,在当地医院误诊为支气管异物。儿童1例(为吞食枣核1例)发病后梗阻症状不明显,可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且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老年2例(吞食鸡骨1例,误吞义齿1例),发病后胸骨后无明显疼痛及梗塞感,且仍可进流质食物,初诊为食管粘膜损伤。另有1例(5枚相连义齿1例)行无痛电子胃镜下异物取出术失败,并产生严重并发症,致食管粘膜严重损伤,合并血气胸,经胸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取出。

2讨论

21儿童食管异物患者由于食管与气管管腔均较细窄,在误吞大而圆钝异物(如硬币)时,往往滞留于食管第一狭窄处。由于高位异物及不全梗阻,患儿进食时易返流,刺激气道或进入气管,发生呛咳,且由于异物压迫气管,造成气管变形并轻度狭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口唇紫绀;但由于异物圆钝,疼痛症状不明显,且患儿仍可进食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在临床上极易造成气管异物的假象,引起误诊误治。

22患者年龄较大时,由于肌肉松弛,神经感觉迟钝,且进食含纤维及不易碎小团块食物,会在异物处滞留并融合渐渐增大,导致渐进性梗阻,症状会逐渐加重,在引起完全梗阻感之前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1]。常有患者就诊时主诉胸骨后轻微疼痛,但仍可进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初次就诊,接诊医生易误诊为食管粘膜损伤。

23异物较小时,由于未完全堵塞食管通道,食管壁与异物间存在着空隙,流质及半流质饮食仍能通过而无明显吞咽困难。特别是幼儿不能说出实情,家属或接诊医生未注意或不重视患儿的饮食变化,甚至即使知道误吞咽异物,但不影响进食,导致主观上认为异物已进入胃内而未加重视。有时因进食较快致食物返流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发热及肺部罗音等症状,易误诊为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患。

24异物为较小骨性异物时,如鱼片或小鱼骨。X光胸透或胸部摄取片均不能显影,或虽能显影,由于影像显示不清晰,异物具置不够准确,在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时,易发生超越异物现象,尤其是食管入口处的异物最易发生超越。因此,在遇到X光胸透或胸部摄片异物未显影时,仍不能轻易否定异物的存在,必要时可行吞钡检查(但一般不作首选)。治疗中选择合适的内镜治疗器械,对异物是否能顺利取出是十分重要的。异物过小,多数情况下会刺伤食管粘膜,固定其中,由于分泌物遮掩,导致寻找异物困难,发生超越,同时会增加取出时困难;异物过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圆滑,也易发生异物取出困难及导致呼吸窘迫。

25内镜下异物取出治疗前,医生缺乏详细地询问病史及仔细的检查分析,对异物取出的难度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认识不足,是造成严重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尖锐的骨性、金属异物如鸡骨、带钩义齿等,术前应仔细阅读X线片,必要时行CT扫描以及请胸外科会诊,内镜下取出治疗时,可在内镜前端增加保护装置,如:透明帽,也可应用食管静脉结扎套管等,可大大减少异物取出难度,保护食管粘膜组织,避免食管粘膜损伤、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6比较光滑且较小的圆形异物,特别是幼儿患者,应该考虑食管先天畸形的可能。本组中有一例3岁幼儿,因先天食管环形蹼,致食管狭窄。平时日常生活多进食软食或流食,未出现进食梗阻,未发现食管异常。在误吞食一粒带壳化生后反复出现进食日常食物后呕吐,经内镜下异物取出,并进行内镜下氩气刀蹼切除术后治愈。

参考文献

[1]吴东书,李建食管骨性异物的诊断与处理航天航空医药,2001,11(4):217-218

上一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优化教学课堂 下一篇:三级预防为员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