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税收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2-08-07 01:14:20

浅议基层税收分析与预测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三大因素”即经济、政策、征管对税收的影响;其次针对基层税收分析工作现存的缺陷,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最后针对基层税收预测的特点,提出强化税收分析预测水平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 税收分析; 税收预测; 税收政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94

[中图分类号] F8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89- 02

税收分析预测是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问题,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毋庸置疑,提升税收分析和预测水平已成为计统工作的当务之急。

1 加强税收与“三大因素”分析, 提高基层税收分析层次

税收分析是对税收的六大特征以及决定这些特征的经济、政策、征管三大因素之间的宏观、微观、总量、结构、正向、逆向等6个方面的关系所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目前来看,基层税收分析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税收的特征分析的层面上,对税收与三大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更是浅尝辄止,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就数字论数字、就税收论税收,不能抓住税收发展的本质。

1.1 经济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在对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进行相关分析时,通常我们把经济总量理解为GDP规模,把经济结构理解为GDP结构,因此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定义为税收与GDP的关系。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参照来考查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和相关程度。当然,消费、投资规模、进出口总量、货币供应、价格水平对税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分析时也必须注意研究它们与税收之间的相关关系。

1.2 税收政策变动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税收政策对税收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在分析税收政策对税收影响时,对比基期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是本年与上年比较,以确定税收政策对税收的影响,称之为环比。但这种分析方法无法观察较长时期内税收政策变动对税收的影响,因此可采用定基分析的方法,如把2014年作为对比基期,此后每一年都与2014年比较,这样2014年以后的每年政策影响都具有相同的对比时间基准。

1.3 征管力度大小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征管因素大小对税收的影响分析必须把握好3个方面的问题:

1.3.1 把握好两种性质征管因素的区别

根据征管对税收的作用,可以把征管因素分成两类:①持久性征管因素。比如类似"金税工程"使增值税的征管水平出现了质的提高,从而产生持久的增收效果;②一次性征管因素。如清理欠税收入或查补收入,这类因素今年有明年不一定有,或者今年多明年少,不具有持久性。

1.3.2 把握好两种不同概念的衡量指标

征管因素对税收总量和增量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当持久性征管因素稳定时,它对税收总量有作用,而对税收增量没有影响;当持久性征管因素上升时,既对税收总量有影响,又使税收增量扩大,一般情况下,持久性征管因素不会使本年增量变为负值,增量为零,是征管水平稳定的量化表现。

一次性征管因素对税收总量和增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次性征管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当年收入不能建立在去年的基数上,只有在本年因一次性征管因素增加的税收总量超过去年的情况下,才会使本年税收增量扩大。如果这类因素使本年收入与上年持平,则征管因素对税收增量的贡献是零;如果本年收入低于上年,则征管因素对税收增量的贡献是负影响,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征管因素难以保证使本年增量扩大。增量为负,是一次性因素影响收入经常的表现,也是正常的表现。

1.3.3 把握好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通常说的“税收增收”是以逐年环比计算得出的,和税收政策变动对税收的影响的量化分析一样,计算征管因素对税收的影响也可以采取定基的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征管因素与经济因素对税收增收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因素之所以每年都能使全国税收增收,是因为经济本身是逐年增长的,而征管水平逐年提高是有困难的。

2 当前有效开展基层税收分析工作的途径

从税收工作的实践来看,基层税收分析与省、市局相比,层次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税收分析工作仍处于低级状态,侧重于重点税源企业的分析掌控,就税谈税、从计划到计划、从数字到数字,而对于经济与税收关系的分析则是蜻蜒点水,分析内容比较单薄狭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于以下3点:①观念落后;②税收分析人员素质偏低;③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税收分析管理机制。

欲提高基层税收收入分析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收入管理理念,转变税收分析工作思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计划完成情况为分析起点和终点的做法,将收入分析的重点切实转移到收入情况是否正常、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收入过程是否符合组织收入原则的要求上来,深刻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准确描述收入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组织收入工作和整体税收工作的顺利发展。

(2)坚持用“从经济到税收”的观点指导税收分析工作,抓住根本,加强宏观分析。要用“从经济到税收”的观点指导税收分析,熟悉和了解宏观经济全局,密切关注经济的运行趋势,掌握本地区经济发展动态和经济信息,学会吸收经济分析的有关成果运用于税收分析。

(3)严格管理,强化措施,建立税收分析工作的常效运行机制:①要加强考核税收分析岗位的工作责任;②建立税收收入分析档案;③以计统部门为中心,对内加强与税政、征管、税源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外加强与统计、计委、财政、地税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勾通与协调,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4)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改进和完善税收收入分析方法。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应强化实际应用,要重视利用网络系统建立税源分析系统、税收收入分析系统、预警系统,以及经济与税收动态数据库,使税收分析基础性工作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上一个新台阶。

(5) 强化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税收分析的水平往往取决于税收分析人员的水平,税收分析人员要具有乐于敬业、精于思考、勤于研究的工作精神,熟悉税收政策,了解经济社会和当地税收情况,懂得税收分析的方法,善于收集、积累和审核税收信息,学会使用税收分析系统软件以及具有相应的文字表述能力等。

3 提高基层税收预测水平的想法

相对于省、市两级而言,县、区级税收预测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原因在于:①税收总量较小,税源大户头疼感冒必然殃及税收全身;②税收与经济相关度较低。依据上述原因,对于基层税收收入预测,应综合宏观和微观、因素法和模型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各数据相互修正,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从目前来看,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工作的精细化不失为一条提高税收收入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建立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考核制度的基本设想

把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作为考核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一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身上。用实际入库数字对前期作出的判断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纳入考核。凡预测准确程度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加分奖励;反之,误差超出了规定比率的,则给予扣分考核。

3.2 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考核制度的优势

(1)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考核制度为提高税收预测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考核制度的实施,可以迫使税收管理员不仅要主动运用手头掌握的征管资料,还要主动深入企业掌握动态情况,再主动运用统计、分析、财务、税务学知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2)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考核制度有效贯彻了税收收入管理理念和税收征管精细化管理理念,把整个税收征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考核,不仅可以层层分解任务指标,使各个岗位有职有责,在奖罚分明的前提下使大家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它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进而把整个征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通过一个简单的考核,激活整个管理链,让原先死板生硬的征管资料鲜活起来,使税收收入管理和征收管理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税收工作全面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许艺.基于数据挖掘的零散税收预测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3.

[2]福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税收预测方法的比较借鉴研究[J].税收经

济研究,2014(3):57-63.

上一篇:输油管道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B2B模式电子商务系统的需求获取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