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转型的有利因素

时间:2022-08-07 12:28:20

试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转型的有利因素

摘 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中国承担了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维持,经济转型的呼声也更为迫切。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累积了一定的优势。在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中,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以期更充分地发挥优势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转型;有利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然而原来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已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中国经济若能实现成功的华丽转身,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如何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是当前中国整个经济领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实际状况出发,通过对中国经济存在的几大优势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劳动力优势

中国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当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进入城市,这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数量上具有其他国家无可匹敌的巨大优势。而且,随着中国国民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劳动力在质量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的高端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1.1 从人口抚养比来看

目前,中国的人口抚养比,仍处在一个较为良好的水平,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年之内,中国的人口红利期还将继续保持对我国经济的良好促进作用。人口红利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种种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当前的人口红利并未发挥出其全部的潜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我国的经济必然会随之产生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同时,中国应当以人口红利的有利条件作为基础,积极地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转型,而不应对此优势视而不见,毫无目的性的进行改革。

1.2 从劳动力供应来看

虽然在近些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增长的脚步有所放缓,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偶有“用工荒”现象发生,但是,随着新一轮的农村被解放的劳动力进城务工以及高等院校前些年扩招效应的显现,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坚信,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对比竞争当中,依然会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其供给大于需求的总体状况不会改变。

1.3 从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上看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在生产的效率上仍然存在有待开发的潜力,依据西方经济学中边际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中国的人力资本边际利润率在长期都处于正值区间,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及资本深化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2 有利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因素

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的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形来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传统的优势,新的经济有利因素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合理化转型带来新的活力。下面对几大新的有利因素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2.1 国际国内环境的有利因素

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合理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规模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放眼国际,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将继续享有良好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虽然当前世界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从整体上看,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世界的政治、军事格局仍相对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程度的改变,所以,我国仍然会享有相对安全的外部发展环境。这些因素都将对中国经济的合理化转型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2.2 消费的黄金时期

中国当前的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换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已不可能保持像过去十年那样如此强劲的增长,增速放缓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然而中国的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将会为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提供全新的强大动力。伴随着中国未来十年消费黄金时期的到来,中国将迎来一个收入加速持续增长、储蓄率逐步降低及消费水平稳步提升的绝佳发展时期,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合理化转型。

2.3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服务业上的进步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约40%,这不仅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65%相差甚远,也与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55%有相当大的差距。服务业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将有利于经济转型的顺利稳定进行。

3 加大对有利因素的发挥程度

3.1 发挥劳动力优势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并未得到完全的释放,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力的发掘力度,通过对相关产业链的有效整合来确保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对于人口红利这个有利因素,我国应通过对其有效利用来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产业的总体水平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并最终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业分工能处在一个较好的位置。

3.2 充分利用好消费黄金时期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和源泉,是经济发展最为持久的拉动力。采取措施努力造就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

3.3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技进步是提升产业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造就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改变过去仅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生产模式。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及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服务业的发展游离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间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3.4 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提升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业,积极推进发展旅游业、体育事业及家庭服务业。应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市场,完善服务政策,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要注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推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这既可以提升经济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吸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5 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几十年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了区域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的 “用工荒”的出现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程度正在缩小,中国应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进一步推进劳动力的供应和消费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庆,何泓哲.2020年前的中国经济(二).劳动力供应依然充裕[R].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2010-10-11.

[2]王庆,章俊.2020年前中国经济(三):消费的黄金时期[R].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2010-10-31.

上一篇:关于石油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析 下一篇:浅析地铁车站室内空气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