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新生态城景观规划研究及建设保护建议

时间:2022-08-07 12:03:47

天津中新生态城景观规划研究及建设保护建议

摘要: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当今一股热潮,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天津中新生态城景观规划进行描述研究分析,通过规划分析总结出生态城规划特点,并提出相应建设保护意见。

关键词:天津中新生态城;景观规划;廊道;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逐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环境背景下生态城市理论概念逐步出现,从此世界许多国家在城市生态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尝试。天津中新生态城是2007年1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签署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又一新亮点。

2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2.1国外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美国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上经验丰富,在传统水土保持技术的设计理念逐步发展到以保证区域总体生态质量为指导,强调水土保持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高度重视郊区小城镇城市化建设,进而减轻城市空气污染[1]。德国将城市规划和系统的环境保护相结合,更加重视森林河谷等生态区的保护,采用一体化的交通政策以及节约资源、能源等[2]。澳大利亚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更加注重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在区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能源和资金,以降低能源和材料废物[3]。

2.2国内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上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研究工作的开始。随后我国逐步出台生态城市建设纲领性文件,生态城市规划逐步成为各大会议议题,新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在探索中逐步变为现实。

3研究区景观规划研究

3.1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总面积约31.2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中新天津生态城在中国东部、环渤海地区中心、京津城市发展轴的北侧、交通便利,能源供应保障条件较好,是为滨海新区功能区配套服务的重要生活城区。

生态城范围用地分别为盐地、水面、荒滩,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生态物种稀少,污染严重,地质水文条件较差,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4]。生态城选址区域自然条件虽然较差,但其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可为生态城提供水、气、电、热、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利于生态城在短时期内取得发展成效。

3.2研究区景观规划布局

经过中新两国共同研究,中新天津生态城吸收新加坡环保城市建设经验,确定最终建设成空间结构为“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的生态花园。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是指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建设一个城市中心,两个城市次中心,四个综合片区;一岛即生态岛,三水指围绕水库、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的三个水系,六廊为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的六条廊道。这个空间结构将形成由生态谷、生态廊道和湿地、水系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水系环绕、绿色环抱的生态宜居花园之城。

3.2.1科学分析与景观规划结合,建立更加综合适宜性区域

中新天津生态城景观设计首先通过GIS技术对区域进行适宜性分析,指导规划开发与建设,将科学的分析与景观规划紧密结合,更加体现区域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研究区内大面积的芦苇湿地是重要的原生生态系统,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结合该区域的多因子综合性分析,最终将生态城划分为五个等级的建设用地,有效的将湿地的保护、恢复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到一起[5]。湿地生态保护区紧邻永定新河,为了更好的保护湿地系统中的生态群落,在湿地里面设置大量鸟类栖息地场所,湿地北部现状为盐田,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有盐田的“日字格”肌理。

3.2.2综合考虑,构造丰富多角度的景观格局

依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将滨海新区规划成河—湿地—海的生态循环系统和绿地生态系统,因此从整体角度出发将生态城以蓟运河廊道为纽带,北部湿地和营城水库生态恢复自然斑块与生态城内各级绿网共同构成了生态城整体景观格局,起到了主导控制作用[6]。另外以蓟运河为主系的蓝色廊道与向建筑区内延伸的绿色廊道相结合,配合研究区内许多小绿地斑块,使得景观规划更加协调美观。

3.2.3构建双层生态空间结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为保护生态城区域内原生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尽量避免人工干扰,生态城的规划设计由此而形成了双网络系统,将居住区、建设用地与原有湿地的规划相错,构成两套相对独立的网络体系,绿色廊道的连接使得两层网络相互独立却又彼此联通,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双层生态空间结构降低了人类对原生生态系统的干扰,避免了人工破坏,为大面积的原生生态体统提供自我修复的空间和条件。生态谷是贯穿整个生态城的带状绿地,是重要的绿色廊道,它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的绿化场地,并将不同区域串联起来,将生态城连接成一个生态整体。

4建议

4.1尊重自然,强调人地共生与协调发展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不能无止境地对环境进行掠夺式的利用和开发,但可以通过与地理环境的共生来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生态建设中必须强调人地共生和协调原则,因地制宜,实施相关的生态工程时应朝着人地关系协调、有利于生态环境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适度的进行人工活动,减少人工活动对环境的过度负荷。

4.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生态城作为一个新建城市,各方面的建设都在从无到有进行中,目前生态城建设已经进入到的中期阶段,虽然小部分居民已经入住,有些商户也逐渐营业,但目前管理较为宽松,各部门运营仍不到位。为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城的影响,管理部门应做到实际的宣传与管理,保证自然绿化环境不被破坏。另外各路口应设有垃圾回收箱,维护道路清洁干净,保证景观环境整洁美观。

4.3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合理规划

在生态城道路建设初期,经常会发现一些重蹈覆辙的反复工作,对工程进程和经济支出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施工建设细节环节,施工前应先统一协调一致,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施工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无用功,规划建设一定要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生态过程连续性,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吴静雯,刘翠云.天津远郊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1,(08):70-73.

[2]尹洪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5):204-207.

[3]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16-24.

[4]黄城志.试论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的多元性——天津中新生态城剖析与思考[J].城市.2011,(5):69-71.

[5]孙晓峰. 生态城市规划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建筑节能.2010,(8):36-40.

[6]吴正旺.城市景观的生态演进——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 建筑学报.2010,(4):102-105.

作者简介:

张鑫楠,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环境科学研究生

上一篇:浅析中国温泉度假区的空间布局模式及理念 下一篇:针对选矿厂浓缩池结构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