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06 11:53:51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张洋(1993-),女,汉族,重庆市潼南县人,本科,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育。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400700)

摘要:外语课堂学习是大多数学习者习得外语的方式和途径。而且外语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外语的习得也主要是通过外语课堂正式的传授,因此,对外语课堂焦虑的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定义及表现、产生的因素分析、控制产生的对策等进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焦虑;英语学习;思考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焦虑就作为二语习得中最关键的情感变量之一,受到外语教学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大量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显著影响,而且焦虑是最主要的因素。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的定义及表现

(一)定义

外语课堂焦虑是由于必须用非母语的语言进行课堂活动而产生的焦虑,可分为高焦虑、低焦虑和适度焦虑。1986年,作为二语习得领域中研究语言焦虑较有影响的专家Horwitz 及其同事把外语学习课堂焦虑定义为:学习者因英语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与课堂英语学习相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情结。Young指出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产生的负性情绪。国内学者则认为外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

(二)表现

Young指出语言焦虑其外在典型反映是焦虑的一般症状,如学习者手掌心出汗、腹部疼痛、心跳和脉搏加快等。有些研究者指出课堂高焦虑者一旦置身教室,特别是面对教师提问时表现得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思想迟钝、呆板、混乱,无法更随教师的教学进程,甚至面色潮红、手足发冷。还有的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主要包括担心、紧张不安,害怕说英语,害怕课堂提问,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逃课,有意无意的逃避与教师的目光接触等。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产生的因素分析

学习者焦虑的形成可以说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通过阅读相关研究结果,产生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

研究者指出导致学生焦虑内在原因有学生害羞、内向的个性;自认英语水平低,缺乏学习的自信信,害怕同伴的嘲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不积极,起消极引导;对英语学科缺乏科学的认识。

(二)外在因素:

①消极的课堂环境:没有经验的老师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认识不当,缺乏问题技巧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堂焦虑,比如随意的提问、负面的评价、没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堂上老师的随意点名。②考试的压力:由于英语四六级证书是衡量大学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而形成压力。③教师方面:教师的自身素养不高,没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不恰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课只顾“满堂灌”,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忽视语言情境的创造;过于频繁和严厉的纠错使学习者焦虑不安。④同伴关系:同学之间的成绩差距太大,没有较好的学习交流的氛围。

三、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的对策

许多研究者根据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降低焦虑的相应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①指导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训练和调节有助于防止焦虑情绪的产生或使已有的焦虑得到缓解,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等方法,使学生感到神经松弛、舒适,从而调节情绪。②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课题教学活动,对英语充满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二)改善课堂气氛:

①营造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构建课堂环境,采用适当的课堂评价来缓解考试的焦虑等方法改善课堂气氛,优化大学生英语的课堂环境。②利用多媒体设施及网络教学减轻焦虑,让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较低的焦虑得到外语知识和技能上的收获。③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文化教学,加强师生沟通培养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创设语言文化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克服英语课题焦虑。④教师在外语课堂上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自信、有趣等愉悦的主观体验。⑤教师要认识到某些提问方式易导致学生的焦虑,注意教学内容的量和难度,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在含有隐形情感因素的教材内容中,可以运用和发掘情感策略来对其进行加工、组织,使其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对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研究的思考

国内许多研究人员都对二语习得中的焦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语课堂焦虑程度的测量、分析导致外语课堂焦虑产生的各种因素、探讨降低课堂焦虑的各种办法,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但仍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就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从解决的方法来说:许多研究的分析和探讨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看问题的,因此提出控制课堂焦虑的对策也大多是从老师的角度去实施。但外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并且课堂焦虑的产生也有个性焦虑的原因。那么希望以后更多的研究人员是从学生的角度和反应去研究外语课堂焦虑的问题,给英语学习者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指导。

(二)从研究的方法来说:研究的文章多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很难避免被试者的主观性。今后的研究可考虑使用问卷的同时,结合访谈和出声思考等收集资料的方式,这对于了解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和方式可能比较有用。

(三)从内容上来说:研究只从单一、静止的角度出发,大多只研究了语言焦虑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导致研究片面、重复的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研究领域许多基本的问题依旧没有的得到回答。

研究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因此,不管是作为教外语的教师,还是外语的学习者,都应当正视焦虑并以积极的姿态来克服焦虑对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学会控制课堂焦虑产生的负面效果,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笔者呼吁能够有更多的教师、学者对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焦虑进行一些实证调查研究,更多的了解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具体情况和表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使我们的外语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秦昊.大学生外语焦虑的实证研究及应对策略[D].河南大学,2006.

[2]陈晓莉,张梅.外语课堂焦虑与大学英语学习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7-28.

[3]答会明.英语学习焦虑量表的编译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24-27.

[4]刘梅华,沈明波.外语课堂中的焦虑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0-104.

[5]许峰.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障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派),2006(2):97-100.

[6]王志强,李向辉,刘成志,孙宏伟.缓解英语课堂焦虑,优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13(4).

上一篇:基于课本实验的碘液滴加顺序观点的实验论证 下一篇:正确运用心理规律提高数学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