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美 美美与共

时间:2022-08-06 10:12:04

以美育美 美美与共

学校以“和”文化(人与自然融合,人与他人仁和,人与自己静和,人与社会相和)为导向,构建“平等尊重,包容宽厚,共同存在,共同进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美教育”。以“工作踏实,学问笃实”的“实”教风和“勤思好学,勤辨求新”的“勤”学风养育德美、智美、体美、行美的“四美学子”。在此理念下,学校开发了“共美教育”课程,包括修身、阅读和学农三类课程。

修身课程。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守则》等内容与校情学况相结合,创建了修身教育课程,制定了课程目标体系。中学部以“守礼、明德、立志”为育人一级指标,小学部则提出修身“十二好”目标:“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上好课、走好路、做好操、吃好饭、扫好地、交好友、管好物、睡好觉、着好装”。学校把每一项指标细化到操作层面,分解到年级、学期,形成了修身教育内容和评价体系。教师通过朝会、主题班队会、学科教育、德育千分量化评价等多种途径落实目标,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操守。

阅读课程。农村学校缺少的是书墨香味儿,这既与社会、家庭文化有关,也与学校重视不够有关。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点,开发了阅读课程,希望从建设阅读课程入手改变师生文化。首先确定了阅读课程的目标:育德、养性、增智、习文,传承中华文明。然后各学部、年级围绕课程目标制定阅读课程计划,创建阅读内容、阅读活动、阅读指导与评价、阅读课堂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阅读课程体系。同时,学校把阅读课程延伸到家庭、社会,通过亲子阅读等读书活动,小手牵大手,改变家庭文化。去年暑假,初一年级教师家访,发现有藏书的家庭仅占5%,今年再访,发现大约有一半的家庭购买了学生读物。

学农课程。学校九成以上学生来自农民家庭,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不识农、不会农、不爱农、不珍惜劳动成果。为此,学校创建学农劳动实践课程,开垦了十亩学农基地,三至九年级每班一块基地。学农课程由劳动实践课程和学科融合课程构成。劳动实践课程以培养优秀品德、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目标,以《农时话农事》手猿氏盅生劳动中的心路历程,展现成长和进步。学科融合课程则以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将学科教学与基地资源有机融合,让学农基地成为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大课堂。学校通过播种季、丰收季等形式展示学农劳动实践课程成果。

此外,学校还着手建设“平等、尊重、民主、和谐”的“共美教育”课堂和开展“共美教育”主题活动。学生在“共美教育”的课程、课堂和活动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上一篇:发挥督学作用,让营养午餐更营养 下一篇:靖远黄河三角城: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年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