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分析

时间:2022-08-06 09:34:20

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分析

尽管现在就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还处于高位。三年前很多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这种状况在今天并没有出现。制造业的就业指数增长在减缓,但是服务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在增强。其实,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结果,符合我们调控的预期,我们应该适应这种趋势而不是紧张。GDP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标,经济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一个多星期之前,一个关于企业家对当前经济的信心指数和经济景气指数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不足,经济不景气。但事实上,企业自身并没有那么糟糕。我国11月份的制造业PMI为49.0%,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两条最新的消息会让企业家的信心进一步下滑吗?我们有必要那么悲观吗?

当前经济形势并不悲观

目前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悲观。首先,从目前看,今年第三季度的CPI增长率是9.1%,第四季度有进一步下滑的态势,但是我们回望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四年低于9.0%。而且,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2010年这个数值已经超过4300美元,今年将会超过4700美元,目前经济增长的基数提高了这么多,依然有9.1%的增长,这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大家不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就非常担心。当然,与2003年到2007年的发展速度相比,现在的增速太慢,但是当时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加入WTO、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这段历史不会重现,所以我们应该习惯于经济增长回落到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其次,中国目前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的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印度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中国,所以现在的增长速度回落是正常的,符合我们的预期。GDP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标,经济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尽管现在就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还处于高位,三年前很多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这种状况并未在今天出现。制造业的就业指数增长在减缓,但是服务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在增强。当前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 31.1 万家企业)的用工人数是8760万,已接近一年前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 44.1万家企业)的用工人数。其实,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结果,符合我们调控的预期,我们应该适应这种趋势而不是紧张。以房地产调控为例,房价不降时,人们希望降,当现在房价开始松动时,人们又开始担心它对整个经济带来问题,这是很荒唐的。

另外,中国有巨大的地区差距,过去人们认为地区差距是30年经济发展的不和谐的音符,但是在未来,这个差距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部分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在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比第二季度还快,说明这些地方的增长动力很强劲;与之相反的是,东部增长相对比较弱。因此,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化的进程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今天的PMI是在回落,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期待的结果,就是工业的比重回落,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也是结构调整的方向。

调整经济结构 为人民谋幸福

其实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小型企业。据《企业家》近期调查的结果,小型企业的困难主要是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受到的挤压。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亦是如此。

成本上升、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面临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真的还要像过去一样释放流动性支撑投资?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产能过剩,这个产能过剩是因为前几年大规模的投资。我们今天遇到困难,如果再按原来的方法去解决,那就是饮鸩止渴。现在遇到的困难需要政策导向去解决,所以我觉得现在经济进入一个特别关键的阶段。这是一个真正的进入结构调整的阵痛阶段,为了未来结构转型,这是值得的。

今年1到9月份国家财政增长接近30%,1到3季度的GDP增长是9.4%,但是老百姓的收入只上升了7.8%,没有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居民收入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所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要加快,包括利用提高工资、给企业减税等政策来改善这个分配结构。

从目前世界整体的出口来看,美国依然是比较稳定的,美国增长环比略有回升。目前主要问题在欧洲,欧洲目前确实没有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对中国的影响会很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影响不会像三年前那么大。东南亚和非洲、金砖四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在加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展也比较快,加工贸易在下降。这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相对恶劣的环境对企业造成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企业创新、调整结构。中国也在尝试转变方向。2010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9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这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反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经济增长依然还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过去的粗放模式――依靠投资驱动的模式。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不能再按照过去的模式,经济稍微有点“异常”就赶紧去救。

“十二五”的关键词是“转型”,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劳动力的优势还可持续五年左右,这五年需要加大转型、加大创新力度,所以我今天依然认为,不要把央行对货币准备金率的微调解读成货币政策。央行下调准备金率,这不足以引起担忧。我们不能因为对短期问题的过于关注而影响长期稳定的政策。除了GDP,我们更应该关注就业、关注收入的增长、关注创新、关注资源环境、关注生命安全、关注我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服务业的增长,最终关注老百姓的幸福。

(本文根据潘建成副主任在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的讲话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上一篇:“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 下一篇:电子信息产业十年回望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