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学术隐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06 09:01:02

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学术隐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不但要继续做好传统的显性课堂教学,还要把握住大量课外隐性课堂的有益途径,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用什么样的教育观来指导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最高原则,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所持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英国李约瑟博士在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后,曾经提出一个困扰中国学人的世纪难题:“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西方大学教会了我创新。”这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创新培养的作用与效果是不同的。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有许多好的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例如,重视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专业知识传授等,但是面对未来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教育轻素质培养、重继承轻创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严重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因此,要培养适应时展要求,将来能引导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从而在继承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立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在新时期要树立“三个确保”的教学理念来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指导创新人才培养。“三个确保”就是“确保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确保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确保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所谓“确保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就是强调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重视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融知识强化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就是强调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除了要保证第一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外,还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就是强调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大学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一定要以一流的科研为背景,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以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通过科技学术隐性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培训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所谓创新人才,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基础知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宽和知识的新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学科与学科之间高度融合。科学的新发展和技术的新成果,一般都出现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将来能否有所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的宽和知识的新,以及是否具备进入交叉学科的基础和能力。此外,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质,历来是各种专业人才赖以建立远大理想的基础和激发灵感的催化剂。文学知识可以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对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见长的理工科人才来说,是个补充和完善。历史知识则为人们提供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哲学知识能使专业人才在错综复杂的科学问题面前,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方法论和启迪智慧。而艺术则能启迪和促进创新思维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不同层面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但是个人人格完善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

三、以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两个主体性作用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广泛参与性

学生是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就失去活力。第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发挥学生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生的核心组织,集中了大批优秀学生干部,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并对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学生社团的各类学术科技隐性课堂活动体现了群众化的活动特点,但社团组织相对松散,活动存在一定随意性,必须加强对社团工作的指导,才能确保社团组织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二,注重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普及性的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

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除了学生之外的另一主体就是教师,真正使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育人作用充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义务必须全面履行。同时,伴随着当前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必然会有一些非主流的负面因素充斥到校园这块“净土”中。所以,必须克服教师普遍存在的“教书”和“育人”相脱离的弊端,在充分体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自理、自立和自律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教师既成为引导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又成为指导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提高层次的专家。专家、学者的参与,不但使科技学术隐性课堂活动的层次和水平有所提高,也使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兴趣大为增强,形成所谓的“名师效应”。

四、以科学研究训练作为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提高课外科技学术内容的实际效果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学素质、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个人的科学素质、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的,必须在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为此,要积极倡导“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三元结构”模式,在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以学术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加强实践性课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要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在化学、物理等专业实验课中,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订方案、独立完成。高校可资助学生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高校每年可规划一批学生科研项目,并资助一定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并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高年级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对优秀学生,可实施一学年科学研究的教学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这些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不但可学到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还可培养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大学生早期介入科研和对学生进行一年系统科研训练的措施,可使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顺利衔接起来,使学生能迅速接触到学科前沿领域。

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建立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所谓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就是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也要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特别是引导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为富有创新能力学生制订特殊培养计划。学校每年可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实、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列入学校重点培养计划,学校专门制定个别学习计划,并配备导师给予具体指导,允许他们自主选课、自主听课、自主进入实验室、自主选题开展科学研究。二是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跨学科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校要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跨专业选课、跨学科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传统的考试方式比较单一,考试内容往往偏于注重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的发展。高校在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实施“全面考核”,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而言:从考试内容上要求包括一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融会贯通后,所内化的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要求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就具体一门课程的学习成绩而言,应包括平时成绩、课程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几个方面。

上一篇:浅谈择业的逆向思维 下一篇:中美两国大学排行评估体系分析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