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

时间:2022-08-06 06:42:37

生活经验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

摘要: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形式,它不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人风格的展现,还要面对复杂并且直接的环境和公众问题,如果公共艺术背离人们的日常经验,用公众难以理解的形式,表现公众难以理解的内容,则艺术创作将无法与公众产生共鸣,也就丧失了公共艺术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因此作为一个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如何兼顾艺术性与公众性,是值得省思的课题。根据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和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来看,“经验”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我们所有审美经验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经验中,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审美经验的参差不齐,成为艺术创作者和公众的“共同语言”。

关键词:公共艺术;日常生活经验;创作理念;民众解读

一、关于经验

1.经验

哲学中的经验有两种:一是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二是指“内省”,即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来的认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知识源于经验,所具有的或者能够自然地具有的全部观点都来源于此。

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他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感受、体验,不断积累各种印象和认识,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反应,故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丰富的生活经验,对艺术创作具有根本性意义。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艺术即经验”,力图寻找艺术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艺术与非艺术、精英艺术与通俗大众艺术之间的连续性,反对将它们分隔开来。“艺术即经验”这一理论的根本要义在于:人类行动和关怀的方方面面都是有机联系的,审美经验之根就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这里的“经验”不是日常琐碎的生活经验经验,而是手段与目的融合之后达到的经验。日常琐碎的生活经验往往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不完整的经验不县有积累性,难以让我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有深刻印象.时过境迁,我们可能很快就忘记了。但是,有时候我们会永远记住一些经验,即使不至于时时铭记,但一旦有类似的画面、声音甚至气味等诱因,我们便会立刻回想起来。这些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可能是一次难忘的出行、一次甜蜜的恋爱、一次欢乐的团聚……这些经验也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使人兴奋、愉悦、陶醉的,也可能是反面的,例如一场分离的忧伤、一次失败的痛苦、一时犯错的悔恨。只要具有自身的整一性,从而具有意味,就成为“一个经验”。这种经验就是具有审美性质的经验,这与人在艺术作品中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是非常接近的。

2.日常生活经验

何谓日常生活?根据衣俊卿的定义,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括动、交往活动和观念活动的总称。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态,在整个人类社会的金字塔中处于最底部,是非日常生活世界得以生成并赖以存在的基础。它指的是由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日常观念活动构成的日常生活世界,即基本生存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包括繁衍、交往、消费等活动。从积极角度看,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一种活生生的、基本经验的世界,具有原发性、奠基性的特点。日常生活可以被看成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

虽然日常生活显得零散、随意,但是人们仍旧可以从造物主的创造中提取造型和材质;学自然中色彩的搭配:在自然界中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或者从博物馆的展览、咖啡厅的杂志、车站的广告、公园的座椅和隔壁大婶的围裙获得对“美”的评判标准。在公共艺术的观赏过程中,即便一个完全不了解审美规律的公众,也会对作品做出自己相应的判断,这种判断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体验而来。审美经验不是仅仅从美学理论或训练中才可以获得,几岁的小孩子也知道自己的穿着漂不漂亮,知道什么颜色在一起好看。

甩自己的经验――无论是审美经验还是日常生活经验,与从作品中获得的某种经验相论证,是大多数公众都会自然采取的判断方式。

二、关于生活经验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

1.生活经验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

艺术之所以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是因为它将真实的和可能的结合在一起,让人在具体的形式中瞥见手段和目的、有用的和美好的东西的完美融合。

艺术最基本的原料就是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艺术来源于生活”即可作此解。任何形式的美以及对美的认同都不是腾空出世的,而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升华出来的和由正常经验转变而成的。艺术家的创作成果,表面看上去是一件艺术品,但实际上,是将复杂、零星、偶然的日常琐碎生活,整理成完整有序的“一次经验”。而观者在观看创作时,能从这类心理的,具有审美形式的能量中领悟一些情况。能对之进行感知并加以分享。

最开始时,婴儿对这个世界存在巨大的好奇心,当我们第一次接触花朵、第一次接触雨水、第一次接触泥土,带给我们的快乐无以言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逐渐将这些带给我们新奇感觉的事物划分为已知,习惯性动作导致了反应的无意识与自动化,于是对待生活无动于衷、见惯不惊,不再愿意对周边的世界保持新奇感,也就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感受力。申科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地。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是知道事物,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陌生化,是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与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当然,并不是说任何琐碎的日常生活经验都能拿过来作为公共艺术创作,艺术的重点与真谛不一定在于内容,不一定在于作品巾任何特定的主题或所关注的事物,而一定是在于艺术语言的独特运用。海默曾经从心理体验的角度指出,日常生活包含着两种相辅相成的体验,一是单调、厌倦。二是奇迹感、创造性,这两种体验组成的混合体就是日常生活。问题焦点时时落在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互相对立之中的差异,而艺术作品的创作唯有专注于差异因素,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奇迹感、创造性的体验,才能保持他的独到之处,艺术作品对于日常生活的过分依附,则会影响艺术品的存在意义。

艺术家通过创作公共艺术可塑造公众的场所认同感,作者个人的情感表达符合大众审美心态,去感受了解和关心所处的环境。公共艺术为全民大众的利益出发,从个人来看,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人们在渐行渐远的冷漠关系中,获得彼此交流的管道。一个贴近生活的公共艺术,能械们体内自然引起既私密又普遍的共鸣,而这共同经验的产生即在于经验中的相同感受。当事件可能被多数人经历时,则具备了构建一个社群的共同基础,大家知道其他人也感受过相同的经验,从而能创造一个独立于体制的论述和一种无阶级之分的连结。因此,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强调满足公众的通俗化倾向。当然,公共艺术创作要争取得到公众最大程度上的认同,并不意味着艺术创作

者要刻意迎合、讨好公众审美趣味,而是指把大众的审美心态作为一个基本的学术课题来对待,强调审美的公共性,强调作品与环境,与公众的和谐亲近的学术倾向。

2.公众对艺术创作的解读和认同

一件公共艺术品怎样才算是创作完成?不仅仅是艺术家搁下画笔或者放下锤子,还包括艺术品的展示过程,以及观众解读作品和接受作品的整个过程。否则就是一件不完整、缺乏互动,只做了一半的公共艺术。不管观众是赞美、认同、批评、还是建议,都是创作者期待的反应。公共艺术有着社会内涵的本质,公众的参与评断更是检视一件公共艺术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而人们在观看一件艺术作品时,产生的感情是否是作者创作理念相契合?每一个独立个体在先天人格上就存在差异,后天的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更是强化了个体解读上的差异特质。

解读是观众在自主的直觉感受下,透过自身的经验、知识或潜在的意识,对一件事物的认知与判别过程,进而会形成一套认知或观赏系统。公共艺术的观众绝大部分为非受专业训练者,甚至不是艺术爱好者。一般情况下,未经过艺术专业训练的观众,就是靠自身对艺术的知觉、认知与判断,来进行对艺术品的了解与接受,从包含在过去经验中的价值与意义里吸收某种东西。在观赏是无意识地、偶然地、顺带地或有意向、有目的地进行的时刻,除了获得审美经验之外,也有可能产生精神的、认识上的想法并进行思考、反思。没有任何观者是完全天真地,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就出现在艺术对象面前的。视觉心理学也有类似的观念告诉我们:没有纯粹客观的观看,观看往往被先验的成见所决定和左右。

公众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解读,其实就是其个人经验和艺术家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一个经验”的遭遇。在这样的遭遇中,有两个步骤相继发生,一是公众投身于作品所带来的“一个经验”中,二是公众重新找回个人经验,并不断用个人无序和不完整的经验去怀疑、印证、反思作品带来的“一个经验”,进而再用这“一个经验”反馈自身,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经验域。

如果我们在草坪上看到蘑菇形状的音箱或灯箱,并不会有人觉得不对劲,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蘑菇本身就是生长在草地上的。如果在草坪上看到了一碗面或者一张床,反而会觉得奇怪,不过,在观念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中,常常会有这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背道而驰的做法,以增加公众的感觉难度与时间长度,增强审美目的。玛丽,莎拉(Mary・sara)认为,最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是那些人们不会注视到的,人们越过它、坐在它上面、或者倚靠着它,却不知道它是艺术。把公共艺术作品做到看不出来是艺术的程度,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可能过于苛求,在此提出这个观点,笔者更愿意把这句话理解为,公共艺术作品要符合公众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不会在环境中过于刺眼。

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艺术家们可以充分利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如小区中的配电箱和配电站,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并有辐射对人体有害。之前有多种设计方案,如绘画成书柜(如图-3)、鱼缸(如图-4)等,但是由于书柜和鱼缸在现实生活中都属于居家安全物品,放置于室外后容易引发人们过于感兴趣,尤其是对社区中的小孩子来说,配电箱过于具有吸引力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而基于生活经验,即可将其设计成为类似蜂箱的造型,这样不仅在声音上使配电箱高压电的声音和蜜蜂发出的声音相契合,而且蜂箱对于成人和小孩来说,都属于需要退避三舍的,使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其望而却步,无疑也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同时,人对于艺术的感知、理解、领悟,是随着人的生活经验的日积月累而逐步增加、深化的。生命之处,虽然也能对美好的东西产生愉悦,但毕竟只是如条件反射般的浅层次反映。只有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经验的增加,才逐渐产生艺术概念和“美”的意识,逐步识见人生的奥秘真谛,逐步到达“谁知其中味”的境界。没有人生经验,只能触及艺术的皮毛。延续上面举得例子,虽然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知道自己穿着好不好看,但是未必能理解“母爱”之类情感深沉的艺术创作,二十几岁、四十几岁,甚至六十几岁时再看,又会有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感触。

三、日常生活经验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日常生活经验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并不是完全按照现实中的现象、情景,照葫芦画瓢,而是要抽取特定的视觉元素,将其适当的转化、置换,使其能一方面让观众获得生活中的印证,一方面又可以脱离现实生活,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英国艺术家william・Pye的装置艺术水漩涡(如图-1),就是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创作的典范之一,将我们日常生活的河流中、水池中司空见惯的流水漩涡,进行提取、艺术加工,做成装置艺术作品。使观众产生“哦,艺术原来来源于此”的感叹。

马来西亚一个公交站点上有PSP的广告。公交站点的墙壁上贴着司空见惯的用来包装用的塑料泡膜,乘客可以在等车时去挤压泡泡,以消磨时间,减轻等车的焦急心情。这个公共设施的设计将人们生活中无意的小动作提炼出来,放大成为公共艺术可加以利用的艺术元素,让人在挤掉一片泡泡上车后,不禁会心一笑。

笔者设计和制作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最浙江家庭”之龙泉龙窑装置作品。在此作品中,笔者综合运用了雕塑、视频剪辑、动画特效、互动装置、现成品装置等手法,来表现龙泉陶瓷世家――张家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作品中运用了大量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表现手法和物件,墙壁采用光栅立体画还原作坊里的场景,龙窑周边摆放拉坯用的辘轳车和烧瓷器用的匣钵,对于熟悉烧窑的人来说,整个装置作品虽然不是对烧窑场景的完全再现,但是却会让他们倍感亲切。(如图-5)而对于张家家庭微缩模型的制作,更是可以唤起大多数对于80年代生活的记忆。(如图-6)

对于作品中窑头和投柴口的处理,是将实拍窑火的视频导入显示器中,模拟柴火在火焰中燃烧的场景。同时作品有红外感应器,当观众靠近观看火焰时,暖风机会吹出热风,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烧窑时热浪扑面的感觉。此外还参考生活经验,在龙窑内部布上红色的灯,使红色的光线透过窑身隐约透出,制造出砖头和石头经过长时间高温燃烧后的效果。(如图7)

综述

公众解读公共艺术的尺度重点,在于度量衡上那具体呈现社会现实的形式与激发公众情感的审美价值上,所以,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创作者,要积极寻求公众解读差异的解答方法,并尝试让作品更容易受公众接受。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互动良好的公共艺术创作,让公众能更加体会到艺术家所表达的艺术性、独特性;借此类公共艺术,让艺术与公众拉近距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在艺术融入了日常生活之后,我们的生活品质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这样,公共艺术也才能够完成它所被赋予的使命。

注释:

1.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出生在英格兰,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论”,提出“白板说”是经验主义的开创人。

2.衣俊卿.《衣俊卿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3.施惠.《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9月.第15页.

参考文献:

[1]瓦尔特・舒里安(德),《作为经验的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

[2]Art As Experience.by John Dewey.1980年.

[3]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9月.

[4]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

[5]滕守尧,《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9月.

[6]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

[7]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图片来源:

[1]图-1引自www.省略/

[2]图-2引自www.省略/2009.9.22

[3]图-3、4引自www.省略/category/design/l6 2007.11.17

[4]图-5、6、7作者自拍.

作者简介:

臧雪(1987-),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造型与装置研究。

上一篇:浅论子贡 第2期 下一篇:以“音乐体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