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常见慢性病转归的影响

时间:2022-08-06 05:46:27

社区护理干预对常见慢性病转归的影响

【摘 要】目的:调查社区护士运用护理干预后对常见慢性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社区150名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遵守科研伦理道德,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同时使用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状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社区护士;慢性病;疾病转归

Survey of the Influences on Prognosis of Disease by the Differences of Cognition Level about the Chronic Disease of Community Nurses.

WANG Hong-feng PAN Yu-chun MA Shao-yong

(Wan-Nan Medical college, college of nursing,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urvey of the influences of the outcome of the common chronic disease after the nurse intervention by community nurses. Method: 150 chronic patients will be selected in the community randomly as respondents, dividing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ast group. I will obey the research ethics . All the patients are positive for the primary disease. Mea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ll us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ject. Then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herapeutic compliance and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 the level of the compliance and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higher than contract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

【Key words】Community nurses; Chronic diseases; Outcome of disease

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慢性病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是在社区进行治疗和康复的[2]。本文以本市社区内150名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社区护士对慢性病认知程度的差异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做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芜湖150名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7例,女性63例,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14±5.65)岁,其中糖尿病患者32例,高血压患者5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5例,其他慢性病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病情属于稳定或康复期,无急性发作指征,入选研究队列前半年内无住院史。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要求所有患者均有一定文化程度 ,患者神经精神无异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排除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皆有医保。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护士中女性46名,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6.73±3.17)岁。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所有护士均为专科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均超过两年。

1.2 方法

1.2.1 观察方法

①观察组护士均经过慢性病护理知识的专业化培训,熟悉掌握了慢性病的常见症状、使用药物的种类以及相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适应症,可以随访患者的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答。②观察组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检测病情控制情况并对患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处理。③每月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海报宣教)④两组患者均同时继续进行原发疾病的基础治疗。

1.2.2 对照组护士培训方法

①培训前发放相关护理干预方法知识摸底问卷了解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②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盲点进行专业宣教提升整体护理水平。③通过问卷检测护士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加强其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掌握程度。

1.2.3 护理方案

①饮食护理:针对不同慢性病进行不同的饮食调整。对于高血压患者,饮食上要禁酒,低盐(小于6克/天) 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多吃粗纤维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瓜、柠檬、橘子、山楂、柿子、苹果、猕猴桃、芒果、葡萄、大枣等等[3]。对于糖尿病患者,告诉患者如何控制总热量,要定时、定量进食,根据标准体重、劳动强度和工作性质来制定每日需要总热量,总热量= 每千克体重所需热量*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高(cm )-105[4]。同时,要求患者少吃多餐,并且控制蛋白质和脂质的摄入,蛋白质以植物性蛋白为主。而针对其他慢性病包括冠心病,COPD等则根据疾病特点进行饮食护理,主要是热能与营养素的合理使用以及戒烟戒酒。②运动护理: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术强度适中、功法简单,能调整阴阳、疏理经络、减脂降压,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 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5]。运动时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训练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重视运动训练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同时,在运动护理的过程中,注意运动的强度以及病人的运动喜好。③心理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主要帮助患者舒缓心理亚健康状态,避免形成心理疾病。同时教会患者舒缓情绪的方法,尽量避免情绪波动。护理人员要时刻做到以人为本,真诚地与患者沟通,热心地服务,从一般的了解到感情的融合实现护理心理学与临床护理的有机结合,去赢得广大患者内心的尊重和钦佩,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6]。目前社区慢性病患者主要认知问题为“三低”和“三不”,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吃药[7]。而社区护理的健康宣教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的心理。

1.3 评价指标

1.3.1 疗依从性评估: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规律服药、调整饮食、坚持锻炼四方面。数据来源于患者研究期间的病案记录。

1.3.2 生活质量评估: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三个方面,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定期检查率、规律服药率、调整饮食率和坚持锻炼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的治疗给国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主要是在社区进行,其治疗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直接影响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8]。因此,社区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慢性病的现状。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护理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不断大,在护理实践中兼顾多种角色。社区护理是未来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大部分的社区卫生工作将由护士承担,社区护士将承担着更多的初级保健任务,因此培养社区护理人才势必成为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现在社区护士的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还是以专科学历为主,对社区护士进行慢性病的知识宣教以及护理干预治疗理念的传授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慢性病的认知,增强她们的疾病干预能力和素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区护理干预对常见慢性病的转归有着显著影响,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疾病的转归。

【参考文献】

[1]刘晓倩,宋春华,李长平,等.天津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R].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667-669.

[2]王友发,LIM Hyunjung,吴杨等.全球慢性非传染病负担急剧增长及中国的现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5):688―693.

[3]崔晓.高血压饮食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名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 19(20):158

[4]范丽风,张小群.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 (11):6 -7.

[5]张洪,张先庚,毛羽佳.特色运动护理方案在养老院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8):2199.

[6]胡艳.老年慢性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的探究[J].中国医药网,2010,8(22):50.

[7]魏丽萍,蔡晓梦.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28.

[8]高其法,宋剑,丁立松,等.慢性病患者的支点作用与慢性病防控――基于知信行模型的观点[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58―1860.

上一篇:燃煤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方法研究 下一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施动态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