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06 05:00:10

浅析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学科在以往都是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很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依赖性,无形中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很沉,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得到的外出培训及校内培训几乎没有,教材更换也较频繁,这使本人联想到如何更有效的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课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堂管理,教学策略,课堂评价

目前,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是一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副课,随意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只不过就是在计算机上玩游戏的课,这种思想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代之以消极应对课堂学习,学习质量不高,掌握的效果也不理想。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应该积极地应对这种挑战,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认为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它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课堂管理策略,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

1.你说话的声音、积极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管理手段。教师应避免对学生大喊大叫,因为这意味着教师已经无法控制课堂局面了。然而,另一方面,过于平淡的语调将被视为不够自信,并意味着没有学生会把你当回事。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你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调抑扬顿挫、充满自信。并且千万不要低估微笑的重要性,如果你面带微笑,与学生进行积极的眼神交流,并配以合适的手势,所有这些动作均可以向学生传达出你对他们坦诚相待的讯息,反之,如果你表情僵硬,不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也没有肢体语言,那么你留给学生的印象将是很不友善的。这对你以后的教学会产生非常坏的影响。

2.对于有效的课堂管理而言,能够记住并叫出学生的名字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课程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一个人要带很多班,每周每个班仅上一两节课,所以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很困难,但要尽可能地多记一些。当学生被叫到名字时,他们会感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更加和谐地进行交流。抓住各种机会了解学生,如休息时间、在走廊上、野外考察、活动日等,借机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这对于课堂管理将大有裨益。

3.明确的上课行为规则为有效的课堂提供保障。你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下意识地去遵守规定,并能知道自己行为的底线是什么。坚持贯彻实施规定,肯定会有助于防止那些令人恼怒的、低水平的违纪行为的发生。由于这些行为会妨碍有效的教与学,因此,花费较多的时间思考和实施应该在课堂上建立哪些规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当学生进入或离开教室时,当你在讲台上给全班上课时,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当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时等,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应该在这些教学情境中遵循哪些规则。而且,你要不断地检查学生对规定的理解执行情况,并对违规者进行相应的惩罚。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课堂管理越来越轻松有效。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实施各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并尽力使学生学得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

1.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做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空间。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进取心。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应给予激励机制,在学习活动中给他们有意识设置一定难度,从而使出现掌握较好和基础较弱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一节课中都能产生成就感。例如八年级flash教学第二单元《遮置动画》教学中对掌握较好的学生我让他们制作较复杂的遮置动画,而对于掌握程度弱一点的学生采取制作简单的遮置动画,这样有70%的学生都完成了动画制作,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任务分解驱动法。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性的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拟定的教学环节,给学生若干个小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合作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八年级利用photoshop制作海报的教学中,我将海报制作分解成几部分,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后邻桌为小组进行合作、实践,期间再穿插教师的引导和做的较快学生的相互间协作,一节课下来完成率达到了80%左右,效果非常好。

3.充分运用网络探究的方式学习

网络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教师提供一些有趣的、可行的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分析、综合处理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把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料预先装入教室的服务器上,或者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网站,可以是教师自建的,也可以是互联网上现有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内部网络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的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反复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练习。让因特网和内网上大量的资源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

4.灵活采用小组互助式学习

对于综合实践内容或者需要多人一起完成的作品(如电子板报、班级网站和Flas等),教师可以把全体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按学习能力兼有好、中等、一般的成员,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他们会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然后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小组互助式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三、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

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激励性评价很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的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应包括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品的展示对被展示者是一种鼓励,也对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目标,给予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学生的作品即使很简陋,只要有独特之处,教师也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独特的优点。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上一篇:激发兴趣呼唤热情 下一篇:浅谈激趣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