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开展《茶艺》课的作用与措施

时间:2022-08-06 03:10:06

浅析高职院校开展《茶艺》课的作用与措施

精神之美。物质之美在茶的色、香、味,精神之美则是品茶之美的另一境界—意境之美。品尝名茶、茶点,是品茶的物质之美,观看茶艺,是品茶的精神之美。这些可使高职大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茶艺表演中不仅高职大学生掌握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习茶人员的礼仪要求,主要表现在礼仪周全, 举止端庄, 说话和善, 待人诚恳。才能使品茗者进入“艺”的境界, 达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 并在深厚茶文化诱导下品到名茶的真味儿,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增添无限的情趣。使学生明确学习茶艺的另一目的,茶文化天然特性才能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久而久之,学生会把其作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把茶事活动上升到精神层面意境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5、可以有利于学生强健身心

茶文化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健康身心,在现代高职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中,上网、抽烟、喝酒、零食、购物的学生中占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校园中提倡饮茶之风,可引导学生摒弃不良的生活风气,推行“不吸烟、少饮酒、多饮茶、饮好茶”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生活准则,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明代顾元庆《茶谱》中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因为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所以茶叶还被誉为原子时代的饮料,有人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因此,饮茶利于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6、可以提升学生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它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必须以就业、以岗位群为导向,培养学生具有“茶人精神”,所谓茶人精神,是由具有茶树风格和茶叶品性的人引申出来的,像茶树一样,周而复始的无私奉献,像茶叶一样带给人健康,就是“默默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古代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不畏艰难、勇于吃苦、潜心求索、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现代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是现代茶人无私奉献和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这些都符合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高职大学生成为一线应用型人才,具有实干和吃苦耐劳精神。能够使高职大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感恩教育,建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乐于奉献,勇于奉献,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于生产一线基层工作的精神。“茶人精神”可以教学加强高职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积极的服务情操,促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为学生成才提供可靠的保障,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二、高职院校开展《茶艺》课教学的措施

1、《茶艺》课要求学生掌握的茶、茶具、水的选择、品茶环境的知识,熟练掌握不同茶类的茶叶用量、冲泡水温、时间及次数,泡茶的基本技法,四大类茶的泡茶程序,茶艺表演的欣赏及创作 [1] 。这些内容都需要在茶艺工作室中进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各部分动作的分解示范和个别辅导,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所以加强茶艺实训室设施设备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2、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术讲座、展览、杂志、黑板报、茶艺协会、茶艺表演等扩大茶文化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学院内可建设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多种以茶艺、茶歌、茶舞和茶诗的表演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融为一体, 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茶艺表演技艺,像全院学生推行茶文化。

[4] 何哲群.高职的茶道教学与学生的道德修养 [J].职业教育研究, 2008(2):73~75

[5] 白仲兴.浅谈茶艺专业课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教研, 2006(7)

[6] 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上一篇:浅谈GE单轴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运行启动影响分析 下一篇:城管法律角色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