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的空间

时间:2022-08-06 01:40:36

如果谈及8月行业盛事,那么,一定是月初的“2008-2009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系列活动和月末的家纺、针织、纱线三大展。而仅就竞争力500强来说,在今天的特殊时局之下其价值的体现又该如何评定,其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成长可能,这着实值得思考。

在行业企稳回暖的关键时期,我们见证了最新一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榜单的出炉。在这张榜单中,各行业竞争力龙头企业依然强势依旧。在全球性经济下滑中,他们依旧向全世界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他们的强大依旧,正是行业的信心基础。

这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向世界传递出的一份“强势企业榜单”,其影响力之大毋庸置疑。

从2003年开始,直至今天,竞争力测评的不断演进历程,也是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测评体系的完善,伴随的是企业的成熟。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活动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不仅得到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国外行业组织的关注。其每年的一点点进步,可能预示着全行业将要迈出的一大步。随着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以及测评体系的不断完善,2008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会上,首次推出了纺织全行业竞争力500强榜单。竞争力500强榜单让各分行业的优势企业同台亮相、相互参照,客观量化地反映了当今中国纺织服装强势企业分布格局。在某种程度上,500强企业代表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了我们向纺织强国进军的先锋力量。

500强名单的,是竞争力体系的第一次扩容。今天,竞争力体系基本涵盖以下层面。一是500强的,二是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三是“出口百强企业”,此外,还有“2008-2009年度中国纺织服装各行业领域的企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名单与测评报告的。

然而,这一体系是否让我们依旧觉得淡薄?

我们说竞争力体系的一小步,可能是行业的一大步,这让其本身有着全新的演绎空间。在以往,这体现为竞争力指标的完善,如根据行业形势,不断加入创新能力、科技贡献、品牌贡献指标等。而在今天,则可以不断扩容,比如,能否集群10强,这是行业集群增容的一个体现。再比如,能否产业转移承接地10强城镇,中部竞争力10强城镇、西部竞争力10强城镇、10强主体转移企业等等,这则是对产业转移大势的跟进。当然,还可以就此海外投资10强等等,……举一反三之下,这样的拓展不仅可以扩容竞争力体系,而且有着实际的可操作性。

而另外的一种畅想,则是竞争力体系的国际化。如何将竞争力500强纳入国际产业版图,又如何将国际企业纳入竞争力体系,此举做成,竞争力可谓壮哉。也许,人们会很轻蔑的否定这一创想,觉得是痴人说梦。

那么,为什么胡润中国富豪榜能够成功举行?其实,这不是行与不行的问题,而是为与不为的问题。难度肯定有,关键取决于操作方式。独力难支,可以整合资源或者联合业界以外乃至国际力量。显然,力不从心并不是关键所在。而关键是,我们如何认定这样操作的价值,进而,这样的价值又能释放多大的能量?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

而这,则是眼界的问题。

上一篇:谨慎“回暖”加快调整 下一篇:呼唤建立大学生实习的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