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同样可以充满魅力

时间:2022-08-06 10:51:11

政治课同样可以充满魅力

摘 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在学生眼中是说教和催眠的代表。那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焕发政治课的魅力呢?教师需要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会好。

关键词:政治课;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满怀激情,趣味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如果故事的开头能动听、能悬念叠出、能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引人入胜。在讲《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时,引用了笑话《少了两千克》:妻子站在秤上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快来看,我体重少了两千克。”“亲爱的,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化妆。”学生在欢笑中明白哲学道理: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这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学到:“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时”,我并没有直接亮出观点,而是先投影出一个小故事:印度舍罕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故事。

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上的 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谁料还没有放到第20格,一袋麦子就空了。请问国王能不能兑现他的承诺呢?

教师先不讲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然后要求学生用等比数列算一下要放完64格需要多少麦子? 学生算出结果是264-1,我提出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那到底是多少粒和多少斤麦子呢?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迫切想知道是多少。而我却不慌不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很想知道答案吧,但我不能马上告诉你们,你们不妨先估计一下。”正是这一逼人期待的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把教学过程推向了高潮。

三、课堂表演,激趣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学生会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主人翁的快乐,是由师生共同互动、共同配合表演完成的,教学的主动性、直观性非常的强。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那就是创设“虚拟剧场”,开展情境表演,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使之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和旺盛的学习热情下完成教学内容。

四、真情感染,陶冶情操

政治课有一个巨大的特点,那就是比较空洞、抽象、枯燥甚至于有时候与社会现实有巨大反差,所以教师必须避免空洞的说教,要结合现实创设情境,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例如在讲“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我运用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段幸存者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幸存者的回忆。史密斯夫人回忆:“当时我的两个孩子已被抱上了救生艇。因为超载,我不能上了,处于母爱,我喊了一声‘让我上船吧,孩子不能没有妈妈’,闻听此言,一位已经坐上此艇的女士离开了座位,回到了泰坦尼克号上,并把我推上了小艇。刹那工夫,船便沉没了,那位女士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留下”。里得帕恩也回忆:“她的丈夫送她上救生艇,她不愿一人独活,紧紧的抱住丈夫不放,万般无奈中,丈夫一拳把她打昏,等到醒来,她已在小艇中……”大概是我太动感情吧,讲到这,不知不觉眼睛湿润了。同学们见此情景,深受感染,许多同学眼里噙着泪花。我相信此时此刻用不着我多说,同学们会明白在普通人身上,也有无私的举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学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这一观点我不用多说同学们也已深深的烙在心中了。

五、案例教学,乐在其中

案例教学在国外非常流行,在国内也经常运用,只是没有形成规模而已。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教学法能创设一个开放、宽松、民主、活跃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体会、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社会的现实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如在讲授《文化生活》“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这一教学内容时,我播放了两段视频: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及2014年2月4日,烟台交警一大队的民警“现实版扶不扶”。播放过后先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再根据他们的观点分成两个大组正反方进行课堂辩论:正方为“要扶,生命高于一切”,反方为:“不能扶,维护自身权益”。通过辩论,让学生自由参与,激发兴趣,让各种观点在碰撞中产生共鸣,让社会问题在交锋中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让思想道德在共鸣中得到升华。

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解决了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顽疾。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而可以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总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又要立足实践加以创新。教学有法,但又是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运用,使同学们爱学、乐学,实现学在课堂而乐在心中,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上一篇:新班主任的威与信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