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时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时间:2022-08-06 08:22:48

购物时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购物,是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那么你是否知道,在购物中,有很多微小的细节可以影响我们的决定呢?

高跟鞋帮你把握购物的“度”

家里已经用了20年的古董电视终于坏了,你决定到附近的超市买一台新电视。一到超市,你就被各式各样的电视晃得眼花缭乱,不说别的,光是显示屏的大小,就有32寸、42寸、50寸等诸多选择,当然其价格也是随着屏幕大小而提升的,32寸的电视只要花1500元就能抱回家了,42寸的则需要2500元,至于50寸的,最便宜也要4000元。

到底要买哪台电视呢?别着急,在做决定前你最好先做以下三项准备:阅读评价、比较价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穿上高跟鞋。当然,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或者对高跟鞋不太感冒,那么也没关系,你可以选择多坐几次升降电梯、玩会儿锻炼平衡感的游戏,或是将购物安排在瑜伽课之后,它们同样会起到和穿高跟鞋一样的效果,即帮你在权衡选项时,选择最适中的一个。

这中间有什么道理呢?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生理感觉与人们进行的决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我们的身体在“找平衡”时,会驱动我们的思想也要一起“找平衡”,从而帮我们把握购物的度,做出平衡的购物选择。就拿买电视的例子来说,穿高跟鞋的顾客与其他顾客相比,更倾向于花2500元购买42寸的彩电,而非最便宜的32寸彩电或最昂贵的50寸彩电,这样的选择既不会太委屈自己,也不会太对不起自己的钱包。所以,在实体店购物时穿上高跟鞋,或者一边做“金鸡独立”,一边决定到底要买哪样商品;而在网上购物时,翘起凳子的两条腿,让自己处在晃晃悠悠的状态,或许都是不错的方式呢!

有范围的选项更诱人

为什么要说帮助我们进行平衡选择的窍门呢?原来在购物时我们往往都会患上“范围偏爱症”。

什么叫“范围偏爱症”呢?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那些单一的数字,我们会更喜欢有着上下限的一组数字。比如说超市大卖场有减价活动,同一组商品,在减价30%时和减价20%~40%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后者。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看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

很多女孩都有减肥的经历,但是大部分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了。当我们询问失败者给自己定下减多少斤的目标时,大部分人都会给出5斤、8斤或者10斤这样单一的数字。但是反观那些成功者,她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大多是“3~5斤”、“4~8斤”这样一段可浮动的标准。

这是因为可浮动的目标有上限和下限两个标准,一般的下限都是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而上限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当人们在完成很容易达成的目标后,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并在继续挑战最高目标中,一再地享受到这种成就感。因此这样既有挑战性、又能不断体验到成就感的范围式目标,就比那种既不容易达成又没有什么挑战的单一目标更容易帮助人们成功了。

同理,在购物中人们也有类似的心理。以降价20%~40%为例,人们会感觉,那些降价20%的商品一定质量比较好,或是品牌更佳,而降价40%的商品则价格上更具有吸引力,而单一的降价30%,价格上既没有太便宜,又不像是品质很好的样子,所以人们反而不愿意选择它了。因此这种心理不利于人们权衡选项,所以在购物时让自己能够“平衡”决策的方法就显得很重要喽!

只有一个选择,我不买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很多人患上了选择恐惧症。一些顾客购物时,由于可供选择的商品太多,选来选去反而不知道该选哪一样好,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干脆打道回府。因此很多商场想出了一个笨办法,那就是减少商品的种类,来帮顾客进行选择,有些商家干脆只提供一个最畅销品牌的商品,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顾客尽快下购买的决定。

不过,这种方法不但未能帮助顾客,反而起到了反作用。经济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希望购买照相机的志愿者分成了三组,其中第一组只能购买索尼的相机,第二组只能购买飞利浦的相机,而第三组则可以在索尼和飞利浦的相机之中做出选择。结果很明显,前两组志愿者基本都没有购买的意愿,而第三组志愿者则大多表示有意愿购买其中的一种机型。

然后研究人员又将第三组志愿者分开,按照他们之前选择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原本选择索尼的志愿者所在的组可以选择索尼相机,而原本选择飞利浦的志愿者所在的组可以选择飞利浦相机。结果原本有选择意向的志愿者也纷纷表示不愿购买了。

原来,当只有单一选项存在时,会促使人们想要寻找其他的选项以进行比较,因为没有参照物的话,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判定一种商品的好坏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而人类的趋利避害性则让自己不愿在这种情况不明的状态下进行选择。所以只有单独一个选项的商品,反而更会把消费者吓跑。同样地,比较太多,让消费者感到标准混乱,也不利于其进行选择,因此为消费者提供适当的可供比较的选项,才是最好的方法。

购物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等着我们继续发现呢!

上一篇:房建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成本控制探讨 下一篇:欧洲城堡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