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法探讨

时间:2022-08-06 08:11:51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法探讨

摘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建设周期长。该数据库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等土地调查信息为一体,具有调查范围广、数据种类繁多、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复杂和获取成本高等特点,建库工作对承建人员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大的能力挑战。文章主要介绍建立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一般方法,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数据建库工程技术方案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42-1

1 入库前数据检查

①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确定检查的内容,包括图形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完整性检查等。②基于上述检查内容,定制检查任务,配置相应的参数,包括检查项目内容、检查参数设置等。③按照定制的任务,系统自动实现批量检查和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重点内容进行查询,对于没法利用计算机检查的数据,则采用完全的人工编辑。系统采用边检查边更正的方式,及时修改检查中发现的错误。④系统自动生成检查报告,检查与更正工作结束。将检查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在数据入库前质量检查表中,并进行全面修改更正。

2 参数设置

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参数设置,主要包括用椭球面积计算、计算面积单位、小数位数等参数设置。

3 数据分层

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的数据库结构,建立相关图层文件,用于存放入库的要素信息,以统一数据标准。

4 建立索引

为了便捷地检索和查询,建立数据库的图幅索引和行政区域索引。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可以方便地建立上述两种索引。通过图幅或行政区域的指引,快速在数据库中查询到所需的数据信息,同时也是标准图幅及土地利用现状图输出的依据。

5 建立数据字典

为提高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规范性、高效性和易维护性,将数据库中的相关属性字段、字段值、数据描述等以统一的规定进行定义,并建立定义数据库。同时,为了定义各种属性信息的相互关系或明确属性代码的含义,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定义的相关属性字段名、值域以及数据描述等,建立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运行所必需的数据字典,并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一起,组成完整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一般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字典包括:地类字典(含地类代码及其涵义等信息)、图幅结合表(含图幅号、图幅面积等信息)、行政区表(含行政区代码、名称、面积等信息)、权属单位表(含代码、名称等信息)。

6 数据入库

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利用软件工具,按照数据库结构定义、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对入库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标准VCT文件或SHP文件,进行国家级数据汇交。

6.2 矢量数据入库

6.2.1 入库前数据检查 在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入库前,对矢量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质量检查合格的调查数据方可入库。

6.2.2 数据建库参数输入 根据土地调查数据库情况,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输入各种建库参数。

6.2.3 数据组织 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对不同数据层的数据进行组织、建立索引等。

6.2.4 数据入库 将矢量数据分层入库或者一次选择多个数据层批量入库。

6.3 DEM数据入库

6.3.1 入库前数据检查 在DEM数据入库前,对DEM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处理,并记录检查结果,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才能入库。

6.3.2数据建库参数输入 根据DEM数据内容,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输入各种参数。

6.3.3 数据组织 根据国家级数据库管理软件或GIS软件的特点,对数据进行组织、建立索引等。

6.3.4 数据入库 将DEM数据批量转入数据库。

6.4 正射影像数据入库

6.4.1 入库前数据检查 数据入库前,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处理,记录检查结果,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数据进行上报修改,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可入库。

6.4.2 数据建库参数输入 根据数据情况,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输入各种参数,建立数据库框架。

6.4.3 数据组织 根据国家级数据库管理软件或GIS软件的特点,对数据进行组织、建立索引等。

6.4.4 数据入库 将影像数据批量转入数据库。

6.5 元数据入库

6.5.1 数据检查 采用人工和自动相互结合的方法,对各要素元数据文件内容进行检查和处理。

6.5.2 数据入库 利用国家级数据库管理软件,导入各种元数据。

7 入库后数据检查

数据入库后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并填写入库后质量检查表。对检查出的错误进行全面修改,正确后进行系统试运行。

8 系统运行测试

数据入库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对测试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并填写数据库安全运行检查表。具体测试项目如下:①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有无死机现象;②系统能否对数据库中各数据层进行组合查询,且数据结构正确;③系统能否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输出标准表格;④系统能否按要求输出标准分幅图件、统计表格等。

上一篇:安图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下一篇:完善农村财务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