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率和消费结构的扩大消费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06 07:37:25

基于消费率和消费结构的扩大消费对策分析

摘要: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内需不足,一段时间内出口需求弥补了内需不足、消费需求不足,但随着外部需求的萎缩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重新凸显,而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方向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诸多表现可以从消费率偏低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得到合理解释。因此,从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变化两个角度出发来分析消费需求不振的原因,对于探讨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44-0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内需问题开始凸显。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至此“扩大消费需求”已多次出现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文件中。十多年间,学界和政府就扩大消费问题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探索。时至今日,内需还没有得到有效振兴,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一直下跌。因此,对如何扩大消费需求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仍然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

(一)消费率偏低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消费占GDP的比重。最终消费率的高低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他能反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 2000年~2010年,在投资率持续增高的同时,最终消费率却逐步走低。2000年投资率为35.3% ,2010年上升到48.6% ,而世界平均投资率水平仅为 20% 左右,我国要高出20 个百分点左右。 同期,最终消费率由 2000年的62.3% 下降到2010年的47.4% ,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 三十多个百分点。[1]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

自建国以后,中国经济需求结构中的消费率一路下降,但主要的原因是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建国初的70%下降到2010年的33.8%,而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基本维持不变。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的60%下降到将近20%,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则由不到40%上升到将近80%。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已达到76.8%,而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只有23.2%。

二、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宏微观分析

(一)消费率偏低的宏观分析

1.加速工业化战略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实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一套以GDP发展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加速工业化发展战略。[2]以GDP增长速度为标准考核地方政府政绩,难免导致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大量重复性建设项目。由于“比较优势”陷阱,[3]企业过分依赖技术引入而导致缺乏自主创新。一些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类型区分度不明显,造成产品结构功能重复雷同,加剧了产能的过剩。

2.投资率过高导致消费需求萎缩

投资率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由于投资报酬率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不断提高投资率。一段时期内,社会总资本的规模是相对固定的,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投资率提高了,与此相适应消费需求就会相对萎缩,从而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发达国家储蓄率比较低造成的机遇,扩大出口,用净出口需求弥补国内需求不足。[4]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微观分析

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致规律,劳动者所得份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高于企业所得份额,政府所得份额相对较低并保持平稳。但我国的国民收入从1992到2008年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体现出国民收入的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政府和企业收入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而居民收入所占份额则呈现快速下降趋势。[5]

2.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19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3年的0.9下降到2006年的0.68。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国企转制使得城镇企业职工的就业稳定性明显下降,对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预期明显增强。与劳动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相配套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住房以及教育制度改革均明显增加了居民的支出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预期明显加大导致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增强,平均消费倾向明显下降。

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则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比率计算的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1995年的83.1%下降至1999年的71.4%,2000~2004年,该比率主要在74%一线窄幅波动,之后反弹至2006年的78.9%高点,2011年该比率回落至74.8%。

三、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消费能力

第一,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我国垄断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不到全国职工的8%,但其工资和奖金收入的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55%。究其根源,我国很多生产要素和能源资源是国家所有,由于没有完善的要素市场,国有垄断行业是在无偿的使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的租金最后就表现在国企的所谓利润中。国有资源的租金理应和国企的经营利润区别开来,不应完全由其支配。[6]第二,加大二次分配力度。一是改变不合理财政的收入结构;二是提高公共财政的再分配支出比重。我国再分配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只有3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的45%。

(二)健全社会保障,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要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将正规就业的城镇务工人员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框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加大对低收入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力度,提供保障性住房。

2.提高社会保障支付标准

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的框架,但不同地区的保障支付标准跟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农村和贫困地区支付标准亟需提高。2010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07.18元,其中食品支出1804.45元,仅食品支出这一项就与当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几乎等平。逐步提高社保标准,缩小差距也是《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

(三)改善消费环境,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1.规范消费信贷,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要在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严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发挥消费信贷对于家庭消费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增加消费信贷资金,扩大现有消费信贷产品,开发新的消费信贷产品。在小城镇开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手房贷款以及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向农民自建房、购买耐用消费品、农机具、交通工具提供贷款。

2.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降低交易成本

很多外向型企业愿意做外贸却不愿意做国内市场,原因就在于在WTO的框架下,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利用的是国际市场发达的市场基础设施和交易框架。完备的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使得企业只需把产品按照订单要求生产出来,而不必过多的考虑市场以外的事情。而国内市场则不同。物流的成本太高;市场分割保护严重;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彻底等造成了体系市场化程度不够,交易成本过高。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积极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城镇化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需求,即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农村人口转移和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据估计,城镇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增加1.4个百分点,直接带动GDP0.4个百分点。

2.统筹好城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城镇化能极大的带动消费需求,但不可以无限制的加速。城镇化是城乡资源、利益、制度变化变迁的过程,应统筹好诸多方面。[7]一是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二是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三是城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四是城镇化过程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顾纪瑞.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消费经济,2011(6).

[2]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天津:南开大学,2010.

[3] 刘涛雄,周碧华.我们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吗[J].宏观经济研究,2012(6).

[4] 吴敬琏.增长模式有根本缺陷[J].商界(评论),2012(1).

[5] 彭 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 [J]. 经济评论,2008(2).

[6] 何承文.垄断国企与民企员工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2012(3).

[7] 孙 平.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关联解释[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6).

上一篇:浅析电商“寒流”下的凡客诚品营销策略 下一篇:关于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