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诉求

时间:2022-08-06 07:10:59

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诉求

摘 要: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以往在熟人社会所遵循的亲近性道德已失去了它的魅力。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冷漠、麻木等道德滑坡现象,陌生人社会向道德提出了新的伦理诉求,即:“陌生人”伦理。移情为实现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飞跃,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捷径。

关键词:移情;陌生人社会;陌生人伦理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57-02

当前,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中国正步入“陌生人社会”。这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感受到新生的喜悦和希望;但随之而来也有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见死不救、冷漠旁观等道德困惑,这种现象发人深思。

一、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来的,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主要是通过自然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来产生联系的,人们之间讲的是亲情、交情,道德伦理调节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其行为规范都被打上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烙印。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美国著名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认为在“陌生人社会”中流动性增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彼此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人际关系主要由伦理关系向金钱关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向陌生人社会的规则——冷漠、提防、少管闲事等转变[1]。过去在熟人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面子和熟人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一种形象的维护。伦理道德也就长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是在较小、较封闭、较紧密的共同体内才能更好地发挥规范作用,在开放、流动、松散的陌生人社会这种规范作用就形同虚设了。因此这大大降低了对自身行为的反省。

对此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回归中国的德治传统、诉诸儒家教育,以修身养性来成就一个贤者完人的伟业,或是订立新的“三纲五常”,在旧瓶装新酒中让现代人即使在一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也能拥有一种价值皈依和精神寄托[2]。但这些对德治的呼吁和对品质的召唤,其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对时代的变迁和语境差异的漠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这是一个现代化、民利意识高涨的、宏大的陌生人社会。对此就有人把眼光投向了法律,试图通过法律规定道德内容来实施道德约束。“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曾引起整个社会关于“见危不救”是否应该立法的热烈讨论。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军指出,“由于大量的道德事件出现后,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将其归结到法治的不健全,很容易就引起一种惯性思维:什么都立法,什么都归罪。出现问题就立法,立法之后又出现问题,然后再讨论立法的“恶性循环”。所以他认为“小悦悦”事件中的18个路人的冷漠行为本来就是一个道德范畴问题,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法不责众”之说,以社会普遍没有达到的标准来定罪是不适合的。所以“该法律管的归法律,该道德约束的还是给道德来解决”[3]。笔者也极为赞同这种说法。其实对“18个路人漠然走开”的解释可能有很多,但“冷漠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伦理困惑。所以在“陌生人社会”中建立“陌生人伦理”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迫切诉求。

二、“陌生人社会”的“陌生人”伦理

在亲近性道德中“熟人道德”、道德“亲密圈”等现象都蕴含着明显的道德排他主义立场(或倾向)。所谓的道德排他主义,就是在伦理生活中优先考虑自己、家人和朋友,对他人尤其是匿名的陌生人表现出怀疑、拒斥或极度的不信任[4]。大多数人对熟识者往往都热情接纳,而对陌生人则采取高度警觉的心理和防范的态度。不过,这种由情感“亲密圈”直接推出道德“亲密圈”的逻辑,却从根本上违背了伦理道德的本性。因为对陌生人的种种冷漠和歧视,不仅容易使自身受缚于“陌生”而不能成为被关照的对象,“我”的存在也因此而发生蜕变,即当“我”不再将“陌生人”视作伦理对象时,“我”自身也将失掉作为伦理主体的意义,不再是伦理存在。由此陌生人“相遇”就不再是简单的认知问题,而形成超越认知空间的伦理价值判断[5]。这表明陌生人之间的伦理,不仅仅需要认知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在情感基础上道德伦理的迁移。在熟人社会中“熟识”被当作互相信任并获得特殊的价值评判的基础。然而陌生人保持着陌生关系,冻结了距离,防止着亲近。因此陌生关系先天带有心理上的隔膜与疏远。在心理层面上人们对陌生人的怀疑和抵触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凡事“置身事外”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准则,这极大地阻碍乃至破坏正常人际交往的开展。

当然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生活圈子,这个圈子的存在及其意义是确定的、不可替代的,这是他(她)理应获得特殊义务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伦理生活中拒斥陌生人的充足理由。厚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与善待那些与自己无特殊关系的陌生人,并不表现为逻辑上的二律背反。事实上,二者在伦理生活中完全可以兼容。从实用理性的角度看,儒家所提出的“仁爱”理性原则,内在渗透着丰富的心性和情感元素,它不仅从来没有区分过“熟人”与“陌生人”,也没有将二者截然对峙起来。儒家所倡导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德要求,则进一步延伸着对陌生人的认知和情感关怀——视同家族伦理的本能性要求,关爱社会上一切需要帮助的“他者”。究其内在理路,是因为其中贯穿着“推己及人”的积极道德思维。它从“做人”而非作为“熟人”的视角,来认识和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社会人。但怎样“推己及人”?怎样推动由熟人社会的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社会的“陌生人”伦理过渡,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移情的道德功能

近年来,在欧美社会广泛流行的“freehugs”一词主要就是针对陌生人所发生的伦理状态——“拥抱陌生人”,提倡内心真诚接纳陌生人。这个过程首先是从个体的心态改变开始的。“一个人如果有开放的思想,并且有弹性的心理结构,那么他就能把每一个陌生人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去欣赏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模式去估量对方。”[6]学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遥远的人或事。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不能单纯通过传统的认知教育,大多数人理智上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在面对陌生人时理智就不再起作用,这就在于我们缺乏感同身受,不能在陌生人之间快速地建立情感联系。通过培养现代人的移情品质能快速实现“由生变熟”,进而使陌生人伦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移情是一种心理品质,指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目前,心理学家多把移情界定为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指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个体内部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虽有实验证明朋友之间、家人之间更能很快地移情,但这并不是移情的本质,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地去否认移情的普适应及其价值。并且也有实验表明,移情不管界定为一种品质还是一种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这也是我们研究移情的最终目的。

关于移情的功能,国内国外都有学者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霍夫曼对移情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及巴特森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及支持这个假设的一系列实验。我国学者李福芹认为移情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儿童在道德情境中的这种能力是他们履行道德行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张莉的实验研究表明移情对儿童分享行为有重大的影响[7]。国外国内的研究得出共同的结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它在激发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即移情具有不可忽视的道德功能。而这些亲社会行为所蕴含的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并施以助人行为——正是现代“陌生人社会”所需要的。实现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飞跃,就对移情提出了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由生变熟”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

同时,移情对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众多道德理论中也有所体现。卢梭认为人具有善性,主要依据是人们对受苦受难的人产生怜悯,对不公正的暴力表示愤怒,对正义行为表示敬畏等。卢梭还提出培养孩子的一种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使人感到愉悦的情感,良好的品质。布贝尔认为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包容性的人际关系,而包容就是“体验对方”,“包容关系”其实就是移情含义的一个侧面反映。罗杰斯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中强调应具有移情性理解的道德素养。库姆斯和穆克斯的逻辑推理道德价值观教育理论中检测价值原则的“角色交换法”,就是强调对移情的重视。彼得·美柯菲尔等人创立的体谅模式中渗透着道德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诺丁斯认为在道德教育的进程中,要学会关怀身边和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进而形成一种道德移情的情感。

总之,移情具有不可忽视的道德教育作用,即通过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影响,对陌生人社会出现的冷漠、麻木等现象有所拨正。所以在面临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困境时,移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思路和视角。在制定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解决陌生人社会的道德滑坡备受争议之时,在德育中培养移情品质无疑会得到一致的认可。正如李建华教授所言:“如果说人类道德的真正价值在于自利与他利的和谐发展,那么移情在实现利他行为和互助行为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8]

参考文献:

[1]赵娟娟.关于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分析与思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2).

[2]甘绍平.雷锋的道德关切与陌生人的社会[J].党政干部学刊,2012,(8).

[3]陈立冬.社会转型期下的见危不救立法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2,(9).

[4]程立涛.曾繁敏.道德排他主义与“陌生人”伦理[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2).

[5]程立涛.乔荣生.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J].伦理学研究,2010,(1).

[6]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8.

[7]孙洪伟.陈健芷.移情研究述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

[8]李建华.论道德情感体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上一篇:当前农村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简论先秦时期人际关系和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