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先秦时期人际关系和谐思想

时间:2022-10-10 06:57:11

简论先秦时期人际关系和谐思想

摘 要:人际关系和谐问题,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先秦时期在以“礼”为前提,以“爱”为核心,以“义”为根本的思想指导下,人际关系思想展现出了鲜明的特色,不仅对当时具有重要意义,时至今日,其理论精华对我们而言仍具有巨大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先秦;人际关系;和谐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39-0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思想。在历史上,先秦时期的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的思想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统治阶级历来十分重视协调好人际关系。这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先秦思想家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主张。这些思想涉及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多个层面,在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以及家庭内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正是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逐步成为坚持以“和为贵”的礼仪之邦。

一、以“礼”为前提的伦理观

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阶段,由于诸侯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旧有的社会规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形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主要的社会思想不再仅仅是吃饱穿暖、言论自由,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先秦的思想家认识到了和谐人际与稳定国家统治的相互关系,把和谐的观念引向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在人际交往中双方不论职位高低,年纪大小要相互爱护,相互尊敬,构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以增强个人修养,协调好人际关系的和谐观应运而生,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为了维护统治,协调人和人的关系,仁、义、礼、智、信、忠、孝这些道德原则,在先秦时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规范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以孔子为代表的“仁爱”思想,较系统地规范了人际和谐的要求。但除“仁”之外,更不容忽视的是“礼”这个观念,它对个体正确伦理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成为建立良好人际的重要前提。

古语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一个国家也好,处理某种社会关系也好,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也就是要讲“礼”。礼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原则,逐步成为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巩固和维护社会制度的手段。“礼”对于统治者来说尤为重要,它区分了在社会中人们不同的名分等级及其义务。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他认为礼是社会道德原则的总体框架,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安定,应坚持“礼”的要求,并努力的以智、勇、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的道德规范来协调人际,建立一种正确的伦理观。他所说的礼,便成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前提,没有礼的约束,一切都是空谈。作为儒家的继承者,荀子也极其赞成这一点,他讲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就是告诫人们盲目追求利益会带来混乱,进而造成人际不和,所以应当建立一种讲“礼”的伦理观,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和地位来活动,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这样就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礼”在先秦时期是很受推崇的。统治阶级之所以强调“礼”的重要原因是它能够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只有紧握住这个“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井然有序,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从而维持其统治。“礼”不仅在儒家得到了重视,法家的管子也很赞同讲“礼”的观点。他的思想中有一段论证了礼的重要性,“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仲肯定了礼义廉耻的特殊地位,并把“礼”放在了首位,足见“礼”的重要性。进而,他认为,要做到“礼”就应该“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只要做到这些,才能够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实现和谐的人际。纵观先秦思想家的理论,均从不同方面反映出“礼”在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地位以及在调节人与人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礼”的特殊意义。

二、以“爱”为核心的仁爱观

为创造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十分丰富的人际和谐思想。孔子作为儒家的圣人,很早便发现了“人”的重要性,并肯定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地位。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者,爱人”,首先树立了“仁爱观”,要求每个人应修行自身,去爱他人。孔子的“仁”,可这样理解,从人从二,其本义也就是二人,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把“仁”作为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并发展为在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循的最高原则,这一点是有进步性的。他所提倡的“爱人”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胸怀,也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态度。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强调的是尊重别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要求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应以同情心和同理心待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便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化解矛盾,这也体现了其“爱”的核心。由此不难发现,孔子致力于以仁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使人成为道德人,并将仁的道德原则推己及人,协调人际关系。考察其伦理思想,以“爱人”为核心,但更重视“亲亲”的人际关系。他的“仁爱观”指向性很强,是由近及远的一种关系。首先要关爱以父母、子女、兄弟为代表的家庭成员,然后再是基于其他关系的社会人。在孔子看来,家庭的人际关系在社会思想中应占据很高的地位,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论语》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肯定了协调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孔子的人际和谐观,不仅肯定了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亲亲”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应重视君臣关系。《论语》中有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见,他已明确要达到社会安定,人际和谐应协调好社会生活与家庭内部的双重关系,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要明确自己对君主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肯定了双方应秉承一种互尊互敬的态度。总的来看,孔子的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但更多是基于血缘亲情的“亲亲”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其所论述的关系并不是很丰富,对人际和谐的道德规范也是以“忠孝”为主,但是,其理论却为后来的理论家对“仁爱”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受到了孔子的直接影响,也肯定了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同时,他继承了孔子“仁爱”的思想,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他以孔子的“爱人”思想为基础,并进一步提出五种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非常明确地对和谐人际的道德规范进行定义,独具开创性。但他的“爱”的思想与孔子并不是完全相同,两人思想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坚持重义轻利,主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应当讲究“义”,每个人都要依据其地位,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如《孟子·梁惠王山》中,孟子谈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这里说到的就是和谐的君民关系。由此可见,孟子人际和谐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墨子,他的思想中也主张“爱人”,可是,他的“爱”与先秦儒家相比,同中存异。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有很大关系。儒家的“仁爱”思想,所说的爱有先后轻重,是有“差等”的爱,突出了对父母亲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爱,应该超过对别人的爱。而墨子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从反对传统的角度出发,主张要去爱一切人,不分厚薄,不分彼此,更不分亲疏远近,是一种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爱,也就是他所说的“兼爱”。墨子的这一理论,比儒家的“仁爱”更进一步,使“爱”不流于口头上的爱。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使“老而无妻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这些都是其以“爱”为核心的思想的集中体现。

综上,儒家的和谐人际思想和墨子的思想虽都是以“爱”为核心,但其理论思想还是有所差异的。儒家的“仁爱”是为了维护以血缘等级宗法关系的,墨子的“爱”是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愿望的,但是,二者对构建和谐人际均起到了作用,这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以“义”为根本的义利观

从古至今,要实现社会安定团结,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协调好义与利两者的关系,义利问题不仅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要求“先义后利”,先公利后私利。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出现纷争,不和谐,就是因为生产资料分配不当,没有协调好义与利两者的关系引起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营造了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安定,但也转瞬即逝。义和利的关系,很难达到平衡。先秦时期,思想家也关注到义利与人际两者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义利观”。

孔子讲的“义”是区分人道德和不道德的标准,也就是“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人们在追求个人私欲时往往忽视了对他人的责任,造成了混乱,从这点来看,他的“义”也就是“礼”。他强调的是重义轻利,这样人与人的关系就能趋于和谐,这一主张在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家族内部关系方面都有所体现。它虽不像“礼”和“仁”那样,阐发的详细,但却规定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应信守的行动准则,就是应该坚持先义后利。试想,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加以调节,会是怎么一种情形,恐怕人人都追名逐利,互相倾轧,和谐的人际更只能是空谈了。尽管如此,还是有思想家对义利关系问题持不同的态度。例如,墨子就强调一种义利并重的功利主义观点,这是对孔子义利问题上的观点的扬弃和发展。他也意识到了“义”在调节人与人关系上的作用,但他更肯定“义”要以“利”为前提,“交相利”,义利并重。他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为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但却过于绝对化,对其思想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墨子虽强调“义利并重”,但其思想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义后利、先公利后私利甚至无求私利已经成为人们长期公认和追求的价值核心,虽然,它并没有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同,但是却内化为中国文化性格的一个基本部分,成为历代统治者竭力要实现的目标。使民众弃小利,坚持以“义”为根本的义利观,由此方能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小结

综上,先秦时期的人际和谐思想,肯定了人的地位,看到了协调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协调人际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先秦思想家提出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以“礼”为前提的伦理观、以“爱”为核心的仁爱观和以“义”为根本的义利观,都曾在历史上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为更好地协调人与人关系发挥过重大作用,这些准则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精髓,内化成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断指引着我们。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诉求 下一篇:现代医疗技术语境下医患关系的伦理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