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胃脘痛230例

时间:2022-08-06 06:46:52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7-0047-02

【摘 要】目的 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观察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30例患者参照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试行标准,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给予分型辨证论治。结果 痊愈23例,显效124例,有效54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87.4%。结论 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治疗;辨证施治

笔者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胃脘痛2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0例均选自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性140例,女性90例。年龄17~65岁,平均45.7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8.58年。所有病例

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4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浅表性胃炎67例,胃窦炎63例,萎缩性胃炎9例。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试行标准,并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5个证型。

2 治疗方法

2.1 脾胃虚弱型(86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窦炎的范畴。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绝,食少纳呆,泛咄清水,喜按喜暖,得嗳则舒,遇冷则剧,饥饿痛甚,得食稍减,畏寒肢冷,大便稀薄,遇冷及油腻食物胃胀则泻,或食物不化,数年不愈,多数病例可见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少部分出现脱肛,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滑,脉沉迟或濡弱。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方选肿节风12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木香6g,法半夏10g,淮山药20g,甘草6g,神曲15g,炒扁豆15g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2 肝胃不和型(58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的范畴。症见胃脘胀满攻冲作痛,连及两胁,胸闷痞,喜长叹息,食少纳呆,嗳气泛酸,或见呕吐,大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舌体中央有裂纹,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方选肿节风15g,柴胡12g,枳壳10g,香附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木香10g,白芍20g,郁金12g,甘草6g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3 脾胃湿热型(43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的范畴。症见上腹部灼热痛,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舌质红,舌间有明显的裂纹,脉弦滑。治以芳香化湿,清热助胃,方选肿节风15g,藿香12g,厚朴12g,制半夏12g,苍术10g,黄连10g,黄芩10g,茯苓15g,陈皮10g,山枝子6g,丹皮12g,甘草6g,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4 胃阴不足型(28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范畴。症见脘隐隐灼痛,咽干口唇干燥,嘈杂如饥,或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甚则

噎、反胃,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弦或兼数。方选肿节风15g,沙参15g,麦冬15g,石斛15g,玉竹15g,生地12g,乌梅12g,白药15g,陈皮10g,甘草6g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5 胃络瘀血型(15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范畴。症见胃脘疼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可兼见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质出现明显裂纹,脉涩。治以活血化瘀,安胃止痛,方选肿节风15g,丹参20g,五灵脂10g,没药10g,乳香10g,郁金10g,茯苓15g,白术12 g,延胡索12g,甘草6g,三七粉1g(冲)加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

以上病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2周观察疗效。

3 治疗结果

参照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委员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痊愈23例,显效124例,有效54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87.4%。

4 讨论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辨治胃脘痛宜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根据不同证型分别给予健脾益气和胃,疏肝理气和胃,芳香化湿,清热助胃,养阴益胃,活血化瘀,安胃止痛等法治疗,达到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满意。

中药肿节风,性味辛,苦,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实验表明肿节风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对胃黏膜有明显收敛作用。故有促进溃疡的愈合和消炎作用。笔者认为在胃脘痛各证型中加入肿节风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容健材, 廖锡麟,李作汉.新编实用临床用药指导南[M].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349.

[2] 赵金锋.中医症状鉴别诊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63-265.

上一篇:中药内服配合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65例疗... 下一篇: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