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思维 智慧养生

时间:2022-10-26 08:00:14

辨证思维 智慧养生

专家出境:王帅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士,中医学硕士。 四川省反射医学协会理事。成都东城中医门诊部中医科负责人高级公共营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推拿按摩师,国家养生指导师。

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动态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其中辨之一字,更蕴含着老祖宗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我们可以把辨理解成随变化而辨,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传统中医养生以及治疗疾病的基础。辨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哲理,辨的核心思想和基础之一即是变。通过变而辨,由辨而察变。通过它,我们似乎能对传统的中医养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整体观与动态平衡亦为辨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与动态平衡的关系,如同太极圈,外面的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度,但其里面的S却是可以有着多种位置上的变化,阴阳相互消长制约,并在消长制约中平衡。

所谓的动态平衡,是指中国人看待事物是以动态的、平衡的眼光去看待的,不同的天时、地利和不同的人都具有差异性,因此如果用同一种手段来养生与治疗疾病的话,往往不见得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基于因时因地因人的情况,传统中医提出了三因制宜的思想。传统养生和治疗的思路之一无非就是要在三因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下找到平衡的方法和手段。要知道我国有近16亿的中国人,如果都用一个指标作为标准,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都具有指导意义。

辨对不同群体的人又有着不同的指导意义。比如都知道茶中放糖,甘甜可口。但许多劳动者喜欢在茶里(如大叶茶)放入一点盐来喝,这样就能很快的恢复体力。这同样是一种辨,也是一种变。

实际上,中医书籍上记载的所有病症我们都可以看做是常,但是养生和治疗疾病所关注的,一定是在常的基础上的变。通俗的说,书上的病症是实际临床病案的抽象,而真正的状态下病大多是不会按着书上的内容一一表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常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时间、气候、地域等(即天、地)的情况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同一个人,即使生活习惯等都不变,如果是在四川,很可能感受的便是湿气,若湿气侵袭人体致病,便是湿邪,因为川蜀地区历来便是潮湿之处。如果在北方,感受的也许是燥气,致病便是燥邪了。因此即便对同一个人,如何治疗,如何养生,是什么体质,都要变化着去看。

三因制宜 辨为关键

因时因地因人在中医上统称为三因制宜,是指养生和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时间、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养生和治疗的方法。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天地的变化,人更多的只能是适应;人能否适应这些变化,或者能否根据天地变化找到适合自己身体调养的方法,是人体是否健康都决定性因素之一。之所以现在有些癌症患者能长期生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找到了一处适合自己的,环境优良的地方,加之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养身体,才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举个例子,夏至要喝四逆汤这个话题,其实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一点也没有错,分享养生知识的老师同样也没有讲错,但如何去实际操作便要见仁见智了。四逆汤中有附子这一味药,属于大辛大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乃“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考察四逆汤出处,记载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当时伤寒横行,饿殍遍野,“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为了给人们补阳气,从而开了这样一张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方剂。但现代人基本上不缺吃喝,身体素质比古人强上了许多,甚至吃些生姜都会上火,又没有遇上伤寒横行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考察一下现在最早讲这个方剂用于养生的老师,是广东地区的人。从地域上来说,广东人喜欢吃海鲜,海鲜又偏寒凉,所以广东地区的人吃了可能会很好,正好补阳对寒凉,但四川人本来就多湿气,加之爱好辛辣之品,因此湿热尤多,这种情况下用四逆汤,显然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太合适。加之附子本身有毒,用这样的药物或方剂养生,还是慎重为好。

最后再说三因之中的人。例如在养生指导中,一般都会在基础方法上对食疗食物(或药物)的搭配进行一些加减,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养生之道。比如李东垣所创的“当归补血汤”,食疗养生上用于产后无烦躁热证的妇女康复,调养气血是非常好的。原书所载的黄芪当归比例5:1补气生血为最佳,这是药的比例,食疗就不一定了,例如遇上吃不惯当归味的,或是把当归换成其它补血药,或者是减量,多喝几遍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但黄芪一定要比当归多,这就是其中的常,也就是辨一定是在常的基础上去辨。

三因综合的考虑,变化就更多。辨证也应回到常识,而不是乱辨。就像通常讲,腊肉香肠吃多了可能提高哮喘发病几率。但四川人吃腊肉香肠是相对偏多的,而哮喘发病率却是偏低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从传统养生学和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四川湿气较多,川人易感湿邪,晾晒的腊肉香肠恰好就具有一些干燥湿气的作用,在潮湿环境下,吃些干燥的食物反而对身体有一定的帮助。

综合上面的几点,反观现在,之所以养生出了太多问题,最大的原因即是知常而不能达变,就更谈不上辩证调养了。正所谓“师者无过,授业解惑;学生知常,不知变作”,除非是针对个体的一一对应的养生指导,其他情况下养生老师只能讲解到一些常规的养生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知常达变,根据养生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结合自身的“三因”,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这个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才能达到养生调养的目的。

附:

辨证思维也有十二要

辨证思维的核心在于把握事物的变化,这既是中医的特色,同时更是一种中医的独到思维方式,从这十二要中,更能感受到的,辨是一种细节。

辨证之首,注意主症

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的要点、治疗的重心。抓主症应从几方面着手。一是主症多在一般问讯病人何处不适时的第一句回答中出现;二是在证中找主症;三是病人不知道什么是主症,医者多费心思,尽量找出主症与主因。

辨证之性,注意兼症

辨证,既要辨病位,又要辨病性。而辨别疾病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辨疾病的寒热虚实。而辨证之性,主要是辨兼症之性质。当然,辨疾病之性,也可辨舌苔和脉象。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有主症与兼症病性不一致或相反的情况,这就要求医者仔细琢磨。

辨证中证,注意联系

辨证之中,多见证中有证。故辨证之中,一定要注意证中之证。只有掌握好两个证型之间的联系,才能抓好主治、兼治、合治、先治、后治之机。

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

所谓证外之证,是指临床表现中有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如内科证候、妇科证候、五官科证候同时并存。这时其辨证原则就是要在先治某一系统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尤其是在主辨证候与兼顾证候病性不一致或相反时,更要注意其错杂、繁杂的特点。

辨静态之证,注意守法

静态之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现为恒态时期,或为气虚,或为血寒,或为肝经湿热……此期病位、病性已定,一旦辨证准确,疗效可以,就效不更方,可守法守方。

辨动态之证,注意灵活

动态之证,是指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现了变化。此时该如何治疗,就要靠医生的经验,要行方圆智,胆大心细,临证需灵活掌握。

辨无证之证,注意隐症

临床有无证可辨之证。如乙肝无症状的“小三阳”、“大三阳”,糖尿病无症状的血糖偏高等,因其无证可辨,皆属无证之证。那就要根据个体的病史、体质、个性,结合临床经验,借助现代各种理化检验手段,找到隐症所在,由无证可辨为有证可辨。

辨错杂之证,注意调平

慢性胃炎,临证每见寒热、错杂证候,既见胃脘痞满、喜温喜按之虚寒象,又有口干、口苦、苔黄腻之热象,或见口腔溃疡,或见大便偏干,对此寒热错杂之证,就可选半夏泻心汤,用温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调节功能,临证用之,疗效满意。

辨有效之证,注意病程

对于药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药疗程。如感冒、暑热之证,病程短,疗程亦应短,多服药3剂而愈,不必继服。对于慢性病人,临证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调,使渐治渐佳。

辨无效之证,注意审查

药后无效的病人,临证要细心审查。属于辨证用药无差误者,多系病程长、邪气未被制服,应坚持原方,不要轻易改方,否则越改越乱。而对于辨证用药不妥者,应细审其因,当机立断,及时纠正。

辨先效后无效之证,注意演变

临床有先效后不效之证,即先服数剂疗效很好,再服则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药应变而未变之故,第二种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影响所致,这时医师帮助应当病人查找原因,指导病人服药,并注意服药期间的调理方法。

辨药后加重之证,注意审因

对于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药失当外,还有药性与病情相争较剧而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临证必须区别对待,慎重而定。用药失当者,要及时更方。药病相争者,在服药前就应告知病人。

上一篇:第十五讲 茶与佛家文化 下一篇: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