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受的魅力

时间:2022-08-06 06:42:03

【摘要】人的感受是有差异的,事物的准确性也是相对的,而艺术的真谛在于感知事物给我们传递的无限可能性,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关键词】感知能力;形象思维;思维与记忆;联想与想象【中图分类号】G630

感知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飞速变化的现代都市里,人们还没来得及体味,这美好的世界就已成为过去。成人往往一味地追求事物表面效果,就会或多或少的扼杀孩子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还是单纯可爱的,面对他们,总有一股新鲜血液急于涌出"魅力家居""神奇的墙""有趣的脸"等课型,就连较枯燥的"透视课"也上的津津有味,孩子中不乏有先知先觉者,他们对空间的理解,不讲不知道,一讲很快就入了门,他们给我带来希望和收获。我还记得在临摹凡高的《扬帆》时,一经他们动笔仿佛真成了有性格的小画家。我不知是否是凡高心灵的驱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他线条的流动和静谧,各种各样的点、线、面符号不安分的跃然纸上。如果让我去临摹我会考虑很多怎样才能画得更像梵高,结果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所以总显得很犹豫。可他的画一经孩子们之手,却是变化万千、无拘无束越来越有意思了,他们是好奇的、新鲜的,如真正的海绵只要有水就会去吸收。就此我深深意识到如果我们只是用一般的思维习惯去要求孩子的话,未免有些武断。因为事物的准确性是相对的,故只有严格而细心的老师才会真正掌握孩子的心理,也只有开放而富于远见的老师才会正确引导孩子去观察、思维和创造。

在教学中首先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无论是构图还是比例都只能凭自己的感官,绝不允许观察时用工具在实物上量,表现时又用尺在纸上量。否则,我们将犯下大错,促使学生走入歧途。例如:教孩子们画排球和运动鞋之间的长、宽、高比例时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在画面上表现也只是能凭感觉去动手。我会告诉他们一些极端的视觉比较,如鞋与乒乓球、童鞋与篮球,但班级中还是有用直尺和圆规,尽管我竭尽全力阻止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及习惯,有时要花一学期或一年时间才能奏效。所以启蒙老师的思维方式、传道方法对学生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其次注意巩固学生的感知能力。思维与记忆是有效巩固感知能力的一种方式,现在的学生思维惰性与无意记忆效果是非常尴尬的,一堂课作记忆或想象画时,某些学生明显就有障碍,半天不能动笔。这里有表现力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学生头脑中储存物象太少且不清晰。尽管他们对直观形象有良好记忆,但他们处在机械识记与无意记忆状态下,去完成具体的形象默写与创作仍然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个现实问题,我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调动大脑,尽力提供有兴趣的标识。二、提醒督促学生有意记忆。如:布置学生对家里厨房阳台观察,到学校来默写;又把学校的建筑物拿回家去默写。再如:对课堂画过的物体进行及时复习默写,它是提高学生记忆与创作力的极好途径。同样联想与创造也是有效巩固感知力的另一种方式。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能使学生概念明确,帮助感知与创造。对孩子来说,在色彩知识中,红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所以感觉温暖,又可联想到红十字,鲜血、闪电,感觉到危险。蓝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夜空、冰雪,感觉到辽阔、寒冷。虽说想象丰富,但是零乱无章,不能要求过高。平时,只要我们经常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发散的形象思维目的,其结果便是创造。

最后反思常见的定势思维,以便正确引导学生们的感知力。如认为只有画得象、准确才算美;认为片面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条条框框已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感知及表现力。就算涉及到一些规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否则生命的创造欲望和创作力便无法向外澎湃,就像在孩子面前摆一束美丽的花要求所有人画得一样准确。因为人的感受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的真谛在于感知事物给我们传递地无限可能性,尊重自己的感受,事物的准确性是相对的,因而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特别是在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下。因此,在美术的活动课中,我们一方面尽量多开展简易的写生课,生动第一,准确第二;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运用实物、灯片、范图及音像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感知力,使他们增加头脑中形象贮备,为其思维正确定向与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参考文献】1、《中学美术教学标准》2、《世界美术》

上一篇:引导高中学子重塑美术人生 下一篇: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