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06 06:33:24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课本上的材料和题目的呈现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用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是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束缚,导致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从课堂入手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谐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关键是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抓好课堂质量,教师首先要备好课。这不但要备好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订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课堂里精讲、精练,并且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课堂创设问题时,教师应该把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问,或多让一些对数学较困难的学生多点启发,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亲身参与体验。而有所发现、领悟时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学生对例题是否掌握,也是通过课堂练习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练习时,尽量让学生到黑板去演算。这就尽可能地照顾到一些后进生,这样教师还可以在旁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指导计算过程;或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让优差生分为一组,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讨论后集体订正。这样也可以照顾到差生的成绩。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从而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从作业入手

学生大多是贪玩好动的。有的学生因为太贪玩而忘了写作业,以至每次作业不按时完成,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怎样从平时的作业中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

首先是作业评比法。比如把学生成绩分为优、中、差三等级,然后要学生在同等级的同学之间作业评比。每次作业的时候交得及时、写得整齐、做得对的,教师应及时表扬,并有一定的鼓励,或奖励作业本,或奖励铅笔。目的是鼓励学生下次作业完成得更好。而作业不及时交的,或太潦草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应该提醒他们:这次作业你们完成得不太好,可不要有下次哦。本来老师要奖励你们作业本的,老师先帮你们保存着,要是下次写得好,有进步,老师再奖励给你们。也许教师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差生跟差生比,相对来说作业会有点困难。不过每次这些学生的作业,只要他们及时完成,并有一定的成绩。教师不妨也奖励他们作业本,这样对他们的成绩也许也会起一定的作用。

其次是作业评语法。平时我们都知道,评语一般是语文老师针对学生日记或作文的内容加以评定的语言。而数学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就及少有评语,因此,我们数学老师也不妨给学生作业做些简单的评语。比如“你这次作业写得很棒,老师很满意,以后继续发扬哦!”“你真棒,每道题都做对了,老师好高兴,继续努力哦!”“你有进步了,好好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简单的一两句话,可对学生来说可是很大的鼓励。因此数学评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学生平时的作业给一定的鼓励,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跟老师是分不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舍得为学生着想,我想是没有办不到的事情的。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下一篇: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