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生命意识探析

时间:2022-08-06 06:25:24

史铁生的生命意识探析

摘要:一个人的创作,通常是他个人生活和精神历程的艺术再现。对史铁生而言,残缺身体与健康思想的矛盾统一,表现在作品里,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经历的不同,生命意识的差别,在史铁生的作品中转化为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声反抗、对灵魂的顽强拯救,还有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关键词: 史铁生;生命意识;反抗;拯救;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2851(2010)03-0175-01

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而在中国当代文坛里,史铁生无疑是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他以其质朴的文风、敏锐的思索及残缺的身体在作品中执著地探寻着生命的意义,诉说着关于生命的健全而丰硕的思想。

一、对命运的反抗

由于自身遭际的不幸,史铁生对命运问题进行过深入持久的思考,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命运观。何谓命运?史铁生认为,人的命运不是由神而是由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超人力量所支配的。和许多人一样,被命运迎头痛击之后,史铁生自卑了,绝望了,感到自己是命运的弃儿,是命运不公正的作品。但他很快恢复了生存勇气,他意识到,人生必然存在困境,困境就犹如墙的存在,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人必须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困境的存在。并且他还进一步认识到“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盼望,与怨恨的积累。”“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渴望自由的干渴。”(马丁・路德・金语)史铁生于是正视困境,坦然将人生的困境和残缺认为是生活应有之义,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写作,为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致命的打击几乎摧毁了他的生存意志,把他一步步推向精神的绝境。史铁生深陷囹圄,发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残疾青年的精神绝境就是史铁生的精神绝境,残疾青年的自问就是史铁生的质疑。在生命意义遭到拷问的时刻,史铁生痛苦地思考着,寻求着突围而出的缺口,想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想为空无所依的灵魂找一个支点。他在与内心那“毁容的激情”的搏斗中,在死神的阴影下几度徘徊之后,终究平息了灵魂深处的暴风骤雨,“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看透了生活本来面目之后,史铁生坦然接受了现实,并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思考方式去热爱生活,探索生命奥义,渐渐进入了开阔而深邃的人类精神的高地。

二、寻找精神家园

史铁生说:“人为什么活着?因为想活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欲望是生命的忠诚卫士? ?没有了欲望,生命就不存在。”这个欲望,实质上就是人的一种虚无的目的。没有了这个目的,人就无法生存。因为有了目的,或者说有了欲望,人才有活下去的信心,支柱和动力。史铁生说:“人有时候需要一点迷悟”,“理想是绝望者的救药”。 正是欲望。他努力地寻找一种活下去的方式,他找到了,也满足了这种欲望,就是写作。之所以活着,就是有一种欲望在牵引着你,有一种虚无的目的在推动着你,这样说来,人始终被局限在一个欲望的困境中,为了实现虚无的目的而依靠欲望痛苦的活下去。正如史铁生所说:“从广义看,人都是残疾,即类命运的局限”,“欲望无边,能力有限,是人类生来的困境”。当史铁生这样思考的时候,他的心理获得了很大的平衡。经过漫长的思考和跋涉,史铁生终于领悟到:人要挣脱生命的困境,由有限走向无限,人就必须挣脱现实的蛛网,由拘泥于现实经验世界走向精神想象世界,以在精神的超越与灵魂飞升中感受人类生命的永恒,生命的真义就在这里!

三、对生死的参悟与追求

作者将生死同一,把死写得犹如生那么从容,那么美丽,并且把生死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揭示出生命、人类和宇宙的真谛:生死相依,生死相继,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生不息,这是史铁生对死亡的彻底参悟。史铁生悟出了死亡,看透了死亡,将生死合一,于是便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彻底抚平了心灵的巨痛。它变成“诗性的存在”。那么,“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振作精神,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和命运对他的不公,在人生的舞台上,担当起悲剧英雄的使命:“上帝给你一条艰难的路,是因为觉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倒运,那么还是让我来吧,没有谁能比我应付的更好了。”他虽然走得很艰难,但很乐观,他完成了生命困境的突围和自我苦难的救赎,他睿智地写道“神不给人指路。神知道,不给人指路,它还是会去找。不停地去找,就是神给你指路,什么是神?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在作品中对生命全方位、深入的执著探究与思索,在使其作品超越单纯的审美范畴达到哲学高度的同时,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获得了深刻的启迪,从而对生命更加敬畏与慎重。

参考文献

[1]胡山林.生命意义的探寻[J].河南大学学报.

[2]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合唱排练中声音训练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探究当代摄影中造相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