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报纸与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2-08-06 05:03:09

浅论报纸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从报纸是物态的文化、报纸具有意识形态的烙印、报纸是文化的传递者三个方面简要论述报纸与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 物态文化 报纸

探讨报纸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何为文化?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简单来说就是剔除了广义文化中的物质财富的部分。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将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一、报纸是一种物态的文化

文化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几个层次。其中物态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涵盖了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报纸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自然也包含在物态文化之中。

当然,并不是任何物质都可以称之为物态文化。评判某一物质是否属于物态文化范畴的标准是该物质是否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从这一标准来看,报纸无疑是符合的。报纸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报纸也呈现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以《京报》为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京报》读者甚广,光绪年间曾流行一首竹枝词,反映普通人订阅《京报》的情形:“唯恐人疑不识丁,日来送报壮门庭;月间只费钱三百,时倩亲朋念我听。”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窥见,早在明清时期,报纸就已融入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而“时倩亲朋念我听”更是直观地表现了清光绪年间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这种超个体性质的“生活方式”是融入了语言与心理结构,因为拥有共同语言与共同民族心理的社会较易形成其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即文化,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本身就得益于传播,尤其是像报纸这样的大众传播。

从另一个更为直观的层面也可以印证报纸属于物态文化。在物质文化的概念中,有一个衍生的概念,即物质文化遗产,简单来说就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价值的物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过去的物态文化。而现存的最早的报纸是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份“敦煌进奏状”,显然,他们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从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即报纸属于物态文化的一部分。

二、报纸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对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报纸作为一种常见的物质产品,实质上是新闻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发生之后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凝结,体现着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特征,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影响。这是因为,报纸是由人创造、生产出来的,在创造和生产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版式、内容乃至发行方式,都是由创造者的主观思想和创作者依靠从受众市场那里得到的信息反馈来决定。而这两者又都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报纸因其是一种面向大众的物质产品,它的存在自然要符合代表大众的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不同时期的报纸都会被打上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

以我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为例。在版式的设计上,刊物的外形仿造了中国旧式线装书;在表达方式上,刊物多采用通俗浅显的中文,既有长篇连载,也有诗歌、小品、小故事,同时大量采用章回体和对话体;在封面设计上,有意将孔子等圣贤与西方耶稣基督相提并论……以上种种对华传教士时空上的迂回宣传,便是出于《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中国化的大众定位,于是无论是版式还是表达方式都迎合了清朝时期中国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文化的传递者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果传统媒体无法在时效性上紧跟网络的步伐,那么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于是,争抢时效性、抢发第一手消息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工作重点,也使得文化作用于现实的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种新文化现象的出现,在经过各媒体传播后,被迅速传递到人群之中,从整体上来说,加快了文化更替的频率,促进文化发展。

徐宝璜在《新闻学》中称新闻纸重要之职务,表现为供给新闻、评论时事、补助商业、补助教育或称灌输知识。其中,供给新闻和补助教育正是文化传递的直接助推力。鲍振青在《余之中国新闻事业观》中称:“夫新闻纸之使命,非仅代人耳目,作政客之传单,实有知道改造之社会之责任。此外,发展文化,援助外交,监督政府等均新闻纸重要之使命也。”同样说明了报纸必须肩负文化传递这一历史使命。

总之,文化与报纸如同大树与种子,种子本身就是大树身体的一部分,报纸本来就属于物态文化层面;种子携带着大树所特有的基因,报纸折射着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种子,也要承担着大树繁衍生息的职责,就如报纸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职能。■

参考文献

①蒋含平,谢鼎新:《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②王天根:《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③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④郭镇之:《传播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⑤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6级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受众和媒介的双重异化与媒介生态失衡 下一篇:浅析西方媒体社会责任论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