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给我的感触

时间:2022-08-06 03:24:13

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给我的感触

记得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经常写教学反思,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一节课,在反思中总结、归纳、成长”有感于此,在进行将近两年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也有一些很深的感触,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中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培养,其次学习到东西,不管是知识方面的还是能力方面的都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它改变了老师从前“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明显提高,同学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尤其是给那些原本基础薄弱,不爱发言、不会发言的学生创造了更多表现的机会,由此比较容易实现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但是随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听课的不断深入,看似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的小组合作学习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注重结果;合作只图热闹,为“活动”而“活动”,甚至合作的很多问题本身没有分组讨论的必要等等。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我在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2点小经验。

1.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选定和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选定一定要综合考虑,其不仅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讨论问题的时候小组长发动小组力量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解决的好在从相对应的奖励中必须体现出来:小组加分,而在高中英语中有学分认定,那么在学分认定中的相应项中也就会体现出来了。如果存在每次都是小组长回答问题,就可以规定回答问题的人必须是老师随机点名,不论点到小组的哪位同学都能回答出来,然后再加分,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积极认真参与。

2. 不是所有的课时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需合理分配,要有取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些课时和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但有些课时如果再用就有些浪费时间且效果不明显。比如必修3第一单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在把第一课时Warming up和pre-reading及课后comprehending整合成一个课时后,Warming up和pre-reading让学生个别发言,畅所欲言,comprehending中的第一、二题可以展开小组活动讨论完成;而在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中,如果让学生结合复习资料中的内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背熟每组情态动词的用法,上课时老师只用不到五分钟时间重点概括总结、理论疏导后,趁热打铁直接进入小组合作做习题环节,在做题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把背的理论知识与习题相结合,这样就更深、更透的理解理论用法的意义,最后核对答案,答案正确的小组会给不正确的小组给出正确解释;如果每一个小组都没有解决出某个问题或者答案不准确,老师给出解释即可。一节课的时间就可解决本课时的重点。但是如果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去发现情态动词的用法,再分析、再总归纳、再做习题三节课都不够、拖拖拉拉效果一点也不好(我试过)。

以上是我对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感触,只要在教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总结更多的经验。

收稿日期:2013-04-08

上一篇: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性探索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