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2-08-06 02:34:14

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的对策思考

【摘要】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加紧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和第二代支付系统,进一步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能力。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现状入手,阐述了实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的优势,提出了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 会计核算 数据集中

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数据集中化、管理扁平化和经营集约化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整合各类系统资源,集中会计数据信息,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数据资源共享,成为会计应用软件开发建设的主导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央行决策分析效率、风险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当前人民银行正在加紧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以人民银行总行为核算主体,简称ACS系统),计划于2012年10月上线试运行,实现更为统一、安全、高效的央行会计核算。

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现状

目前使用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为核算主体,简称ABS系统)及第一代现代化支付系统已上线运行了六年多,在畅通资金汇划渠道,提高资金清算能力,防范支付风险,节省运行费用,降低汇划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实现行内系统数据“大集中”,从当前情况看,ABS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扁平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账务处理分散,内控管理难度大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现行的会计账务分别由各地市中心支行独立运行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进行处理。地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或变通账务处理流程,集中程度较低,整体上落后于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并给人民银行的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带来一些问题:一是业务处理流程全国不统一,带有较多的地方特色和习惯做法,不便于对会计业务的规范,内部管理难度较大;二是各个ABS系统独立运行,系统管理的难度大、运维成本高;三是会计业务检查监督更多的依赖于分散的现场检查,标准不统一,不利于有效地风险防范。

(二)账务存储分散,信息时效差

会计核算数据分散存放在各个地市中心支行的ABS中。一是会计报表和数据统计仍需分散采集,逐级汇总,数据归集难度大,影响了数据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利于信息共享,更难以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二是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多头摆放资金,以满足区域性资金清算和现金调拨的需求,不能适应商业银行行内数据全国集中后,统一的“资金池”管理和全面的流动性管理要求,影响了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岗位、人员和业务量间的矛盾突出,违规兼岗严重

ABS和第一代支付系统的全面推广以及中小金融机构行内系统的不断完善,人民银行的柜台业务量大幅萎缩。但现行ABS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较复杂,一方面岗位设计对人员需求较大,无法根据业务量灵活调整岗位设置,造成系统岗位设置刚性与人员总体较少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支付系统、ABS系统上线运行后,会计支付业务量急剧下降,业务量总体较少与人力资源结构性浪费的矛盾突出,导致内控措施难以落实,违规兼岗依然严重,存在风险隐患。

(四)会计监督滞后,风险防范功能弱化

目前,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仍按照业务部门分散进行,会计监督仍停留在对会计核算结果的监督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监督效果有限,没有形成风险监督理念。同时,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以人工监督为主,电子化监督为辅,监督的实时性、重点性、风险预警性都亟待强化。

(五)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落后,运维和升级难度大

现行的ABS系统使用的系统软件在业界已非主流产品,缺乏厂商的有效技术支持;系统的运行、升级风险较高,不符合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发展规划;非主流系统软件较为封闭,与很多软件平台无法衔接,既不利于数据集中和共享,也不利于未来系统拓展。

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的优势

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系统是反映社会资金运动、体现中央银行作为资金最终结算者重要地位的核心业务系统,对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履行央行支付清算服务职能,促进金融业稳定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

中央银行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对会计业务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整合,纵向集中为全国人民银行所有会计核算数据和会计档案全部集中在总行;横向整合是建立综合性的业务系统,在该系统,整合金融机构资金调拨、发行基金出入库和调运管理、财政收入支出核算、本外币资金综合管理和运用、外币会计业务、外币损益核算、人民银行内部财务核算等模块。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不但能满足各类会计报表的生成,还建立了面向管理决策层的应用数据仓库,实施数据挖掘,并为人民银行其他相关会计业务系统的接入提供支持,实现中央银行会计数据全行大集中。

账务数据存储全国集中,可有效防范人为调账改表;账务处理全国集中,有利于减少非正常挂账,并为业务流程再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创造有利条件;数据集中存储和方便灵活的信息提供,也为会计检查由现场转变为非现场提供了便利。因此,实现核算数据全国集中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

(二)有利于防范会计风险

实现核算数据全国集中,可大大减少风险点,规避道德风险,有利于灾备建设,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另外,数据管理和账务处理集中后,可将人民银行系统的支付往账业务转化为内部转账业务,业务流程得以简化,岗位之间制约要求下降,人员需求相应减少,操作风险降低,有利于解决系统岗位内控要求、业务量与人员数量之间的矛盾。在业务集中模式下,业务实际处理统一由总行作业中心进行。通过在总行作业中心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授权和监控机制,可有效地控制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实现会计风险控制集中化。

与ACS系统业务流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业务监督子系统利用会计核算数据全国集中的优势,实现业务监督的同步集中,前移监督关口,强调过程监督,对核算过程进行预警、监督、控制。通过对重要时间、环节、金额等风险项目的模型设置,自动进行逐笔过滤、筛选,对重点异常的业务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达到风险控制目标。同时引进风险评估功能,根据自动检索、风险监控等差错,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会计核算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和提示,提高业务监督时效性,更好地保障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资金安全。

(三)有利于全面实施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能

会计核算系统作为实现中央银行职能的基础性系统,担负着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货币政策要求的重要任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质押融资等无一不通过该系统核算反映。ACS系统上线后,全国所有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准备金账户情况可随时提供货币政策部门,为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可通过总行一点设置利率、准备金率等,减少传导环节、畅通传导渠道,有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支持商业银行全面的流动性管理和查询要求,并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提高基础货币管理水平。

(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服务职能

为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结算服务是人民银行的职能要求。在目前商业银行逐步实现行内系统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下,人民银行会计数据的全国集中,能有效支持商业银行未来以单一法人账户集中办理跨行资金结算。数据集中实现了账务管理和业务处理的高度统一,提高了客户资金的运用效率,缩短资金在途时间。因此,会计核算集中系统是人民银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同时,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均需及时掌握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渐活跃,市场动向瞬息万变,客观上需要会计核算系统更及时、更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可按需求灵活地一点采集会计信息,减少采集汇总环节,避免因逐级汇总产生的信息失真,更好地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五)有利于人民银行灵活调整业务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调整以及人民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会计系统灵活便捷地进行核算主体设置和账务调整。ACS系统提供通过改变参数设置即可实现账务数据合并、拆分和核算主体调整,为会计体制改革、业务上收、业务创新、系统整合以及人民银行会计综合业务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三、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关系

根据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要实现应用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的总体思路,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从业务分散、管理粗放的单一业务系统向数据集中、信息共享的会计综合业务系统转变。ACS系统将逐步建成与货币金银管理系统、国库数据集中系统、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再贷款信息管理系统等所有涉及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业务系统连接,以会计总账系统为核心的会计综合业务系统。

(一)与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ACS系统提供与货币金银管理系统一点连接,办理货币投放和回笼等业务。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货币发行管理系统每日需向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发送“流通中货币、发行基金往来、辖内往来”等科目的账务数据,有ACS系统向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提供报表分析数据。

(二)与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的关系

ACS系统建设充分考虑国库业务现状和发展方向,不影响国库系统运行。ACS系统与国库数据集中系统采用网络连接,国库数据集中系统每日日终后将国库当日全部分户账、总账通过网络传输至ACS系统,并在计息日将国库资金计息积数等传输至ACS系统,实现人民银行会计业务总账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国库资金利息的自动计付。

(三)与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银行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确保账务数据完整,ACS提供接口与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一点连接,既支持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定期批量向ACS系统提交记账数据,完成财务费用记账,也支持ACS系统向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报表分析数据。

(四)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关系

为实现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电子化,ACS系统提供接口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点连接,支持固定资产系统定期批量向ACS系统提交记账数据,完成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五)与再贷款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

ACS系统提供接口与再贷款信息管理系统一点连接,支持再贷款信息系统将办理的再贷款、再贴现的有关信息传输到ACS系统,有ACS系统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实现再贷款、再贴现等人民银行信贷资金审批、登记、核算与账务核对的全程电子化。

四、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推广建议

ACS系统将建设成数据集中化、流程科学化、服务综合化、监督过程化,具有高可靠性的会计业务系统。对该系统的推广,应充分考虑以下几各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制度的同步建设,完善出台配套的法规

随着ACS系统及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发展,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运行风险较高的现实问题将凸显,继续加强和改进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出台监管措施,强化系统日常监管,创造良好的系统运行环境,在技术上增强保障能力,在流程上加强控制措施,在管理上强化问责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转变观念,树立大会计理念

ACS系统以满足央行履职要求,加强内控管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为目标,借鉴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秉承流程再造、业务创新和参数化管理的理念,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从业务分散、管理粗放的单一业务系统向数据集中、信息共享的会计综合业务系统转变。因此,会计人员要转变岗位或部门会计的传统观念,树立综合会计的大会计概念,发挥会计人员的综合核算作用。

(三)立足未来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新系统的建设投产,新业务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未来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运行,对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清算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清算中心作为分支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平台,按照新系统、新业务对人员素质的更高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的内外环境,切实提高支付清算战线员工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姚传喜(1967-),男,山东泰安人,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经济师,大学本科。

上一篇:银行卡资金账户被盗取的民事责任承担 下一篇:应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