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教常新 第30期

时间:2022-08-05 09:33:10

摘 要: 学无止境,思而进取,教师可以以经验教学,也可以常教常新,不断反思进步。作者围绕理解课文内容、赏析优美语言和理清文本的说明顺序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了两个教学设计,设计二是在设计—反思基础上的调整和修改。

关键词: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反思 常教常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以说明“科学事理”为主的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是比较复杂的事理性说明文。我在教学设计时,围绕理解课文内容(包括明白题目“大自然的语言”和课文的具体内容两部分)、赏析优美语言、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这几个点作了两个设计。

设计一按“感知全文,获取信息——选读部分,理清要点——精读一段,赏析语言”由大到小的思路设计。在上完后,有几点值得反思。

1.大海捞针,无的放矢。

感知全文,获取信息部分,让学生读完课文后,查找与物候相关的信息。这个要求过于宽泛,缺少指向性,使学生犹如大海捞针,随意抓摸,完全没有顺序可言。

2.断章取义,割裂文段。

一篇文章是有一定的内在顺序,尤其是一篇事理说明性很强的科普文。我按照一篇、一部分、一个段落来讲解,完全把文章割裂了,不仅破坏了文章原本的整体性,而且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比如“选读一部分”的内容是在7—10段,而“选取一段精读”却在第一段。这个跳跃性很大,学生完全被牵着走,不能从整体上对文本有合适的赏析。

3.隔靴搔痒,深入不够。

科普文章是为了普及一些科学现象或者科学道理,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这些知识,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可是我在“理清要点”环节,只是让学生简要概括影响物候的要素,然后就让他们分析这几个要素是否能调换。学生能从每段的首句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但对于具体的内容了解多少呢?比如,“纬度”是如何影响物候的?作者列举很多的例子来说明这点,但如果不让学生读完文章内容后自己说一遍,他们是很难理解纬度为什么会影响物候。

在对设计一的反思基础上,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方案。相对于第一个设计方案,有几个变动。

1.长驱直入,开门见山。

这是篇科普文,科学性较强,所以可直接用问题导入:“什么是语言?大自然怎么会说话?”即舍弃一般散文的煽情,而是简洁扼要,开门见山,让学生一开始即感受文本的不同,且带出第一板块内容。

将了解信息与赏析语言相结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何为大自然的语言。在学生于第一段查找到相应的信息后,赏析本段优美的语言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从而既解决了对概念的掌握,又将语言赏析环节一并完成。

2.紧扣文本,由表及里,学以致用。

本文的一大难点是将那些蕴含着大量科学信息的枯燥语言掌握内化。因此我在“理清说明顺序”这一环节增设了一个问题和开展了“学以致用”活动。增设的问题为:“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物候的吗?”为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将文本读透、吃透,再联系自身的知识积累,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能清晰表达出来,就是对文本知识充分掌握了。“学以致用”环节不再像设计一那样通过图片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受什么影响,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图或者古诗蕴含着哪些物候影响因素。为什么?通过这个环节的考察,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影响物候的因素,进而理解文章为何如此安排,理解课文的思路。

设计二虽然有了大的改进,课堂效果也不错,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部分,如:

1.问题不具启发性。

如对文本信息的掌握,在辨明了什么叫做“物候”“物候学”后,还要让学生了解其他相应的信息,于是我设计了“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但这个问题非常大,学生往往无法回答。我这就犯了和设计一样的毛病:无的放矢,使学生不仅没有思考的方向,而且不能遵循老师的设想,推进教学过程。后经修改,改成了:“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物候哪些其他内容?”这样结合课文内容学生更有目标,且老师也能相应小结。

2.课堂容量偏大。

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让问题具体而深入,如在第一段精彩段落品文赏析的鉴赏中不透彻。在学生能指出哪句美并说出相应的评价后,老师应立即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的韵味美。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我在这一环节显得过于匆忙,显然没有注重学生的所获,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纠正。后经反思,我认为可以将内容分成两个课时,联系新旧知识,将内涵挖透彻,尽情展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我们可以以经验教学,也可以常教常新,让自己的思路在不断地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学无止境,思而进取,我选择后者。

上一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下一篇:如何抓住闽南人特征、需求推动对台传播 “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