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HPLC法测定苦参素在大鼠胃肠中的吸收动力学

时间:2022-08-05 09:08:55

RP-HPLC法测定苦参素在大鼠胃肠中的吸收动力学

[摘要] 目的:研究苦参素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HPLC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结果:苦参素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31.02±10.08)%、(21.13±2.71)%、(28.22±6.09)%、(35.66±9.01)%和(33.12±13.22)%。结论:苦参素在胃和小肠上段中吸收良好,制剂研究应考虑其吸收特征。

[关键词] 苦参素;在体胃肠吸收;吸收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011-02

Study on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of marine in rats′ stomachs and intestines by HPLC

XU Wei, SHA Mei, ZHANG Shu-l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Fuji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of marine in rats′ stomachs and intestines. Methods: The drug concentration by in situ perfusion in rat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Results: The absorption percentages of marine in stomach, duodenum, jejunum, ileum and colon were (31.02±10.08)%,(21.13±2.71)%,(28.22±6.09)%,(35.66±9.01)% and(33.12±13.2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arine is well absorbed in stomach and small intestin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s of marine w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eparation research.

[Key words] Marine; In situ perfusion; Absorption kinetics; HPLC

苦参素(Marine,MA)是从豆科植物苦豆子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1],具有抗感染、抑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2],还可用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以及肿瘤放疗、化疗而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3]。现采用大鼠在体循环灌流的方法,对苦参素在胃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进行研究,为剂型设计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

1 仪器、试药与动物

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 vp泵、SPD-10A检测器、CBM-101工作站,日本岛津);HL-2型恒流泵(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苦参素(宁夏紫荆花药业,批号:060916);苦参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80-200004);SD大鼠(体重250~300 g,福建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2.1.1 人工胃液的配制 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配制含胃蛋白酶的人工胃液。

2.1.2 Krebs-Ringer(K-R)缓冲液的配制每1 000 ml内含NaCl 7.8 g、KCl 0.35 g、CaCl2 0.37 g、MgCl2 0.22 g、NaH2PO4 0.22 g、葡萄糖1.4 g、NaHCO3 1.37 g,用H3PO4或NaOH调节pH至7.4。

2.1.3 MA胃试液的配制精密配制约50mg/L的MA的0.1 mol/L盐酸溶液,作为胃试液。

2.1.4 MA肠试液的配制精密配制约50 mg/L的MA的pH7.4 K-R缓冲液溶液,作为肠试液。

2.1.5 MA标准液的配制分别用0.1 mol/L盐酸溶液和pH7.4的K-R缓冲液作为溶剂,精密配制约50 mg/L的MA的标准溶液,分别作为在体胃、肠实验的MA对照液。

2.2 循环液中苦参素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SHIMADZU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 mol/L NaH2PO4溶液(25∶75);流速1.0 ml/min;波长210 nm。

2.2.2 方法学考察分别取空白循环液、苦参素对照液及供试液进样,在“2.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苦参素对照液的Rf=8.36 min,供试液的主峰保留时间与对照液一致,空白液在此条件下无干扰。

2.2.3 胃肠灌注液中苦参素的测定分别精密称取苦参素约50 mg,置50 ml量瓶中,加入工胃液、K-R缓冲液适量,超声溶解定容,制成含苦参素的一系列标准溶液,进样20 μl,以峰面积对浓度进行线性回归。苦参素在人工胃液的回归方程为:Y=7.685×104 C -7.229×103(r=0.999 91),线性范围为15.07~301.40 μg/ml。苦参素在K-R缓冲液的回归方程为:Y=5.236×104 C +5.379×103(r=0.999 9),线性范围为6.12~244.80 μg/ml。

2.3 在体吸收实验[4]

2.3.1 在体胃吸收实验 选实验前禁食一夜(自由饮水),体重200 g左右的SD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后固定。切开腹部,暴露胃,在贲门、幽门两处各切一小口,结扎贲门,用人工胃液将胃洗净。吸取胃灌注液4 ml并注射到胃内,结扎幽门。将胃放回腹腔,用红外灯保持体温37℃左右。胃灌注液中药物浓度为初始浓度。2、4、6、8 h后取出胃,将胃内药液转移至10 ml量瓶,用人工胃液少量多次地洗涤胃内部,洗液一并转入上述量瓶,最后用人工胃液定容,摇匀。将此量瓶中药物浓度作为终浓度,根据药物初始药量和终末药量之差(初始浓度×初始体积-终浓度×终体积)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其每小时吸收率。

2.3.2 在体肠吸收实验选实验前禁食一夜(自由饮水),体重200 g左右的SD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后固定。沿腹中线打开腹腔(约2.5 cm),于实验肠段两端各切一小口,在上端小口处插入直径为0.3 cm的玻璃管,并用线扎紧。用注射器将37℃的生理盐水缓缓注入肠管,洗去肠管内容物至净。然后在实验肠管下端小口处插入玻璃管,并用线扎紧。将肠管两端的玻璃管与蠕动泵的胶管连接,形成回路,开动蠕动泵。肠灌注K-R缓冲液以5 ml/min流速循环10 min后,将流速调节为2.5 ml/min,立即自灌注液锥形瓶中取样1 ml,同时向锥形瓶中补加空白回流液1 ml,其后每隔15 min亦按同法取样并补加,循环2 h后,中止实验。样品以10 000 转/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0 μl用HPLC法同时测定苦参素的浓度,根据Fick方程原理对药物浓度改变进行拟合,求药物的吸收参数。

进一步按以下方法取各小肠段进行结扎:十二指肠自幽门下3 cm处开始,空肠离幽门30 cm开始,回肠距离盲肠20 cm处开始,结肠从盲肠后段开始,各段均取10 cm左右。按上述实验方法取样并测定苦参素的浓度。

2.4 结果

以苦参素的胃灌注液进行在体胃吸收实验,以肠灌注液进行在体肠吸收实验,分别得到苦参素在大鼠胃、小肠和结肠2、4、6、8 h的吸收率,结果见表1。苦参素在大鼠各肠段(10 cm)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结果参数见表2。

表1 苦参素在大鼠胃、小肠和结肠不同时间的吸收率(x±s,n=5)(%)

由以上实验可知,苦参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03±0.032)、(0.158±0.031)、(0.215±0.074)、(0.168±0.066) /h。2 h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药物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31.02±10.08)%、(21.13±2.71)%、(28.22±6.09)%、(35.66±9.01)%和(33.12±13.22)%,而8 h时胃中有(73.82±19.27)%的药物被吸收。

3 讨论

表1、2数据显示,药物在胃及小肠(回盲瓣以上,主要是空肠和回肠)有良好的吸收,可以认为苦参素具有广泛的吸收窗,有利于将其设计成口服制剂。

但文献表明苦参素可能在小肠下段(主要是结肠和直肠)被代谢成药理活性和治疗作用有很大差异的苦参碱[5,6]。如苦参素需要制成口服制剂,为使苦参素口服制剂有较为良好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应考虑提高其在胃、小肠上段的吸收。

[参考文献]

[1]刘斌,李金亮,元英进.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的分离及lehmannine的结构确定[J].中草药,2001,32(4):293-296.

[2]陈小松,王国俊,蔡雄,等.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乙肝抗原表达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0):746.

[3]李常青.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3,3(2):243-245.

[4]崔升淼,赵春顺,何仲贵,等.吲达帕胺大鼠在体胃、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3):161.

[5]王素军,王广基,李晓天,等.HPLC-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氧化苦参碱及其药代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7):751-754.

[6]宋永良,董青莲,陈海燕,等.3H-氧化苦参碱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代谢[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6,8(4):261-265.

(收稿日期:2008-03-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方向 下一篇:灵芝扶正颗粒的毒理学研究